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人閑心易亂
- 隔座送鉤春酒暖
- 舟小鳳
- 2361字
- 2019-06-17 15:27:14
六更卯辰,秦淮關坐在高處庭院的石欄桿上,俯瞰和尚們練棍,挑水。
眼下喝聲一片,淹沒了老和尚的腳步聲,他靠在少年身旁,笑呵呵:“入不得秦少爺法眼吧?我們出家人修武啊,那只是為了強身,不能殺人。”
“湊合著看吧,說白了,不就是為了多活幾年么?”秦淮關隨口道。
“此話不假,我廟就曾有位活過六個朝代的老和尚,人稱六朝僧,講究的是氣循任督二脈,周流不息。”
“噫,吹吧吹吧,秦止戈那么強,也不敢說自己一定長命百歲,何況六朝,起碼也有兩百年了吧?”
“哦喲,那就當老夫是吹牛好了。”老和尚拂過胡須,深沉心境可見一斑。
少年望向南宣城方向,托腮發問:“這半個多月外界發生什么事情了?”
老和尚揮揮手,想來也是不知道,一陣閑談后,老人踏上右邊石梯,向大雄寶殿方向走去。
秦淮關回過神,全力伸個懶腰,差點摔下去。
又過半個時辰,昨日賀橋身旁的那位小和尚悄悄走到他身后,瞧著師兄們干練的招式,得意道:“秦少爺,我們這陣仗不比……”
“切”秦淮關一臉不屑,顯然對小和尚絲毫不感興趣。
王昭君正巧醒了些,視線透過房中窗戶,見秦淮關仍舊無禮的模樣,頭疼不已,暗思:小少爺,今天可是要逃跑的,做事得低調些!
她見天色仍暗,睡了個回籠覺。可她忘記了,春天的晝日自古是要晚一些的。
小和尚一臉悶怨,生氣道:“我叫霍惑,小僧……小僧要與你切磋一場!”
秦淮關蹭了蹭鼻子,漫不經心:“霍霍?那個,先拿兩個饅頭來……不對,四個。”
“拿來就跟你切磋。”
小和尚摸了摸自己的小光頭,疑惑道:“我記得你今早用過膳的啊。”
“少廢話!”秦淮關生氣道,嚇得小和尚趕緊跑去食房,看看能不能向一臉兇惡的三師兄討到幾個白饅頭。
少年見傻小子離開,跳下石欄桿,轉頭回到房臥。
那美人躺在床上睡眼朦朧,少年回想起昨晚抱著王昭君睡著了,一臉沒羞沒臊道:“放心吧,我會娶你過門的。”
“啊?”王昭君嚇得一震,趕緊坐起來,身子往后退了退。
秦淮關假哭道:“你……這就很傷人!”
小和尚霍謙捧著四個饅頭在庭院中四處找人,秦淮關走到門外,提醒道:“好了好了,給我吧,你先回去,擇日便戰。”
霍惑抱緊饅頭,向后退了幾步,質疑道:“當真?”
“我個堂堂正正的豪門大少爺,會騙你?”
“那好,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秦淮關小臉誠懇得很,接過饅頭,揮了揮手,目送小和尚屁顛屁顛踏著石梯向下的背影,悠哉道:“天真!”
少年將饅頭遞給王昭君,提著水壺倒滿一杯,也遞過去:“吃完就上路。”
美人矜持地吃掉兩個饅頭,紅袖抹過嘴角:“走吧。”
素衣與紅袖翠袍奪門而出,少年攬住美人腰肢,一踏而起,疾入云間。
他們愈飛愈高,王昭君抓住秦淮關的素衣,緊張道:“請……請抱緊點。”
秦淮關沒有回話,回望地上梵仙山,笑道:“老禿驢追來了。”
忽的,少年還未來得及轉身趕路,老和尚果真攔在二人前方,他沒有金剛怒目,低眉道:“怎么如此心急?舍利花自成丹田汲取清氣應該還需一些時日。”
“走開。”秦淮關冷漠道。老態龍鐘的老人仍是沒有動怒,只是往旁邊捎了捎。
他們擦肩而過,少年卻連老人的臉都沒多看一眼。
老人回頭,見少年抱著美人遨游于天際的背影,一陣悠長嘆息。
夜色漸漸褪去,他面向晝日,單手立掌,呢喃道:“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這一別,我薛秉鶴算是把真傳弟子給放掉咯,那再活六朝又有何意義?”
……
一個月前,宋國八雄之首典花犯戰死沙場,宋國皇帝勃然大怒,差點向李昭淵那個小兔崽子宣戰,丞相屈戔連番拿捏利弊,終是覺得不妥。
但八雄卻大有動作,有人手握霸王槍,背負漆傘蓋弓,向蜀州飛去。
有人擅自帶兵,徘徊于玉門關前,欲攻百越之地。
有人風流倜儻,吟鞭駕馬,游逛大唐河山。此人的馬車里,載著位數一數二的顯赫之人。
南宣城,秦府初醒,仍是像往常一樣。
秦鳩今日心血來潮,早早地為沈慶文煲好素菜湯。
沈慶文坐于慶文府庭院中,見菜湯色相,心生忌憚,又望娘子殷切的目光,狠下心品嘗一口。
秦鳩坐在一旁,睜大眼睛,期待道:“怎么樣?”
“真心疼種這些菜的菜農們。”
美人今日沒有穿紅袍,只穿一件極其單薄的青衣,她挑起沈慶文下巴,調戲道:“當真不好吃?”
“好吃……”
秦鳩摸了摸沈慶文的頭,一邊笑道:“乖”
這份溫柔總令沈慶文不知所措,他從岳陽樓向下俯瞰,南宣城盛景如粼。
他迷惘著,每個人都在向前走,哪怕是小商小販也亦然有自己的追求,他卻止步不前,如一只渴望別人施舍的豬。
他彷徨著,走到庭院的最邊緣,惆悵道:“鳩兒,我是不是很可悲?”
“嗯。”
沈慶文不敢轉身:“那你為什么愿意陪我?”
“可不可悲和愿不愿意陪著你是兩件事。”
沈慶文漸漸回頭,眼神中有一絲蒼涼,美人亭亭玉立,撥開臉頰上的發絲,想讓自己看起來更豁然一點。
沈慶文問道:“為什么喜歡我?”
“因為慶文嘴唇很軟。”
“別這樣。”
“真的!”
青衣的眼中閃過炙熱的光:“我每次見到慶文就會很心安呢。”
“我不過是一個眼高手低的窮書生,從前心高氣傲,到現在仍舊如此,沒有任何改變,如今蝸居在秦府的蔭庇下,每天蠅頭八個時辰,還總自欺欺人,大言不慚的說這就是努力,教了秦淮關那么些道理,不過是自以為可以與秦家互利互得,讓自己入贅得心安理得一些,如同一只……坦然的豬。”
“或許慶文說得都對,但其他人不也是這樣么?廟堂上的任何一位大人都是被攙扶著向前走的,只有慶文……”
“這都是爹的功勞!”
“慶文很厲害,如若慶文沒有結識蔣公琰,他不會懂得窮書生的艱苦,如若不是慶文的經歷,豪門不會明白士林的困境,其實我猜測,慶文為了廢除限書令寫過很多書稿,例如需要籌集哪些大臣的力量,朝議時需說的話,每一張,每一種局面……”
“恩。”鳩兒所言八九不離十,他在蔣府將這些細要章程早早整理好,可惜那時誰都沒有相應的力量,只得先放置一旁。
美人走到沈慶文身旁,陪他一同觀賞日出,這樣說道:“低頭會看不清前方的路。”
“那是自然。”
--------------
庭有窈窕第三郎
大寒嚴守熾心,火中猶存冰心。
又豈能輸給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