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2 海島旅游地域系統特性及相關實證

2.2.2.1 海島旅游地域系統特性

張耀光等張耀光.中國海島縣產業結構新演進與發展模式[J].海洋經濟,2011,1(5):1—6.認為海島是海中陸地,一個海島包括島陸、島基、島灘和海島周圍的海域,是一個海陸自然生態系統。顧朝林顧朝林.論海島經濟開發系統設計[J].地域研究與開發,1989,8(2):1—3.認為海島是具有特殊地理區位,獨特海島環境特性的地域類型。劉家明劉家明.國內外海島旅游開發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34(3):349—352.認為海島具有不同于大陸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如自然旅游資源中的4S(Sun、Sand、Sea、Seafood)資源。

海島旅游地域系統與其他旅游地域系統相比,具有其獨特性,如表2-2-2所示,海島旅游地域系統具有空間區位獨立性、自然生態完整性、交通相對封閉性和區域文化獨特性。目前還未有學者給出“海島旅游地域系統”的明確定義,綜合前文和海島的地理環境特性,認為海島旅游地域系統是指以一定地域范圍的海陸空間為依托,由各子系統相互作用影響并具有空間獨立性、自然生態完整性、交通相對封閉性和區域文化獨特性的地域綜合體。

表2-2-2 海島旅游地域系統的特性

2.2.2.2 海島旅游地域系統相關實證

隨著海島旅游發展,海島旅游地域系統相關實證研究應運而生。國外對海島旅游地研究比較早。20世紀初期,國外就已經出現了零星關于海島度假地發展的研究文獻,但并沒有將海島旅游地進行專門的研究,而是放在海洋經濟、旅游等學科背景下進行初步探索。海島旅游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研究主題始于20世紀80年代,并在20世紀90年代達到高峰。國內對于海島的研究也始于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展海岸帶和灘涂資源綜合調查以及海島資源綜合調查之際。海島旅游地域系統實證的研究內容變化從最初的海島旅游資源評估、海島旅游地開發規劃及旅游產品設計、海島旅游發展及政策分析(圖2-2-2)。到后來海島旅游地演化研究、海島旅游承載力與海島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再到現階段微觀因素對海島旅游地域系統發展影響研究。其中,海島環境問題一直以來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關鍵議題有監測、研究人對海島旅游地域系統的影響、海島環境容量感知、海島旅游地承載力。此外海島旅游地域系統可持續發展也是研究的重點,關鍵議題有海島旅游地人地關系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演化)、海島旅游開發影響、協調海島人地關系的方法和途徑等。現階段,學者們的目光開始轉向影響海島旅游地域系統的微觀因素研究,如海島季節性客流變動、居民感知度敏感度、文化脆弱性、野生生物與海洋生物保護、低消費的短途旅行者等。

圖2-2-2 國內外海島旅游地域系統實證研究內容時間對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平凉市| 许昌县| 广河县| 珲春市| 樟树市| 泸西县| 清远市| 噶尔县| 佳木斯市| 文昌市| 宣化县| 晋城| 丹棱县| 银川市| 乌兰县| 武城县| 常山县| 札达县| 高雄县| 平昌县| 正安县| 台北县| 奇台县| 宝应县| 类乌齐县| 安龙县| 莆田市| 汶川县| 旬阳县| 藁城市| 汶上县| 沐川县| 长乐市| 神农架林区| 定陶县| 类乌齐县| 新营市| 绥棱县| 雷州市|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