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上有極薄的大氣,大氣壓小于2X10百帕,大氣中含有氦、氫、氧、碳、氬、氖、氙等元素。由于大氣非常稀薄,水星的表面白天和夜晚的溫度相差很大,實際上水星大氣中的氣體分子與水星表面相撞的頻密程度比它們之間相互相撞要高。出于這些原因,水星應(yīng)被視為是沒有大氣的。在太陽的強烈輻射轟擊下,水星大氣被向后壓縮延伸開去,在背陽處形成一個“尾巴”,就像一顆巨大的彗星。
當幾個特殊機器人用鉆探機打開一個隕坑的冰層,將冰塊掏出來時,冰底卻冒起了冰水氣體,那白色的霧氣將特殊機器人染上了一層白霜,視頻被白霜所干擾,常樂山他們頓時把心提到嗓子眼上去,生怕在此期間發(fā)生什么意外。好在十幾秒的停頓,冰汽水霧消散,那些冰碎渣被刨到遠處,一個將近十來米的隕坑出現(xiàn)在眼前。隕坑三十多米深的樣子,常樂山將一臺機器人慢慢降落在隕坑底部,機器人站穩(wěn)后,就將檢測儀插進凍土下,儀器顯示出凍土層下3米左右出現(xiàn)了可燃冰的同位素冰晶體,刨開凍土,出現(xiàn)了一層跟可燃冰一樣的結(jié)晶體。拿出來一顆,送到地面上交給另外一個機器人,另外一個機器人用儀器檢測了一下,跟開始的檢測值是一樣的,于是就將那顆可燃冰點燃了,那焰火跟可燃冰燃燒起來的樣子十分相似,火焰邊沿冒出一些藍色的火苗,整個燃燒過程跟可燃冰一模一樣。
麗莎頓時喜笑顏開起來,開心的說:”開始檢測的數(shù)據(jù),跟現(xiàn)在開采出來的礦體真實數(shù)據(jù)是一樣的,而且燃燒的過程也是一樣的,這水星上的晶體,我們不能把他叫可燃冰吧,小老大,你得給他起個名字吧!”
常樂山想了想就說:”那我們就叫他水星可燃冰吧!這名字行嗎?”
彼德就說:”這好像有點土,一聽就是我們從水星上弄回來的,不如叫可燃冰2號,這樣不是更好!”
柴可夫·斯基和丹妮點點頭,老約翰也點頭附和:”那就叫可燃冰2號吧!”
丹妮還是不放心的皺著眉頭,說:”小老大,我們還是要求探測船送回一些樣品,進行分析吧,這不是我們地球上的東西,多多少少有些不放心??!不經(jīng)過仔細檢驗,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因為水星上沒有大氣層,為什么就能有這東西,然而這可燃冰雖然是氣水化合物和甲烷的合成體,可是也是有微生物組合起來的,你們就不怕,水星上的微生物帶回地球,而且是大量的微生物的話,這些微生物在地球會產(chǎn)生什么風險,大家一味的追求同位素,可是同位素上的微生物是不是同位呢?”
彼德一聽,頓時就跟著皺緊了眉頭,認為丹妮的話說得很好,就追加了一句:”丹妮的話說得很有道理,我贊成她說的話,你們覺得呢?”
柴可夫·斯基沉默了一會兒,也皺緊眉頭說:”小常,我覺得我們忽略了這個問題,還是丹妮心細啊,這是個很關(guān)鍵的問題??!這必須要進行微生物的研究才對!”
常樂山就反問道:”為什么不在水星上檢測微生物,一定要拿到地球上來進行檢測呢?要有風險就在水星上檢測好了,再進行下一步檢測問題?!闭f完就給機器人發(fā)出一個微生物檢測遠程命令。
那個機器人馬上就進行了微生物化驗,化驗的結(jié)果跟地球可燃冰里的微生物是一個族群,檢測的結(jié)果用信息傳遞回來,才不到10秒鐘的時間,看來10G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確實非同一般啦。
大家擔心的事情總算解決了,這時候麗莎眉頭一皺,杏眼一瞪,就說:”小老大,我發(fā)現(xiàn)這些微生物有些問題,我們地球有大氣層能存活下來,可是水星沒有大氣層它們是怎么存活下來的呢?它們的生命力遠遠大于我們地球的同種微生物族群,這還得要拿回地球,經(jīng)過對比才能知道,這些外星生物是很危險的。就像我們地球的類氫氧化銫事件,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地球危機,剛剛化解,人類就損失了一半,這又搞出什么幺蛾子來,那怎么辦呀?”
常樂山嘆口氣回道:”麗莎,我又沒有說不拿回地球經(jīng)過檢測,和微生物環(huán)境測試,然后才能放入海底,還有三年的時間,你怕什么嗎?有三年的時間,什么問題還不能解決?”
“我們都以為你不拿回地球進行微生物環(huán)境檢測了呢,所以就······就,哎,這下放心了!”丹妮、麗莎、彼德三人異口同聲的回道。
“哦,放心,我不會讓大家失望的,我們不是從磨難中走出來了嗎?”常樂山安慰道。
············
太空探索船回來一次要一年的時間,而華國新造的穿梭船,三個月就能飛到水星了,一年可以來回四次,也就是說穿梭船一年可以運輸兩次貨物回地球。這科學(xué)的進步相差30多年就會發(fā)生巨變。
為了盡快的將樣品帶回來,聯(lián)合國將穿梭機飛到華國換了發(fā)動裝置,然后用華為的10G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將穿梭船飛往水星,三個月就到了,六個月就將樣品折返回來了,期間將俄羅斯最先生產(chǎn)出來的五臺機器人順便送上水星投入工作了。
大家拿到樣品后,就馬上對水星上的可燃冰2號進行了檢測,和微生物族群對比,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異樣,然后將兩種微生物在同樣的真空中進行環(huán)境測試,發(fā)現(xiàn)兩者的壽命是一樣的,在水中進行測試也是一樣的狀態(tài),并沒有出現(xiàn)什么異常情況。甚至在深海里進行過檢測,都分不出什么不同的地方來。
五臺新型的機器人來到水星,工作效率比起30多年前在太空探索船上的機器人快了10倍不止。五個機器人都有明顯的分工。兩臺是專門負責刨冰的,兩臺是負責將冰清理到遠處的,一臺是專門檢測隕坑下的情況的,萬一發(fā)生什么不好的情況,首先就通知其它的機器人做好應(yīng)對準備的。它們在一天的時間就開采出50方的可燃冰二號來。因為是試驗階段,所以刨了兩天,就遠程命令它們不要工作了,在上面等待其它的機器人到位后,才進行工作。期間五個機器人可以隨便在水星上游玩,并且把水星的所有檢測的地方,進行數(shù)據(jù)匯報。比如發(fā)現(xiàn)什么貴重金屬,什么稀有礦土什么的,以便日后需要的時候進行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