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舒鴻體育思想形成的軌跡

思想是人們對客觀事物進行思維的結果,是對客觀事物的本質的認識。體育思想是人們在體育實踐中對體育的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結果,是體育人物自己對體育的認識思維的結果。舒鴻體育思想的形成,要從舒鴻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出發,考慮社會、政治、教育和體育等各種因素,以及舒鴻對體育的認識及當時體育思想整體演變,這樣才能把握舒鴻體育思想形成的軌跡,及其形成的影響因素,才能完整全面地認識舒鴻的體育思想。

一、近代體育思想的演變

1840年鴉片戰爭后,列強入侵,中國門戶大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對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進行侵略,更在文化上進行侵略,意圖全面控制中國。當時,隨著國內先進分子出國留學、西方基督教的傳播、教會學校的設立等,西方體育開始慢慢傳入國內,各種體育思想也隨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和發展。近代體育思想的演變就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縮影,是當時中國社會發展歷史的真實反映。

近代體育制度的確立。“1904年頒布實施的《奏定學堂章程》在中國的學校教育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這一教育章程是近代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在全國普遍實行了的學制,它標志著近代體育制度和體系逐漸在中國確立起來,也為近代體育思想的普及創造了重要條件。”張愛玲,佘萬予,沈麗玲.“癸卯學制”與我國學校體育制度確立時間考察[J].體育學刊,2007,14(1):89-90.《奏定學堂章程》規定,各級各類學校體育課程的設置都要遵循具體的標準,與此同時,章程也對當時的體育課的內容與目的做了一些簡單扼要的說明,讓教育工作者能夠明確體育課的意義與作用。《奏定學堂章程》頒布實施期間,各地新學校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并且還新建了許多的體育學校。但是這些學校的體育教師水平不高,基本上沒有真正受過體育專業訓練,體育師資水平根本滿足不了學校教育發展的需要。因此,各級各類學校不得不大量聘用一些受過軍事體育訓練的軍人來擔任體操教員。可是這些軍人并不懂普通體操,也不知道如何來教授學生,更不知道如何授課。這導致學生基本上很難學到基本的體育技能,更加不懂如何正確地鍛煉身體和強健體魄。這種體育課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給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整個學校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這表明,清末學校中盡管開設了以“體操科”為內容的體育課,但由于教學內容和師資上的欠缺,并未帶來真正的效果。

在清末“新政”的實行過程中,有關廢科舉、興學校等改革及章程的頒布實行,促使近代體育運動進一步在中國興起,也標志著西方傳來的近代體育第一次較普遍地進入中國的官辦學堂系統。當時軍國民教育思潮的流行,加快了學校體育的片面發展,同時也對體育運動的健康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在這種艱難的狀況下,中國近代體育教育制度開始確立。

近代體育教育制度的確立是在體育思想的指導下進行的。近代體育思想的演變,是因西方體育傳入,先進分子的覺醒,社會發展的需要而開始的。這是近代體育傳入中國的重要因素。近代體育相對于傳統體育而言,有著很大的區別,運動項目、運動形式和比賽方式等都與以往完全不同,完全顛覆了當時人們的感觀和認識,引起了廣大民眾的興趣。這是近代體育得以推廣的表面現象。社會變革引起社會各階層思想的開放,覺醒的先賢為了救國學習西方先進文化,是近代體育得以發展的根本原因。近代體育思想的演變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也為社會發展服務。

近代社會的發展軌跡從現在來看,非常清晰。列強入侵,國人自救,軍閥混戰,戰爭爆發直到最后贏得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時一百多年。這期間體育也隨著發展,體育思想也隨著發展。傳統體育到近代體育的轉變,是從強國強種體育思想開始的,經歷了從軍國民體育思想到基督教體育思想、資產階級維新主義體育思想、民主主義體育思想、自然實用主義體育思想的演變。

所謂強國強種體育思想,是指所開展的體育活動是以國家強盛、民族強盛為目的,通過身體訓練來達到身體強健、體質提高的目的。這種思想是傳統體育思想的延續,增強了體育運動的目的性,是一種變化了的傳統體育思想。

所謂軍國民體育思想,是指體育活動是為了軍事活動服務,通過體育活動增強體質,達到增強軍事能力的目的。這種思想是與當時的社會形勢相一致,以兵式體操、嚴格體育訓練為主的體育思想,提倡尚武精神,以達到保家衛國的目的;也是由于國家內憂外患,舉國上下提倡全民皆兵的思想體現,更是體育救國思想的體現。

所謂基督教體育思想,是指體育活動是以基督教傳播精神為目的的思想。基督教體育思想在中國體育發展歷史中有重要的地位。因為通過基督教之傳播,近代體育的各類制度、內容和方式才得以確立,新的體制才得以建立,從而打開了與國際體育接軌的通道,培育了近代中國體育發展所需要的大量人才。這種體育思想是利用西方文化傳入而傳入,并最終得到發展的,也是近代體育建立的思想基礎之一。

所謂維新主義體育思想,是指以民主主義教育思想為基礎,以身心教育為目的的體育活動的指導思想。其教育內容突出競爭性、趣味性和娛樂性的特點。這是在土洋體育爭論和新文化運動的沖突之下而形成的體育思想。體育開始回歸本質,突出體育本身的功能和作用,這是一種積極的體育思想。

所謂民主主義體育思想,是維新主義體育思想的發展和延伸,是體育就是為人類自身服務的體育思想的體現。在杜威民主主義思想的影響下,中國近代體育開始走上正確發展的軌道,即人們的體育活動從自己的身心出發,充分發揮體育本身的功能,讓體育回歸本源。

所謂自然實用主義體育思想,是指在當時自然主義、實用主義思想影響下,以自然和實用為目的開始各類體育運動。這類體育思想的主旨是:充分發揮體育的自然功能和為我所用的功能,激發人類身體的本能,通過科學的練習來達到體育運動之目的。

縱觀各類體育思想可知,體育思想的演變只是順應社會形勢發展,各種思想的劃分只是人們研究之需要。思想是社會發展、人類生存之需要,是為實踐服務的,是人類對實踐的一種探索活動,是人類前進發展的動力所在,而體育思想的演變實則也是人類前進發展進程的很好展現。

二、舒鴻體育思想形成的軌跡

舒鴻體育思想的形成軌跡可以按舒鴻體育人生的軌跡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稱為思想形成的啟蒙期,從舒鴻的求學開始,到他從美國留學回來為止;第二個時期,稱為思想形成的成長期,從舒鴻留學回國后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止;第三個時期,稱為思想形成的成熟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到舒鴻離世為止。

(一)體育思想形成的啟蒙期

這個時期是舒鴻的求學階段。這個階段大致在20世紀初。在列強的侵略下,中國門戶開放。各種思想開始進入中國,民眾開始覺醒,也開始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舒鴻對體育的認識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始的。那個時候覺醒的中國人開始從西方文化中尋找救國的思想和方法,軍國民體育思想和強國強種體育思想,成為舒鴻在求學期間的主流思想。

思想的產生,都有時代作為其背景。軍國民思想的根源是軍國民教育,其產生的原因是當時中國社會的現實需求,主要有四個方面:戰爭的產生,軍事的需求;國家、民族的生存危機,國人的覺醒意識;國家、民族發展的需求,尚武教育成為第一需求;西方國家發展帶來的啟迪。軍國民體育思想和強國強種思想是一致的,以兵式體操、嚴格的體育訓練為手段,發揚尚武精神,最后達到保種、保國的目的。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前,由于新文化運動的開展,實用主義和自然主義思想的興起,也對舒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他認識體育、了解體育并走上體育道路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體育思想形成的啟蒙期,舒鴻主要是自己學習體育技術技能和理論,希望在掌握體育知識后,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用自己掌握的體育知識來提高民眾的身體素質。所以他參加體育運動、學習體育知識是基于一個樸素的理念——體育是一項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的運動。

(二)體育思想形成的成長期

1925年舒鴻留學回國,投身體育教學。當時國內形勢更加混亂,各種思想盛行。就體育而言,其開始回歸體育本質。那時實用主義和自然主義思想在體育界占主導地位,特別是1896年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更是讓體育回歸本源,回歸教育領域。從舒鴻回國任教,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舒鴻一直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進行體育實踐探索。

1.舒鴻對體育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舒鴻受國內外環境的影響,對體育的認識是朦朧的、模糊的,體育對他而言又是新奇的、刺激的。接觸體育后,體育運動很快吸引了舒鴻的注意力,促使他投身到體育運動中去。后來當他選擇體育作為自己的事業后,開始認真鉆研學習體育,研究體育運動的規律,研究奧林匹克運動的規律。回國后,舒鴻又利用教學實踐對體育進行探索,通過一系列的實踐和探索,舒鴻對體育的認識漸漸清晰,慢慢成熟。他對體育的本質、價值、作用和意義等開始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特別是奧林匹克思想和精神的傳入也給舒鴻很大的啟迪,在體育實踐中舒鴻開始按自己對體育的理解和想法進行探索,舒鴻的體育思想也開始形成,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經過二十多年的體育實踐,舒鴻已經是一個有自己的思想和認識,并取得成效的體育教育家了。

2.舒鴻對體育實踐的理解從粗淺到深刻。回國后,舒鴻就一直在體育教學崗位上工作,從未離開過體育教學第一線。對體育應該如何教,學生應該如何學習體育,國家需要什么樣的體育教學等等,舒鴻從未停止過探索。舒鴻反復實踐,積極思考,從強國強種思想指導下的體育教學,到奧林匹克思想指導下的體育教學,又有后來實用主義和自然主義等思想的影響,舒鴻在體育實踐教學中慢慢形成了以中西結合、強身健體為主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學思想,所以他的體育課總是引人入勝,令學生一生難忘。在舒鴻的努力倡導下,在浙大沒有人敢說體育課不重要,沒有人敢輕視體育。可以說經過長期的體育實踐,舒鴻對體育教育性的認識和理解是這一時期最大的收獲,這一時期也是舒鴻體育思想能夠形成的關鍵期。

3.舒鴻對體育認識和理解的升華是其體育思想漸成體系的關鍵。舒鴻1925年剛回國時,在體育實踐中是照貓畫虎,把他自己在國外學習過的體育教給自己的學生。后來,社會環境的變化、學生的不同、國情差異等因素,促使舒鴻對體育實踐進行反思和探索,把自己掌握的體育理論和知識與體育實踐進行結合,總結體育教學經驗,他的教學更趨于成熟。他對體育的認識也更加全面,慢慢形成了有自己鮮明特色的體育教育思想,他的學生如此評價他:“舒師開創了浙江大學重體重教之風,他為浙江大學‘求是’精神的形成貢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

在體育思想的成長期,舒鴻主要是通過自己的體育實踐,來踐行自己的體育思想的。他通過實踐提煉思想,又讓思想指導實踐。他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日益精湛,他的體育思想也漸漸成熟。他通過開展體育教學、組織體育活動、舉辦體育競賽等來實踐自己的思想。

(三)體育思想形成的成熟期

舒鴻在長期的體育實踐中,通過對體育的領悟、對實踐的探索,將體育與實踐相結合,慢慢形成了自己對體育的理解和認識。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社會環境發生變化,對體育也提出了新的需要和要求,舒鴻將自己對體育理論的認識與國家新時期對體育工作的要求相結合,進行積極探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舒鴻繼續在浙江大學任教,雖擔任了領導工作,但從未離開體育教育和訓練工作一步。他親自負責籃球、田徑、體育理論、體育教學法、競賽法等課程的教學訓練工作,親自選拔組建代表隊,負責訓練工作;他親自參與設計建設了當時杭州的第一個網球場和游泳池,及在杭州舉辦的第四屆“中華民國”全運會的主體育場。他經常出現在田徑場、體操房、球類房等體育場所,并在空余時間看課、聽課,和教師探討如何提高教學訓練的質量等問題。他重視體育科研工作,創辦了當時全國還少見的體育科研刊物——《體育研究》,發行全國,為全國的體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在辦學中,他還非常重視吸取國外先進經驗和理論。1958年,舒鴻曾邀請了蘇聯體育理論專家格拉明尼茨基教授來華做學術報告,積極傳播國外先進體育理論及實踐經驗。他加強體育教學,培養體育人才,組織完善體育競賽體制等。舒鴻還十分重視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重視群體運動和體育競賽的開展,積極做好組織和宣傳推廣工作。

舒鴻的體育思想和體育實踐為浙江大學的體育和浙江的體育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他在浙江進行的體育實踐,是多年體育實踐中對體育認識和領悟的積累,是其體育思想在實踐中的反映。舒鴻體育思想的成熟期,主要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根據國家發展的需要,舒鴻對自己的體育實踐不斷修正和完善,使其能夠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芷江| 宁晋县| 利津县| 沙田区| 沛县| 京山县| 天峨县| 宁武县| 宝鸡市| 丹寨县| 县级市| 山阳县| 黑水县| 商河县| 洞头县| 肃宁县| 大同市| 吉木萨尔县| 东阳市| 凤翔县| 德化县| 嫩江县| 屏山县| 信阳市| 乌拉特后旗| 石楼县| 韶山市| 邻水| 二连浩特市| 从江县| 牡丹江市| 长葛市| 黑水县| 天门市| 彰化市| 榆林市| 馆陶县| 陇西县| 贵州省| 黔东|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