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求學
- 周工
- 枯索
- 2202字
- 2019-06-06 09:10:00
當村里人都認為劉顯德會站出來嘲諷周正的時候,劉顯德并沒有站出來。
因為他遇到了讓他更煩心的事情!
劉安業報名參軍又沒能考上!
楊德權當了武裝部代理部長,主管征兵工作。
劉顯德認為朝中有人,兒子考兵是十拿九穩,結果又沒能考上!
原因還是出在劉安業的身上,在幸福鎮打工期間,和社會上的混子混在了一起。
然后在手臂上紋了一個狗頭!
劉安業在家的時候穿著長袖,劉顯德一直沒有發現!
體檢的時候露了出來,直接就被淘汰。
劉顯德指著劉安業的紋身,罵道:“你個狗日的,哪個喊你紋的這個狗頭。”
“龍頭。”劉安業覺得父親眼神有問題!
劉安業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不可能干出紋身的事來,一定有人指使,劉顯德想把這個幕后黑手找出來,必須賠償損失。
劉安業當不了兵,又考不起學校,這輩子就完了!
前途盡毀,難道只有在家種地?
“哪個喊你紋的,找出來,老子要找他算帳。”劉顯德怒氣沖天!“你狗日的去年還來過一回,你不曉得紋了身當不了兵嗎?”
劉安業朝回家的方向走著,邊說:“反正考不起,紋不紋有啷個區別嘛。”
父親在大街上嚷嚷,劉安業覺得有些丟面子。
劉顯德跟在后面說:“你楊叔叔當武裝部的部長你不曉得啊,他會不幫這個忙,現在你紋了身才把路堵死了。老子喊你家在呆起,不要亂跑,你不聽,現在整安逸了。”
劉安業說:“你想當兵你就去當,反正我不想當!”
劉顯德總算明白了,這幾個月在外面飄,劉安業已經耍油了。
變成老油條就沒治了,必須把劉安忠找回來,教訓一下這個臭小子。
千算萬算,在這件事上居然栽了。
劉顯德又哪來閑心去看別人的笑話,別人不笑話自己就好了。
木已成舟,縱使劉顯德再有本事,也改變不了劉安業當不成兵的事實了!
劉顯德也沒能找出幕后黑手,一解心頭之恨。
劉安業已經長大了,是時候憑著自己的能力去翱翔長空了。
劉顯德現在要做的事情只有找個媒人,給劉安業找個媳婦了。
兒大不由娘,得換個人來管教他了!
劉安業考兵失敗,也沒有人站出來嘲諷,這讓劉顯德略覺心安。
或許是因為自己主辦了燒烤大會,讓大家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
劉顯德覺得自己以后應該改變一下作風,與人為善。
或許這樣才能活得更好!
時間如水,轉眼就到了開學的時候。
周正終于要離開家鄉,去外地求學了。
去往省城的路只有一條,先坐中巴車到市里,再坐火車到省城。
火車的發車時間是固定的,所以必須提前到市里。
張誠在頭一天就給去市里面的中巴車預定了兩個位置,這次去省城他終于有伴了。
按照約定,早上六點十分就必須在街上等到中巴車的到來。
張誠一早就收拾好東西來到了周正家。
張藥師很少登周家的門,雖然張誠對自己的父親并不太友好,他還是陪著兒子來到了周家。
楊陽五點過就起來燒火,給周正煮了吃的和雞蛋,讓他帶在包里,路上餓了就可以吃。
張藥師笑著說:“總算有個伴了,以前張誠一個人去省城我都不放心,現在你們兩個,要互相照顧。”
“我這第一次出門,還要靠誠哥多指點。”周正收拾著包裹。
雖然很想睡覺,但哥哥要遠行,這一去就要過年的時候才能回來了。
周圍還是爬起來,準備給哥哥送行,幫助哥哥整理著東西!
周化雨燒完火,幫著楊陽把事做完,閑了下來就切起了豬草。
楊陽看著兒子,含著淚說:“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火車上扒手多得很,你們倆個互相看著一點。”
張誠說:“楊孃,你就放心吧。”
“媽,你別擔心了,我也不是小孩了。”
兒行千里母擔憂,張藥師理解楊陽的心情。雖然他和張誠的交流不多,每次張誠離開他表現得都很高興,可是心里還是有些失落。
男兒有淚不輕流,所有的情感都放在了心里。
周正收拾好東西就要出門了,臨行前抱了一下母親,安慰著說:“媽,你就放心吧,我能照顧好自己,你在家也要注意身體。”又對周圍說,“小弟,在家要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
“我會的,哥,我要向你們學習,以后也考大學,到省城讀書。”
張誠摸了一下周圍的頭說:“加油,我們在省城等你。”
楊陽跟著周正們出門,送到了馬路上,看著遠去的兒子,又說:“我再送送你們。”
周正們雖然推辭,還是讓楊陽送到了街上。
看著落淚的母親,周正覺得自己沒能考上本科,對不起母親的期望。
為今之計,只有好好學習,早點工作,才能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
周圍回屋看著還在宰豬草的父親,困惑的問道:“爸,你不去送一哈哥哥嗎?”
“你媽送就行了噻,去那么多人干什么。”
唉,周圍嘆了一聲氣,回到床上躺起。
父親這樣子,大哥心里應該有些失望吧!
母親邊送邊哭,明顯是舍不得大哥遠行!
男人和女人果然是兩種不同的生物。
春去秋來,日子重復著向前。
周正上了大學之后,家里的開銷就明顯增加了不少。
父親也不再編背篼了,并不是因為他全心投入農活里,而是他編出來的背篼他自己也不愿意背。
實在是太不好用了!
如果周化雨不務正業,楊陽就會將他編背篼卻不背的事拿出來洗刷他一番。
被拿住了把柄,周化雨消停了很多。
但周圍知道,父親在等待著機會,他沒事的時候會看村里的木匠作木工。
或許他想當木匠……
鄉村的生活,平淡而樸實,沒有太多的喧鬧。
可家里少了一個人,總是感覺缺少點什么。
周正上學的時候,楊最特意交待要每周寫信回來。
等待郵差上門,成為楊陽每周最大的期盼。
小小的信件,成為周正和家里唯一的溝通。
有時候會講述學校里發生的趣事;
有時候會說一些在大舅家里聚會的事;
更多的時候卻是說學校要交各種費用,或者是生活費沒有了,要母親寄一點錢過去……
而楊陽也會在信里給周正說一下家里的情況,叮囑他沒錢的時候可以去大舅家借一點。
兒子的來信成為楊陽快樂的源泉,她相信即使是普通的學校,周正也將成為人才,必不會讓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