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工程與綜合布線實用教程
- 徐偉
- 6304字
- 2020-03-12 15:50:41
2.1 如何撰寫立項報告
本節任務:以一份簡單的立項報告和兩份立項報告模板為例,讓讀者去體會立項報告應該包含哪些重要內容,初步了解立項報告的各部分所要表達的內涵,領會起草立項報告的思路。
案例背景:某校計算機系新建一個網絡安全實訓室立項報告,希望得到上級部門以及相關職能處室的支持。因此計算機系網絡技術專業相關教師撰寫了一份立項報告,內容如下:
關于新建網絡安全實訓室的立項報告
由于計算機系已立項的省示范實訓基地,省特色專業、市創新創業基地的建設要求,均涉及網絡安全實訓室建設的內容,而且建設時限即將到期。專業教師經過調查研究,對網絡安全實訓室建設已形成初步設想,望得到上級領導和相關職能處室的支持。
一、擬建項目的必要性
根據專業教學需要,結合省高職高專院校特色專業和省高職高專院校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計劃,需在2012年完成本實訓室建設。其建設的必要性如下:
(1)因實訓場地限制,目前網絡安全方面的實訓教學內容借助計算中心公共機房來開展。普通機房開展網絡安全實訓是在虛擬機環境下完成的,每次實訓環境的搭建與配置需花費較長的時間,擠占實際實訓教學時間,效率偏低。
(2)由于網絡安全實訓具有特殊性,對計算機性能要求較高,必須運行多系統平臺,同時很多實訓項目具有破壞性、攻擊性,容易導致機房系統崩潰,影響教學。另外,普通機房的實訓環境不能完全滿足課程要求,目前僅承擔12個實訓項目,只占教學安排22個實訓項目的一半左右,教學內容也受到限制。
(3)該實訓室主要用于網絡安全項目實訓,一些具有攻擊性、破壞性的實訓項目,可以利用專用設備來現實,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破壞性實驗帶給的機房崩潰現象。
(4)該實訓室通過安裝硬盤保護卡、雙網卡等技術措施也可作為普通機房使用,投入使用后也將緩解計算機各專業普通機房緊缺的現狀。
(5)該實訓室的投入使用將大大改善學生的網絡安全方向課程的實訓環境,使其與目前社會上的實際使用基本保持一致,更加貼近實際工作崗位的要求。
二、擬建項目的可行性
1.場地問題
該實訓室建于教學大樓D區404室,使用面積約94m2,場地符合實訓室建設要求。實訓設備經計算機系實訓中心、計算機網絡技術教研室反復論證,滿足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軟件技術等專業學生實訓要求。
2.資金問題
實訓室建設總投資42萬元。實訓室所需電腦、桌椅等設施設備是常用設備,容易采購。網絡安全專用設備已有同類院校投入使用,可供參考和比價。經費可由學院投資或省示范建設基地項目列支。
3.使用問題
網絡安全實訓室主要面向計算機系的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軟件技術等專業,涉及課程有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系統集成、局域網管理與信息安全等。現有網絡專業4個班,每班每周4課時,其他專業開展網絡安全方面的實訓內容平均每周4課時左右,每周共完成20課時左右的實訓量。同時該實訓室還將作為學生競賽訓練、網絡工作室培訓以及教師教科研的重要場所。初步預計該實訓室投入使用后使用率將達90%以上。
三、主要儀器設備購置論證
網絡安全實驗的內容對電腦的運算能力、內存等部件性能有比較高的要求。在滿足平臺各項要求的條件下,根據性價比最高的原則,擬選購聯想、惠普等品牌電腦。
通過對兄弟院校同類實訓室的調研結果表明,××品牌設備檔次較高,性能好,但價格較貴,最低配置的類似設備報價超過100萬。擬選購品牌設備屬于中端產品,報價遠低于× ×品牌,性能已能滿足教學要求,省內高校,如××警官職業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已有應用實例。主要設備明細表如表2.1所示。
表2.1 主要設備明細表

【思考題】
閱讀這個立項報告后,你認為立項報告中應該突出哪些內容?

解釋:立項報告的要點
網絡建設工程業主方立項申請報告模板
1.項目概述
總體說明要建設什么項目,簡要說明項目背景。
2.建設意義和必要性
主要說明該項目是否與單位的總體規劃相符,建成后能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如果不建設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3.現有建設基礎
主要說明現有資源配置情況,比如現有幾個計算機教室,運行情況如何,以往建設過程中積累了哪些經驗,是否進行了相關調查。
4.建設目標、思路及主要建設內容
建設目標:詳細闡述要建設的目標,要有項目總體目標,比較復雜的項目要有分階段目標。
建設思路:用什么樣的技術和方法來建設,先建設什么,后建設什么,在建設過程預期發生的問題將如何解決。
建設內容:具體描述所要建設的內容,如平面布局、綜合布線設計、設施設備選型等等。
5.資金來源和年度資金安排
資金來源:年初總體建設預算有沒有該項目,預算資金夠不夠用,如果不夠要明確從哪個項目出資金,誰來出資金。
年度資金安排:項目預算。
6.建設具體實施計劃
介紹項目的進程和實施計劃,比如什么時候開工,實施過程中分哪些階段,每階段的任務是什么,每階段起止時間是什么,什么時候整個項目可以竣工。
7.預期效益分析
詳細分析該項目建成后可以帶來什么樣的效益,受益面怎樣。
8.保障措施
組織機構保障:項目的成員有哪些,如何分工的,誰來負責。
建設資金保障:建設資金由誰來保證,資金到位的流程是怎樣的。
制度保障:單位原有的管理制度中有沒有相關的激勵機制,也可以建立一套針對本項目的客觀有效的獎懲措施。
【思考題】
請思考一下,哪些項目不需要立項,哪些項目需要立項?

解釋:立項范圍
網絡建設工程承建方立項申請報告模板
1 引言
1.1 目的
注意,這里的“目的”不是“項目目標”,而是為了說明本文檔的目的與作用。“項目目標”在2.1中說明。
意義:使項目成員和項目干系人了解項目開發計劃書的作用、希望達到的效果。開發計劃書的作用一般都是“項目成員以及項目干系人之間的共識與約定,項目生命周期所有活動的行動基礎,以便項目團隊根據本計劃書開展和檢查項目工作”。
例如可以這么寫:為了保證項目團隊按時保質地完成項目目標,便于項目團隊成員更好地了解項目情況,使項目工作開展的各個過程合理有序,因此以文件化的形式,把對于在項目生命周期內的工作任務范圍、各項工作的任務分解、項目團隊組織結構、各團隊成員的工作責任、團隊內外溝通協作方式、開發進度、經費預算、項目內外環境條件、風險對策等內容做出的安排以書面的方式,作為項目團隊成員和項目干系人之間的共識與約定,項目生命周期內的所有項目活動的行動基礎,以及項目團隊開展和檢查項目工作的依據。
1.2 背景
主要說明項目的來歷,以及一些需要項目團隊成員知道的相關情況。主要有以下內容:
項目的名稱:×××
項目的委托單位:×××
項目的用戶(單位):×××
項目的主要承擔部門:×××
項目建設背景:從政治環境上、業務環境上說明項目建設背景,說明項目的大環境、來龍去脈,有利于項目成員更好地理解項目目標和各項任務。
1.3 定義
列出為正確理解本計劃書所用到的專門術語的定義、外文縮寫詞的原詞及中文解釋。注意盡量不要對一些業界使用的通用術語進行另外的定義,使它的含義和通用術語的慣用含義不一致。
1.4 參考資料
列出本計劃書中所引用的及相關的文件資料和標準的作者、標題、編號、發表日期和出版單位,必要時說明得到這些文件資料和標準的途徑。本節與1.5的“標準、條約和約定”互為補充。注意,“參考資料”未必作為“標準、條約和約定”,因為“參考”的不一定是“必須遵守”的。常用資料如:
本項目的合同、標書、上級機關有關通知、經過審批的項目任務書;
屬于本項目的其他已經發表的文件;
本文檔中各處引用的文件、資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軟件開發標準。
1.5 標準、條約和約定
列出在本項目開發過程中必須遵守的標準、條約和約定,相應的技術規范等。
“參考資料”一般具有“物質”特性,一般要說明參照了什么,要說明在哪里可以獲得;“標準、條約和約定”一般具有“精神”特性,一般是必須遵守的,不用說明在哪里可以獲得。參考資料的內容應該涵蓋“標準、條約和約定”。
2 項目概述
2.1 項目目標
項目目標可以進行橫向分解,也可以進行縱向分解。橫向分解一般按照功能或按照建設單位的不同業務要求,如分解為第一目標、第二目標等等;縱向分解一般是指按照階段,如分解為第一階段目標、第二階段目標等等,或近期目標、中期目標、遠期目標等等。階段目標一般應當說明目標實現的較為明確的時間。一般要在說明了總目標的基礎上再說明分解目標,可加上“為實現項目的總目標,必須實現以下三個階段目標……”
2.2 規定與約束
對于項目必須遵守的各種約束(時間、人員、預算、設備等)進行說明。這些內容將設置你實現什么、怎樣實現、什么時候實現、成本范圍等種種制約條件。
規定是通過努力可以直接解決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一定要解決才能保證項目按計劃完成。如:“必須在3天內到位”或“必須在8月8日前對需求文檔進行確認”。
約束一般是難以解決的問題,但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回避或彌補、取舍,如人力資源的約束限制,就必須犧牲進度或質量等等。
假設與約束是針對預期必然會發生的情況。如果問題的出現具有不確定性,則應分析其出現的可能性(概率)、造成的影響、應當采取的相應措施。
2.3 項目工作范圍
說明為能夠按時保質實現項目的目標需要進行哪些工作。
2.4 應交付成果
2.4.1 需完成的項目建設
列出需要項目建設的內容等等。
2.4.2 需提交用戶的文檔
列出需要移交給用戶的每種文檔的名稱、內容要點,如需求規格說明書、操作手冊等。
2.4.3 須提交內部的文檔
列出需要提交給公司內部包括公司領導、項目組成員、質量管理等的各種文檔的名稱、內容要點,如項目變更申請、項目進度報告等等。
2.4.4 應當提供的服務
根據合同或建設工作需要,列出將向用戶提供的各種服務,例如培訓、安裝、維護和運行支持等。具體的工作計劃如需要,可編制培訓計劃等。
2.5 項目驗收方式
說明項目內部驗收和用戶驗收的方式及驗收依據。
3 項目團隊組織
3.1 組織結構
說明項目團隊的組織結構。項目的組織結構可以從所需角色和項目成員兩個方面描述。所需角色主要說明為了完成本項目任務,項目團隊需要哪些角色構成,如項目總負責人、項目經理、運維工程師、業務接口人、客服、產品等等。組織結構可以用圖形來表示,同時說明團隊成員來自于哪個部門。除了圖形外,可以用文字簡要說明各個角色應有的技術水平。
3.2 人員分工
確定項目團隊的每個成員屬于組織結構中的什么角色,他們的技術水平、項目中的分工與配置,可以用列表方式說明,具體編制時按照項目實際組織結構編寫。
3.3 協作與溝通
項目的協作與溝通首先應當確定協作與溝通的對象,就是與誰協作、溝通。溝通對象應該包括所有項目干系人,而項目干系人包括了所有項目團隊成員、項目接口人員、項目團隊外部相關人員等等。
其次應當確定溝通方式與協作模式。溝通方式如會議、電話、QQ、內部郵件、外部郵件、聊天室等等。協作模式主要說明在出現一些狀況的時候各個角色應當(主動)采取什么措施,包括溝通、如何互相配合來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定期的溝通一般要包括項目階段報告、項目階段計劃、階段會議等。
3.3.1 項目團隊內部協作
說明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團隊內部的協作模式和溝通方式、頻次、溝通成果記錄辦法等內容。
3.3.2 項目接口人員
應當說明接口工作的人員,即他們的職責、聯系方式、溝通方式、協作模式,包括:
(1)負責本項目同用戶的接口人員;
(2)負責本項目同公司內部的接口人員;
(3)負責本項目同支持方的接口人員。
3.3.3 項目團隊外部溝通與協作模式
項目團隊外部包括公司內部管理協助部門、支持方、客戶等等。說明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團隊內部與接口人員、客戶溝通的方式、頻次、溝通成果記錄辦法等內容。明確最終用戶、直接用戶及其所在本企業/部門名稱和聯系電話。明確協作開發的有關部門的名稱、經理姓名、承擔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實施責任人的姓名、聯系電話。確定有關的合作單位的名稱、負責人姓名、承擔的工作內容以及實施人的姓名、聯系電話。
4 實施計劃
4.1 風險評估及對策
識別或預估項目進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
分析風險出現的可能性(概率)、造成的影響、根據影響應該采取的措施。
風險識別包括識別內在風險及外在風險。內在風險是指項目工作組能加以控制和影響的風險,如人事任免和成本估計等。外在風險指超出項目工作組等控制力和影響力之外的風險,如市場轉向或政府行為等。
風險的對策包括以下內容:一是避免,即排除特定威脅,往往靠排除危險起源;二是減緩,即減少風險事件的預期資金投入來減低風險發生的概率,以及減少風險事件的風險系數;三是吸納,即接受一切后果,可以是積極的(如制訂預防性計劃來防備風險事件的發生),也可以是消極的(如某些費用超支則接受低于預期的利潤)。
網絡建設項目常見的預估風險:
(1)工程/規模/進度上的風險:驗收不能順利地完成(或者出現了延遲)。
(2)技術上的風險:使用新的開發技術、新設備等,或是新的應用組合,沒有經驗;是新的行業或業務,沒有經驗;性能上的要求很嚴。
(3)用戶方面的問題:功能會多次變更;與用戶分擔開發,造成工程拖延(或者出現了延遲);用戶或其他相關單位承擔的工作有可能延誤。
(4)其他:應該包含此處沒有,但據推測有風險的項目。
4.2 工作流程
畫出本項目采用的工作流程圖及適當的文字說明。
4.3 總體進度計劃
總體進度計劃要依據確定的項目規模,列表項目階段劃分、階段進度安排及每階段應提交的階段成果,在各階段時間安排中要考慮項目階段成果完成、提交評審、修改的時間。
對于項目計劃、項目準備、需求調研、需求分析、構架設計或概要設計、編碼實現、測試、移交、內部培訓、用戶培訓、安裝部署、試運行、驗收等工作,給出每項工作任務的預定開始日期、完成日期及所需的資源,規定各項工作任務完成的先后順序以及表征每項工作任務完成的標志性事件(里程碑)。
4.4 項目控制計劃
4.4.1 質量保證計劃
說明項目建設過程中,產品質量、建設質量、服務質量等等方面如何進行保證,制訂計劃。
記錄的收集、維護和保存(指明需要保存的質量保證活動的記錄,并指出用于匯總、保護和維護這些記錄的方法和設施,并指明要保存的期限)。
4.4.2 進度控制計劃
本項目的進度監控由項目過程控制部門或控制人員統一進行監控,并保留在監控過程中產生的日常檢查記錄。
4.4.3 預算監控計劃
說明如何檢查項目預算的使用情況,根據項目情況需要制訂。
5 支持條件
說明為了支持本項目的完成所需要的各種條件和設施。
5.1 內部支持
逐項列出項目每階段的支持需求(含人員、設備、軟件、培訓等)以及其時間要求和用途。
5.2 客戶支持
需由客戶承擔的工作、完成期限和驗收標準,包括需由客戶提供的條件及提供時間。
5.3 外部支持
列出需由外部支持方承擔的工作、完成時間,包括需要由外部支持方提供的條件和提供的時間。
6 預算
6.1 人員成本
列出產品/項目團隊每一個人的預計工作月數。
列出完成本項目所需要的勞務(包括人員的數量和時間)。
6.2 設備成本
設備成本包括:原材料費,設備購置費及使用費。
列出擬購置的設備及其配置和所需的經費;
列出擬購置的軟件及其版本和所需的經費;
列出可供使用的現有設備及其使用時間。
6.3 其他經費預算
列出完成本項目所需要的各項經費,包括:
(1)差旅費(旅費、出租等)(含補貼);
(2)資料費(圖書費、資料費、復印費、出版費等);
(3)通信費(市話長話費、移動通信費、上網費、郵資等);
(4)會議費(鑒定費、評審會、研討費、外事費等);
(5)辦公費(購買辦公用品等);
(6)協作費(業務協作招待費、項目團隊加班伙食費等);
(7)培訓費(培訓資料編寫費、資料印刷費、產地費、設備費等);
(8)其他(檢測、維修費、消耗品等)。
6.4 項目合計經費預算
列出完成本項目需要的所有經費預算(上述各項費用之和)。
7 關鍵問題(可選)
逐項列出能夠影響整個項目成敗的關鍵問題、技術難點和風險,指出這些問題對項目成敗的影響。
【思考題】
比較兩個立項申請報告模板的不同,理解各自的側重點。

解釋:兩類立項報告的側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