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島旅游地域系統演化與旅游規劃轉型:朱家尖案例
- 倪欣欣 馬仁鋒
- 737字
- 2020-02-21 18:04:09
1.1.2 演化分析有助于詮釋海島旅游地域系統的發展路徑
近年來,海島旅游目的地日益受到人們青睞,海島因空間獨立、生態完整和文化獨特等特點成為旅游研究的熱點案例地。從現有文獻可知,國外有學者研究海島型旅游地的演化及可持續發展等,如Dexter J L Choy分析了太平洋群島旅游地演化特征,發現夏威夷演化模式基本符合巴特勒模型,但一些規模較小的島嶼,演化過程不穩定。Agarwal S以英國濱海旅游地為案例地,分析其旅游衰退機制,得到在旅游地演化的各階段都存在旅游衰退現象的結論
。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曾因出現旅游供需矛盾突出等現象,被人們稱為進入“衰退期”,但Eugeni Aguib研究發現該群島正處于產品重組和革新階段,需要調整傳統的海島旅游模式以滿足新旅游市場的需求
。然而國內在這方面還缺乏研究,因此選擇海島為案例地研究旅游地域系統演化路徑和動力等有益于填補國內研究空缺。
在旅游區域化發展日益顯著的趨勢下,如何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旅游地域系統,加強地方旅游特色,實現系統組合優化和整體效益最大化,成為當前區域可持續旅游面臨的重要課題。從演化地理視角,研究旅游地域系統形成、演化過程及演化階段性特征,有助于推動區域旅游業發展。從現有文獻來看,國內對旅游地演化研究多是基于地理學視角、人地關系視角
、系統科學視角
、點—軸理論視角
、產業發展視角
等。然而少有學者將演化經濟地理學中的“路徑依賴”、“協同演化”、“新奇”等概念運用到旅游地系統研究中;而且傳統的旅游地域系統研究缺乏對可觀測變量的討論,只停留在描述性或簡單的模型理論研究上,考慮到旅游地系統是一個由非線性關系導致的復雜系統,因此從演化經濟地理學的角度,借助結構方程模型和非參數回歸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來討論海島旅游地域系統空間結構、演化的路徑和動力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并且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