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節 疼痛患者的照護

工作任務

患者,李某,60歲,患肝癌晚期,時常主訴疼痛難忍,如何為該患者提供照護?

學習目標

1.了解疼痛的原因。

2.熟悉影響疼痛的因素。

3.掌握疼痛患者的照護。

學習單元1 疼痛的相關知識

知識要求

疼痛是伴隨現存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而產生的不愉快的主觀感受和情緒體驗,是一種復雜的生理心理活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疼痛是肉體或精神上的一種不良或不自在狀態,患者和健康人都不同程度地經歷過這種不舒適、痛苦的感受。

由于每個人對疼痛的體驗不同,受個體的心理、性格、情緒、經驗及文化背景各方面的影響,對外來的刺激源所造成的反應也不同,因而疼痛時患者的表現也有所不同。如患者可出現面色蒼白、呼吸急促、血壓升高、出汗、瞳孔擴大、惡心嘔吐、休克、呻吟、哭鬧、皺眉等;情緒反應如緊張、焦慮、恐懼等。

1.疼痛的原因

(1)溫度刺激:過高或過低的溫度作用于體表,均會引起組織損傷。如高溫可引起個體灼傷,低溫會導致凍傷。

(2)化學刺激:化學物質如強酸、強堿可刺激神經末梢導致機體疼痛。

(3)物理損傷:如針刺傷、刀切傷、碰撞、肌肉受壓等均可使局部組織受損,刺激神經末梢而引起疼痛。

(4)病理因素:某些疾病造成機體的組織缺血、缺氧,空腔臟器過度牽拉等均可造成疼痛。如腸痙攣導致疼痛。

(5)心理因素: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以單獨引起疼痛,也可以參與機體的病理因素等引起疼痛,在病理因素、物理損傷等引起疼痛的基礎上,不良的心理因素使機體的疼痛敏感性提高。

2.影響疼痛的因素

(1)年齡:個體對疼痛的敏感程度因年齡不同而有所差異。嬰幼兒對疼痛的敏感性低于成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疼痛的敏感性也隨之增加,老年時對疼痛的敏感性又隨之下降。因此,對不同年齡的患者進行照護時應注意其特殊性。如給老年患者用熱水袋時溫度不能太高,同時要加強巡視,定期檢查局部皮膚情況。

(2)性別:通常男性和女性對疼痛的反應無明顯差別。

(3)社會文化背景:患者所生活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可以影響其對疼痛認知的評價,從而影響其對疼痛的反應。如患者生活在鼓勵忍耐和推崇勇敢的文化背景中,會更能夠忍受疼痛。

(4)個人經歷:個體以往對疼痛的經歷可以影響對現存疼痛的反應。如第一次手術時患者未感到劇烈疼痛,再次手術時其對疼痛的擔心和疑問會明顯減少;相反,若首次手術時曾有過難以忍受的疼痛,則再次手術時就會對疼痛極度恐懼。如兒童對疼痛的體驗取決于其父母的態度。

(5)注意力:個體對疼痛的注意程度會影響其對疼痛的感受程度。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其他事物上,可以減輕疼痛。如看電視、聽音樂、愉快交談等均可分散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從而減輕疼痛。

(6)情緒:積極的情緒可減輕疼痛,消極的情緒可以加重疼痛。如愉快、興奮等積極的情緒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反應;相反,恐懼、失望、悲傷、焦慮等消極情緒則會使患者的疼痛感覺增強。

(7)個體差異:對疼痛的表達方式以及疼痛的程度因個體的性格不同而不同。自控力、自尊心較強的患者對疼痛的忍受力較強。善于表達感情的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力弱,也有研究發現,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更傾向于頻繁地表達他們的疼痛。

(8)患者的支持系統:有親人或家屬陪伴可減少患者的孤獨和恐懼感,從而減輕患者的疼痛感。

(9)治療及照護因素:某些治療及照護操作因素可能引起或加劇患者的疼痛。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必要的藥理知識,擔心藥物成癮,未及時使用止痛藥等均可加劇患者的疼痛。

(10)應對方式:可影響患者處理疼痛的能力。內控者相信自己能夠對事情發展與結果進行控制,包括疼痛。外控者則認為個體生活中多數事情的結果是個人不能控制的,是各種外部力量作用的結果,所以更傾向于依賴醫務工作者來控制疼痛。

學習單元2 疼痛患者的照護

知識要求

(一)疼痛的評估

評估疼痛的部位、時間、性質、疼痛時患者的反應及疼痛對患者的影響等。

(二)疼痛患者的照護

1.心理照護 從患者入院開始,陪護員應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對待患者,態度和藹、關心體貼、熱情接待患者,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尊重患者。當患者出現哭訴、呻吟等疼痛反應時,應主動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痛苦,評估其疼痛,及時報告醫護人員與醫生。同時穩定患者的情緒,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疾病,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積極配合治療。

2.舒適照護 病室應保持清新、安靜、整潔,及時通風,調節適宜的溫濕度,提供舒適整潔的床單位,使患者在舒適的環境中接受良好的治療。在日常照護中應保持患者的體位舒適,在進行照護操作前應解釋溝通,征求患者的同意,集中開展照護操作,使患者的心情愉悅,盡可能減少患者的恐懼、不安,降低其疼痛程度。

3.藥物治療 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物。用藥中應嚴密觀察病情,嚴格掌握用藥的時間和劑量,了解副作用,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和醫護人員。對于慢性疼痛的患者,應了解疼痛發作的規律,盡量在疼痛發作前給藥,這比疼痛發作后給藥的效果好且投藥量小。同時,合理安排好照護操作時間,將照護活動安排在藥物起效的時間段內。

4.皮膚照護 為減輕患者的疼痛,可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在醫生、醫護人員的指導下,給予熱敷、冷敷、按摩等皮膚刺激也能有效解除局部的緊張,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如局部按摩并遵醫囑涂些清涼止痛的藥物,患者的疼痛程度也會相應地降低或消失。

5.放松療法 音樂能有效分散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依據患者的喜好選擇音樂,如古典音樂、流行音樂等,并根據其實際情況和需求播放音樂,分散注意力,消除不良情緒,緩解患者的疼痛。唱歌、下棋、愉快地交談、做游戲等都是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使患者的注意力轉向其他事物上,從而減輕對疼痛的關注程度,增加對疼痛的耐受性。

技能要求

全身肌肉放松訓練

松弛是身體與心理解除緊張或應激的狀態。成功的松弛可以使患者的血壓下降,脈搏、呼吸減慢,肌肉緊張度減輕,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使其感到平靜與安寧。冥想、瑜伽、漸進性肌肉松弛法等都是有效的松弛技術。

(一)操作前準備

1.環境選擇 環境安靜、舒適、光線柔和,避免外界刺激。

2.體位舒適 患者處于舒適的體位,或躺或坐,閉目,緩慢呼吸。

3.精神專一 指導患者集中注意力于身體感覺、思想或想象;當注意力不集中時,不去理會無關的刺激,重新集中注意力。

(二)操作步驟

陪護員可以用放錄音帶或使用指導語,首先從患者雙手捏緊與放松開始,指導患者吸氣時,逐漸握緊拳頭(約持續5s),呼氣時,患者緩緩放松拳頭(約持續15s),然后用類似方法依此從頭→頸→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大腿→小腿→雙足等部位肌肉,逐步放松訓練。

(三)注意事項

(1)指導語的語調要深沉、輕柔、安詳、愉快、吐字清楚,使患者感到放松、舒適、無疲勞感。

(2)整個操作過程應與患者的呼吸密切配合。

(3)做某一組肌肉的放松練習時,患者全身其他部位都要保持放松狀態。

本章思考題

1.影響睡眠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對睡眠障礙患者進行照護?

3.影響疼痛的因素有哪些?

4.如何對疼痛患者進行照護?

(邢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陵县| 祁连县| 克什克腾旗| 嘉鱼县| 犍为县| 邛崃市| 临夏县| 调兵山市| 富宁县| 布尔津县| 胶州市| 和平县| 沾化县| 庆元县| 宁国市| 靖安县| 汤原县| 双城市| 涞水县| 辰溪县| 呈贡县| 峨眉山市| 荔波县| 大新县| 诸城市| 长阳| 平昌县| 耒阳市| 分宜县| 华蓥市| 舟山市| 会东县| 海伦市| 涟源市| 屯门区| 北海市| 福建省| 息烽县| 木里| 孝感市| 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