隨著馬路的修筑接近尾聲,李松漸漸坐臥不寧。
幾個月都過來了,剩下的日子屈指可數,李松卻開始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他的心已經飛回了洛陽。
終于,時間到了農歷8月的下旬,青海郡到西平郡的馬路通車儀式即將舉行。
這天早上,李松帶著下屬,和馬隆一起來到了府城東門。
馬路的起點其實是在茶卡鹽湖那邊,但是通車儀式定在了這里。馬隆看到,路口已經立起了一個巨大的告示牌,上書:所有馬車一律左行。
和當初洛陽到澠池的通車儀式一樣,李松也讓人拉起了一條紅色的綢緞,請馬隆來剪彩。
馬隆問:“這是什么意思?”
李松說:“你剪斷這條綢緞,就表示馬路從此開通了啊。”
馬隆說:“這么好的綢緞,剪斷了豈不可惜?”
李松笑了笑:“這么大好的日子,就不要可惜這點綢緞了啊,圖個喜慶嘛。再說,當初到澠池的馬路開通時,皇上也剪彩了的。”
馬隆聽說連皇上都剪彩了,自然不敢怠慢,連忙拿起剪刀,剪斷了綢緞。周圍頓時鑼鼓喧天,十分熱鬧。
說起這剪彩儀式,其實歷史并不長。二十世紀初,在白頭鷹國的一個鄉間小鎮,有家商店即將開業。店主為了阻止顧客闖入,就隨便找來一條布帶子拴在門框上。不料,這項臨時措施更加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
正當人們焦急等待時,店主的小女兒牽著一條小狗,突然從店里跑出來,將拴在店門上的布帶子碰落在地。人們誤以為這是該店為開業搞的“新把戲”,于是立即一擁而入,大肆搶購。讓店主轉怒為喜的是,開業這天生意異常紅火。
于是,剪彩從一次偶然的“事故”發展成一項重要的儀式,并且不斷演變。起初,剪彩者由專人牽著一條小狗來充當,讓小狗故意去碰落店門上拴著的布帶子;后來,改由兒童擔任,讓他單獨去撞斷門上拴著的一條絲線;再后來,剪彩者變成了妙齡少女,由她當眾撞落拴在門口上的大紅緞帶;到最后,剪彩者最終定型為社會賢達和當地官員,由他們用剪刀剪斷禮儀小姐手中所持的大紅緞帶。
李松覺得剪彩儀式十分喜慶、祥和,于是引進到這新世界里。他預計以后還會修更多的馬路,希望也能延續這種儀式,圖個吉利。
馬隆知道李松他們要返回洛陽了,而他也早就想沿著馬路跑一趟,看一看,于是就陪同李松一起前往西平郡。好幾輛馬車一起出發,形成一條長龍,倒也熱鬧。
一路上已經有很多馬車來來往往。行經青海湖的鳥島旁時,馬隆看到這里果然游人如織,他們對著那數量令人驚嘆的鳥兒們指指點點,還有些人則是在湖邊品嘗烤魚。
眼前這景象,讓馬隆驚覺:李松說的這“旅游產業”,還真不能小覷。
馬車在飛奔,馬隆覺得從未體驗過這么暢快的長途旅行。可惜的是,由于馬跑得太快,路上沒有換馬的地方,只能中途停下,在馬車上湊合了一晚。
馬隆心想:得趕緊在這沿途設立驛站,讓大家能換馬、休息。那些一大早出發的,如果能換馬,天黑前就能到達西平郡了,可以省去路上的一晚。
第二天,一行人花了半天時間,中午就抵達了西平郡。
西平郡太守為他們接風洗塵,這還是馬隆和周處首次見面。
馬隆對周處說:“周大人,我們是鄰居,理當互相關照。青海郡地方偏僻,物產有限,以后還要仰仗西平郡多給我們運些糧食、雞蛋、魚、肉過去啊。”
周處說:“馬大人客氣了,西平郡的這些東西賣給誰不是賣,青海郡那邊可是給出了最好的價錢。說起來,是西平郡要仰仗你這位財神爺才對啊。”
李松笑笑說:“兩位大人先不要客套了,我這里有一件事要跟你們討論呢。”
聽李松這么說,馬隆和周處知道肯定不會是什么小事,于是洗耳恭聽。
李松說:“這新修的水泥馬路,朝廷是打算收過路費的。”
眾人聽得一愣:朝廷修的路還要收費?
看到眾人疑惑的表情,李松說:“大家知不知道,修這條馬路花了多少錢?”
眾人大多搖搖頭。李松說:“每1里路大概要5000兩銀子,600里路用掉了300萬兩。”
眾人聽了都很吃驚:這簡直可以說是拿黃金、白銀鋪就的馬路啊。
李松說:“這么昂貴的馬路,朝廷雖然也可以承擔,但是照這個修法,恐怕修不了幾條路了。所以必須收過路費,逐漸收回投資,以后就可以修更多的路。”
這么一說,大家都覺得很有道理,李松看到不少人在點頭。
忽然聽到周處說:“雖然收費很有必要,但是目前卻不是收費的好時機,安寧侯請三思啊。”
李松有些不明白:“周大人為何這么說?”
周處說:“安寧侯請想一想,西平郡剛拆除前任太守設置的關卡沒多久,各地百姓還在感激朝廷的德政,如今突然又要收過路費。雖然在座的諸位都能明白事理,可是百姓們不一定能想明白啊,他們會認為朝廷出爾反爾,沒過多久就又來收錢,如此豈不是讓朝廷威信受損?”
李松覺得周處說的很有道理,自己差點犯了個嚴重錯誤。嚴舒收的是“過路稅”,現在要收“過路費”,一字之差,一般人確實容易混淆,并由此產生誤解。
馬隆附和道:“周大人說得很對,現在鹽稅的收入很高,可謂日進斗金,就沒必要非得收這個錢了吧。”
李松有點哭笑不得:“定遠侯,你青海郡是有錢了,當然可以講這話。可天下有幾個青海郡?要是一直不收費,那別的地方還怎么修路?”
周處說:“其實我也不是主張一直不收費,只是目前真的不是時機。聽說朝廷以后要修洛陽到長安的馬路,等那條路收費了,百姓們就能理解了。試想,連京城的馬路都要收費,天底下還有哪里的馬路可以不收費嘛?”
李松覺得周處很有頭腦,不愧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啊。他完全贊同周處的意見,于是說道:“那好吧,等以后洛陽到長安的馬路收費了,再請朝廷考慮這里的馬路收費問題。”
眾人這才放下心來,短時間內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