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核心概念與研究動態

2.1 人地關系與海島旅游地域系統及其實證動態

2.1.1 人地關系思想應用旅游地域系統研究

人們對人地關系的認識經歷了“地理環境決定論”—“人定勝天”—“天人相關”—“因地制宜”的思想演變。而對人地關系的認識,素來是地理學的研究核心吳傳鈞.論地理學的研究核心:人地關系地域系統[J].經濟地理,1991,11(3):1—4. 陸大道.關于地理學的“人—地系統”理論研究[J].地理研究,2002,21(2):135—145.。人地關系思想主要包括人對地的依賴及人對地的改造或影響作用。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地關系思想在發展過程中衍生出的分支理論被逐漸運用到旅游地域系統研究中(見表2-1-1)。

旅游地人地關系是以旅游地為載體的人與地之間的關系研究。這里的人地關系是從地理學的視角來理解的,“人”指不同群體的人,以及人類組成的社會,“地”是對應于人類社會這一主體而出現的客體,稱之為地理環境陳金華.旅游型海島人地關系的整合[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研究側重三個方面:①研究落腳點在“人”,旅游地人地關系中的人指旅游者、旅游地居民、當地政府、旅游從業人員、旅游開發商等,研究內容主要有旅游需求、旅游空間行為與旅游流;②研究落腳點在“地”,旅游地人地關系中的地指與旅游活動相關的地理環境,包括旅游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社會環境。研究內容主要有旅游資源評價及其開發、旅游地域系統特征、旅游地域差異研究、旅游地環境承載力、旅游地環境保護研究;③研究落腳點在“關系”。旅游地的“人地關系”指在特定旅游地域系統內形成的相互制約、依賴的客觀關系。這里的關系不僅僅是旅游地中“人”的旅游活動對旅游地的依賴及旅游地地理環境對“人”的旅游活動制約關系,還有旅游地中“人”之間相互作用的社會經濟關系及由于其相互作用而對旅游地產生影響的因果關系。旅游地中“人”對旅游地及“人”之間關系的變化是旅游地不斷演化發展的內因。研究內容主要有旅游空間結構及其演化研究、旅游產業地理特征、結構、布局與優化研究、旅游區劃與旅游規劃研究、旅游活動對旅游地環境、社會、經濟、文化的影響及其優化調控研究。

表2-1-1 旅游人地關系分支理論在旅游地域系統研究中的應用黃震方,黃睿.基于人地關系的旅游地理學理論透視與學術創新[J].地理研究,2015,34(1):15—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劝| 海安县| 公安县| 内黄县| 特克斯县| 金昌市| 济南市| 华坪县| 永安市| 龙门县| 龙游县| 新龙县| 沙坪坝区| 景东| 葵青区| 蓬溪县| 荆门市| 芜湖市| 安庆市| 延长县| 玉龙| 石渠县| 青川县| 桦川县| 平山县| 通州区| 越西县| 鄱阳县| 崇仁县| 舒城县| 安阳县| 报价| 页游| 名山县| 古交市| 富平县| 江阴市| 左贡县| 安图县| 商南县| 马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