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照護指導
- 王華芬
- 978字
- 2020-02-26 15:41:40
結腸鏡、小腸鏡、膠囊內鏡的區別在哪?
結腸鏡檢查是內鏡經肛門插入來觀察直腸和全結腸,并盡量了解回腸末端情況的一種檢查方法。潰瘍性結腸炎的病變范圍比較局限,而克羅恩病的病變可以累及整個消化道。所以,對克羅恩病患者單行結腸鏡不能完全評估病變的范圍,需要結合CTE或MRE,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再行小腸鏡或膠囊內鏡檢查。
小腸鏡檢查操作起來相對復雜,難度大,費用較高。醫生需要結合其他檢查進行評估來選擇是經口還是經肛的方式。小腸鏡檢查的操作時間長,是比較費時、費力的一種檢查方法,且大部分患者需住院檢查。但醫生通過小腸鏡檢查能直觀地觀察病灶的情況,并對病灶進行多塊活檢,甚至在小腸鏡下可以對狹窄部位進行擴張治療,這在小腸型克羅恩病的診斷和治療中極為重要。
膠囊內鏡是一個比普通膠囊稍大的微型攝像機,膠囊被吞服后在胃腸道內自動隨機地拍攝照片,醫生通過分析相關數據來進行診斷。膠囊內鏡具有無痛、無創、安全、便捷等優點,擴展了消化道檢查的視野,能有效地觀察小腸的病灶情況,對于以小腸病變為主的克羅恩病有很大的診斷意義。但膠囊無法給沿途所拍攝的圖像進行準確定位,不能在病灶部位進行活檢。還有一個潛在風險:膠囊在小腸內滯留。如果患者有小腸狹窄,那么膠囊有可能因不能通過狹窄部位而發生嵌頓,嚴重時誘發急性腸梗阻而需要外科手術介入以取出膠囊。因此,對于有長期腹痛、有腸梗阻或類似癥狀者,建議先行小腸CT或小腸磁共振來評估有無小腸狹窄的征象,如有明顯狹窄,應盡量避免行膠囊內鏡檢查,可行小腸鏡檢查。
結腸鏡與小腸鏡檢查前的準備相似,檢查前請配合醫生完善相關的檢查前評估,如抽血、心電圖等,女性患者在月經期量較多時禁行腸鏡、小腸鏡檢查(急診除外)。檢查當日,高血壓患者按時服用降壓藥,若診前評估有異常,將暫停檢查,參照醫護人員告知的服用方法進行腸道準備;需有家屬陪同,帶干毛巾,穿開襠褲,去除活動性假牙、金屬用物及貴重物品。經腸鏡、小腸鏡檢查后,患者可能會出現輕微的腹脹、腹痛等癥狀,是因為檢查過程中醫生會進行適當充氣,待肛門排氣之后腹脹自然會緩解。若出現劇烈腹痛、便血等情況,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膠囊內鏡檢查前的準備比較簡單,檢查前禁食8h,并進行腸道準備即可。膠囊內鏡檢查后,請患者及時關注膠囊的排出情況,膠囊一般在吞服8~72h后就會隨糞便排出體外。若一直未能排出或出現腹痛等情況,請及時告知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