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1章 魚龍定亦知忠信(三)

高令臣站在三省的高臺上,看著遠處黑煙熏染、殘壁斷垣的王宮,黯然嘆息道:“兩百年高麗,何曾有如此大劫?”

“高相,現(xiàn)在賊子挾持大王遠竄西京,最要緊的是善后,只是我們這身份立場有些尷尬啊。”說話的是金富軾。

“雷川,你說該怎么辦?”

“高相,事已至此,我們只能宣布大王被賊子挾持擄走,立二王子為監(jiān)國,暫攝國事,我們以此名義善后。”

“廣智寺大禪師之印?”高令臣喃喃地說道,“二王子都出家五六年了,我都快要忘記他本名叫王極。雷川,就按你說的辦吧,先去準備,我們明日就去廣智寺迎回二王子。”

“高相,屬下遵命。”

等到金富軾離開,一個人影慢慢從偏間轉了出來。

“見過恩相。”

“悠遠,你來了。”高令臣含笑地答道,“這次多虧你,慫恿妙清獻策,唆使趙易搶功,暗中勸趙匡架空孔、李、鄭等將。否則趙匡不會這么快原形畢露,我等也不能占據(jù)大義舉兵討伐他們了,他們也不會敗得如此之快。”

“恩相廖贊了,下官只是順勢而為。妙清雖為僧人,卻野心勃勃,一心想青史留名,常念道前晉桓元子的‘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復遺臭萬載邪!’。而稱帝建元、征伐金朝就是他提出來的理念,在西京眾人影響很深,但在開京不受待見,一直都只能泛泛而言。遷都西京,是順應西京勢力眾人的心思,他們在開京受困,束手束腳,我只是提醒他們要趁大好機會,盡早下手,利用優(yōu)勢造成即成事實。”

“趙易此人,志高才疏,早就不滿閔進朝主持上次戰(zhàn)事,立下大功。趙匡也想他的弟弟子侄立功,助其掌握兵權,更早就忌憚孔沃、李管仲、鄭播復等將墻頭草,生怕重蹈李資謙的覆轍。所以在下隨口一提,趙匡便答應了。”

“悠遠何必謙虛,你順勢而為,也是看準了他們的心思,才能因勢利導。對了,這次趙匡怎么會放你走?”

“前兩日我就討了一份去東州催辦糧草的文書命令,躲出去了。有恩相居中指揮,趙賊這回必敗無疑,我何必跟著一起殉葬。”

“你啊,心思還是這么縝密。”看到四周沒有人,高令臣壓低聲音道:“崔思諏一事過于弄險了,事后我衣服后背全濕了。”

“恩相,崔思諏一事千載難逢。趙匡等人處心積慮,就是要除去他,以免尾大不掉,只是可惜了韓、文兩位忠良,因為跟崔思諏關系密切,趙匡不想留后患,定要一并鏟除。當時除去崔、韓、文三人已經(jīng)在西京眾人內部造成意見不一,全靠趙匡竭盡全力才壓制了不同意見,絕對是不可能再有其它的動作,所以恩相那時出頭,有驚無險。”

高令臣自然知道想要趁機博出位,獲取“文臣領袖”地位,不可能不承擔風險。他點點頭,“此事已了,不要讓第三人知道了。”

“恩相放心,此事你知我知,絕不會有第三人知道。”

“嗯,悠遠,趙匡決心對付崔思諏,你出力不少吧。”

“恩相,崔思諏身為首相,身負先王大恩,卻不思圖報。完全有能力制衡李資謙、趙匡兩派,平衡政局,然后聯(lián)合恩相等忠義之士,放逐李資謙,收權西京,澄清朝政。可他為了一己私利,故意坐視,甚至還暗中兩邊挑撥,激化矛盾,想火中取栗,坐收漁翁之利,結果才有李資謙一夜傾覆,政局失衡,趙匡等西京一派坐大之險局。他以為自己成了伊尹霍光,實際上卻是養(yǎng)大了一只狼。此賊不除,國政更亂。所以下官才處心積慮,煽動誘導趙匡等人下定心,除去崔思諏。也只有這樣,朝政才有機會落回到像恩相這樣的忠義之臣的手里。”

高令臣深深地看了一眼王續(xù)然,長嘆了一口氣。王續(xù)然也長嘆了一口氣,轉向一片狼藉的王宮道:“人算不如天算,下官還是沒有想到有些人如此膽大包天,居然縱火焚燒王宮。王某難咎其責。”

高令臣搖搖頭道:“悠遠,你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有些人,你不能以常規(guī)去思量。這些禍國武賊,開始蠢蠢欲動,有了取而代之的念頭,王宮這把火就是他們的試探,必須要給予迎頭痛擊,讓他們知道這天下還是士子的天下。”

“恩相說得沒錯,只是現(xiàn)在還需徐徐圖之,一旦用急,怕又有禍事。”

“沒錯!悠遠,明日你以翰林院學士的身份一起去廣智寺迎回二王子吧。”

“遵命,恩相。”

政和八年七月三十日,高令臣率文武百官到廣智寺,迎回了先王二子王極。八月初一,由于王宮焚燒嚴重,還來不及修復,群臣在三省擁王極進高麗國嘉平公,權監(jiān)國,遙尊西京的高麗王概為太上王,意思是停止“落入賊手”的大王一切權力,中樞和地方不認以他名義發(fā)布的任何諭令。

嘉平公極以權監(jiān)國的名義進高令臣為太師、內史門下省侍中,總領三省事;金富軾進太尉、門下侍郎、知樞密院事,王續(xù)然進翰林院大學士、兵部侍郎,其余忠義之臣的都加官階掌實權。并行文天下,宣布西京趙匡等人為國賊,為崔思諏、李資謙等人平反,并號令地方勤王除賊。

不得不說高令臣等人在地方威望很高,加上趙匡等人殺李資謙、崔思諏等人,把地方世家都得罪完了。很快除了西京、西界、西海道,其余南京(漢陽)留守、東京(慶州)留守、以及全羅、楊廣、慶尚、交州四道和東界兵馬使,均上書開京,奉嘉平公為監(jiān)國,響應號召,舉兵勤王。其中有崔家子侄崔敬忠、李家子侄李蠻陀,打出報仇旗號,盡起崔家、李家青壯,響應勤王,并得到了慶尚道、全羅道的大力支持。

而西界兵馬使雖然沒有明文響應開京,態(tài)度模擬兩可,但是實際上已經(jīng)與西京勢力若即若離。所以西京勢力除了還能掌控西京及其附近地區(qū),只剩下被閔進朝掌控的西海道還站在他們這邊,完全處于劣勢。

“必須出兵討伐西京,剪除國賊,匡復國法,以正視聽。”開京三省后堂上,金富軾慷慨激昂道。

“出兵討伐西京?現(xiàn)在西京有州鎮(zhèn)軍六千,西海道有州鎮(zhèn)軍以及收攏的潰兵一萬。還有西界兵馬使,麾下有一萬五千兵馬,現(xiàn)在情況不明,態(tài)度曖昧,很可能站在西京一邊。如果討伐西京,最少要動員三萬到四萬兵馬,兵從何出?”禮部侍郎金端皺著眉頭問道。

“開京原有禁軍州兵兩萬六千,兩次變亂之后,還有一萬八千余。京畿道有禁軍兩萬,兩次變亂后還有一萬五千,加上楊廣道、交州的州鎮(zhèn)軍,可調集兩萬,加在一起有五萬五千,足以討伐西京。”金富軾一一點出目前開京周圍的兵馬數(shù)量。

高令臣沉吟一會道:“兵馬無虞,只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去今兩年,國內收成不佳,倉廩不足,討伐一事宜從速,要是時日延久了,耗費民力過大,就會引起更大的動蕩。”

說完他轉向被加授為元帥的孔沃等將說道,“諸位領兵討伐國賊,蕩平西京后,可授兵馬使,持節(jié)鎮(zhèn)守一方。”

意思很明白,剿滅西京逆賊后,孔沃等人可以成為一方諸侯,這不正是這些人夢寐以求的嗎?當即拱手應道:“愿為國效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寿县| 乐昌市| 印江| 丽江市| 大厂| 塘沽区| 新干县| 铜鼓县| 白玉县| 称多县| 湘潭县| 龙海市| 姜堰市| 余姚市| 久治县| 滨海县| 八宿县| 衡阳市| 东丽区| 崇义县| 桃园县| 竹北市| 平度市| 峨眉山市| 辉县市| 米林县| 青浦区| 会理县| 镇雄县| 滨海县| 湖南省| 浦江县| 张家界市| 威宁| 若羌县| 黑山县| 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 英山县| 巫溪县| 晋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