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寧波文化創意產業的構成及發展

一、文化產業行業分類及發展趨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2004年頒布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04)》的界定,文化及相關產業是指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并將其劃分為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2012年9月國家統計局又修訂和印發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將文化及相關產業定義為: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的集合,分為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兩個部分,新聞出版發行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工藝美術品的生產、文化用品的生產、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文化專用設備的生產共10個大類,以及新聞服務、廣播電視服務、出版服務、文化遺產保護服務、會展服務、工藝美術品的制造等50個中類和新聞業、圖書出版、廣播、電視、廣告業、博物館、雕塑工藝品制造、漆器工藝品制造、抽紗刺繡工藝品制造、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120個小類。與《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04)》相比,《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在文化創意類型中有明顯修訂和調整,第二層的大類由原來的9個調整為10個,新增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工藝美術品的生產、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等3個大類,明顯地增加了文化創意和具有文化內涵的特色產品的生產(見表2-1),而這些增加內容均與非物質文化的創意和設計有著較大的內在聯系,也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意產業化指明了發展的空間和方向。

表2-1 《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活動類別修改內容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EB/OL].(2012-07-31)[2016-06-06].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201207/t20120731_8672.html.

就文化產業經濟影響指數而言,其主要度量文化產業對當地經濟貢獻大小,或者說,當地經濟發展對文化產業的依賴性大小。根據經濟增長貢獻率的計算公式,數值的高低取決于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量相比當地GDP增量的大小。數值較高,則文化產業對當地經濟增長貢獻較大,反之則相反。根據2014年中國文化產業指數發展報告顯示,2012年在中國31個省區市中,有4個地區的文化產業貢獻率大于10%,分別為北京(15.40%)、黑龍江(10.24%)、江蘇(10.86%)和河南(11.35%);河北、吉林、上海、浙江、山東、湖南、福建、江西、廣西、四川和陜西等11個地區的文化產業貢獻率為5%~10%;另除西藏外,內蒙古、安徽、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共6個地區的經濟貢獻率低于3%,且它們均是中西部地區。胡惠林,王婧.2014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指數報告(CCIDI)[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58.據2016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13年中國文化產業增加21351億元,與GDP的比值是3.63%。從增速的情況看,應該說從“十二五”以來,文化產業的增長速度是逐年降低的。2014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三期”疊加階段,政府逐漸降低對市場的宏觀調控,政策的效益呈現遞減趨勢,產業發展政策從政府轉向市場,發展速度下降,實際上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越來越顯示出在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要走向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道路。

當前,文化及其相關產業在各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美國、英國、日本的創意文化產業占GDP的比重約為15%到25%之間。鐘群.推廣文化創意產業北京將建文創產業園區[EB/OL].(2015-04-20)[2016-06-06].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4/20/c_1115030801.htm.而我國的201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僅為30254億元,占GDP的比重為4.07%,還不到5%。呂紹剛.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N].人民日報,2017-05-12(6).面對這樣一種產業發展困境,我們必須要反思近幾年來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形式大于內容等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應該認識到文化創意產業利潤國際化的特殊方針,而那種只顧在國家環境內盲目追求文化產業產值的傾向,不但不能改變我國經濟產業發展的總體結構,甚至還會給區域發展帶來資源不平衡的嚴重后果。借鑒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成果,從根本上全面糾正我們發展過程中的種種錯誤,也是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全面發展的捷徑。周光毅.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問題研究[J].藝術百家,2015(3):76.

二、寧波文化產業市場發展概況

根據2014年國家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我國注冊文化企業數量已接近250萬戶,文化產業總產值超過4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5%,一些經濟發達省市如深圳的文化產業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10%。2014年,在各省市經濟下行、增速發展放緩的情況下,文化產業的增速仍維持在10%左右,其中北京、上海等地的增速更達16%左右。在“十二五”期間,寧波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5%,2015年全市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28.6億元,占全市GDP的4.1%,文化產業增加值在總量上排名全省第二,在占比上排名全省第三,尤其是文化制造業總量在全省居于首位。

(一)文化產業主體培育成效明顯,產業結構日趨合理

近些年來,圍繞“文化大市”“文化強市”的建設目標,寧波市政府及各級部門把文化及相關產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使得寧波文化產業整體規模和實力不斷得以提升,在產業結構、發展方式、行業亮點、地域特色和發展環境上也不斷深化和優化。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寧波特色的文化產業群,包括現代傳媒、影視、演藝、會展、創意設計、文化旅游、動漫游戲、文化制造等;主體培育成效明顯,文化法人單位機構數增加到2.5萬多家,多家企業實現境內主板和新三板掛牌上市。寧波市文化產業總產值從2004年的334.2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186.9億元。寧波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04年的73.9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339.4億元,按同口徑和現價計算年均增長率約15.9%;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GDP的比重也持續擴大,從2004年的3.5%增加至2014年的4.5%(見表2-2)。

表2-2 2005—2014年寧波市文化產業總產值和增加值數據

資料來源:黃志明.寧波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4)[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注:2013、2014年數據是新增加的,原書數據截止到2012年。

寧波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除了已有的經濟、文化優勢外,更主要的是得益于政府部門對文化產業的布局、規劃和政策保障。2015年5月29日,寧波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推進文化產業加速發展的若干意見》,同時出臺了《寧波市文化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從戰略高度提出了寧波市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的目標要求、實現路徑和政策保障。“十二五”末,在寧波文化產業的市場發展情況、問題和趨勢基礎上,初步完成《寧波市“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為寧波文化產業的加速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服務。

(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成轉型升級主力軍

寧波市委、市政府圍繞建設“文化強市”的目標和任務,把做大、做強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項戰略性任務來抓,以重點產業培育為突破口,以大企業、大園區、大項目建設為載體,文化創意產業獲得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數字化、融合化發展。在經濟新常態情況下,寧波文化產業逐步走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成為經濟轉型升級主力軍,文化產業引領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十二五”期間,寧波市文化產業在規模、質量、結構等方面不斷提升和優化,加速融入經濟新常態。“十二五”期間,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3.5%,超過全市GDP年均增速5個百分點,文化法人單位機構數增加到25856家。至“十二五”末,全市在建重大文化產業項目50個,3年內完成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文化產業成為城市經濟社會轉型的強大動力。周燕波,湯丹文.寧波市文化產業加速融入經濟新常態[N].寧波日報,2016-03-11(A1).

(三)新興文化業態發展迅速,產業集群經濟效益凸顯

“十二五”期間,寧波各類新興文化業態發展勢頭良好,已初步形成了現代傳媒、影視、演藝、會展、創意、文化旅游、動漫游戲等一批現代文化產業群。2010年,國內最大的創意與工業設計集聚區寧波和豐創意廣場投資建成了,使寧波加快了由“制造名城”向“設計名城”轉變的步伐。同時,作為寧波市最大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豐創意廣場的產業集聚效應日益顯現,開園一年就入駐企業102家。2012年,和豐設計創意總產值約3.8億元,帶動產業化規模超過380億元。

寧波市通過建設“1235”文化工程“1235”文化工程:指“十二五”期間寧波市重點打造的文化產業項目,其中“1”指的是10個重點文化發展集聚區,“2”是指20個重點文化品牌,“3”為30個重點文化項目,“5”表示50家重點文化企業。寧波市“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調整了文化產業的投資結構,在加強傳統文化產業發展基礎上,做強廣電新聞出版業,重點發展新興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動漫產業、藝術品產業等,實現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重點打造十大文化發展集聚區,新建了寧波書城文化廣場、創意1956等文化產業園區,完成了月湖景區、鼓樓沿、南塘老街等歷史文化街區的建設。“十二五”期間,寧波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有4個,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園區共有28個,已集聚企業1400多家,總產值超過42億元。其中包括鄞州國家動漫原創產業基地、寧波和豐創意廣場、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寧波市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園、寧波麥中林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據統計,以象山影視城為基礎成立于2010年的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通過將文化與旅游緊密結合,不斷加快產業集聚步伐。2012年寧波影視文化產業區的游客達170萬人次,經營性收入突破3800萬元,先后引進浙江廣電、上海石勇、寧波中邦、寧波龍泰等18家影視文化和傳媒企業落戶,累計注冊資金3億元,帶動周邊村莊實現旅游經營性收入3000萬元,實現文化產值1.8億元。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寧波市文化創意產業總體上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并呈現出集約化、基地化、規模化發展態勢,初步形成影視制作、演藝娛樂、軟件和計算機服務、廣告會展、動漫設計和表演、工業設計、建筑設計、工藝美術等一批文化創意產業集群。

(四)文化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不斷優化

基于當前寧波文化產業發展的特色和亮點,并結合產業的空間布局、功能區塊和重點項目建設,寧波全力打造文化產業升級版,加強招商引資,強化產業平臺功能。從招商引資來看,2015年,寧波市參加了上海·寧波周和武漢·寧波周的文化產業項目推介洽談會,擴大了寧波文化產業的影響力。據統計,寧波市各地共引進文化企業650余家,總注冊資金達到10億元,引進重大文化產業項目33個,總投資達到116.43億元,到位資金35.83億元。2015年,鎮海新引進市外200余家文化企業;江北新引進注冊資金千萬元以上的文化企業34家;鄞州羅蒙環球城建成開業;慈溪方特東方神畫項目、華僑城等重大文化項目也建設進展順利。2015年,寧波市建成30余個各具特色的文化產業園區,其中國家級園區5個、省級園區2個、市級園區5個,寧波廣告產業園、寧波市國家大學科技園、和豐創意廣場、麥中林創意園、創新128等特色產業園區集聚了大批的文化創意企業,寧波市初步形成了功能清晰、定位明確、錯位發展的文化產業發展空間格局,不斷引進和培育文化產業項目和產業主體,寧波文化產業集聚平臺功能逐漸強化,也使得寧波市文化產業的市場環境不斷優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城口县| 灵璧县| 象山县| 宝丰县| 榆树市| 满洲里市| 娄烦县| 陈巴尔虎旗| 北安市| 霍城县| 博罗县| 广西| 措美县| 社会| 泰顺县| 迭部县| 武平县| 石河子市| 肥城市| 特克斯县| 页游| 社旗县| 江津市| 鹰潭市| 平顶山市| 麟游县| 会东县| 沙坪坝区| 常宁市| 郧西县| 马鞍山市| 波密县| 汾阳市| 普兰店市| 电白县| 峨边| 凤凰县| 东兰县| 潼南县|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