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消費、消費函數與消費傾向

一、消費

在宏觀經濟學中,消費(Consumption)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居民個人或家庭為滿足消費欲望而用于購買消費品和勞務的所有支出。顯然,宏觀經濟學考察消費注重考察消費的總體規模,即總消費;而微觀經濟學考察消費則主要在于考察消費者個人的消費偏好和消費行為。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消費包括居民個人或家庭耐用消費品(如小汽車、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的消費,也包括非耐用品(如食物、衣服等)的消費,還包括勞務(如醫療、教育、旅游等)的消費,但不包括公共產品(如國防、安全、市政設施等)和住房的消費。由于公共產品具有消費的非排他性質,無法像一般商品那樣以價格作為消費配置的依據,因此在宏觀經濟學中,公共產品的消費主要體現在政府財政活動的相應內容上。關于住房消費的問題,我們在前面介紹中已作過闡述。按西方國家的習慣,居民租住房屋的支出屬于最終消費,但用于購買住宅或建造住宅的支出則屬于投資支出,從而不包括在最終消費之內。

二、消費函數

消費函數(Consumption Function)是指消費支出與決定消費的各種因素之間的依存關系。影響居民個人或家庭消費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消費品的價格水平、消費者個人的偏好、消費者對其未來收入的預期,甚至消費信貸及其利率水平,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居民個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因此,宏觀經濟學假定消費及其消費的規模與人們的收入水平存在著穩定的函數關系。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及其規模隨收入水平的變動而同方向變動,即收入增加,消費也增加,收入減少,消費也減少。當然,它們之間并不嚴格地按同一比例變動。如果我們以C代表消費,以Y代表收入,則上述關系可以用公式表示為:

上述公式就是消費函數的一般表達式,滿足條件表明該函數的導數(即斜率)大于零,因此消費C是收入Y的增函數,兩者呈正向變化關系。如果我們把該函數視作一個簡單的線性函數,則其表達式為:

上式中的a 作為一個常數,在宏觀經濟學中被稱為自發性消費(autonomous consumption),其含義是,居民個人或家庭的消費中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部分,其變化不受收入水平的影響。上式中的bY 在宏觀經濟學中被稱為誘致性消費(induced consumption),是居民個人或家庭的消費中受收入水平影響的部分,其中b 作為該函數的斜率,在宏觀經濟學中被稱為邊際消費傾向(關于邊際消費傾向,我們下面還將作專門介紹),其數值的大小反映了收入水平的變化對消費影響的程度。在橫軸為收入Y,縱軸為消費C的坐標中,消費函數Ca+bY的圖像如圖2-1所示。

圖2-1 線性消費函數

在圖2-1中,45°線為收支相抵線,位于該線上的任何一點到橫軸與縱軸的垂直距離都相等,表示收入全部用于消費。消費曲線C 在縱軸上的截距a 表示當期收入為零時仍然存在的自發性消費。消費曲線與收支相抵線的交點E 表示當期收入全部用于消費。在這一點的左面,消費曲線位于收支相抵線的上方,表示消費大于當期收入(動用儲蓄或借款消費)。在這一點的右面,消費曲線位于收支相抵線的下方,表示收入大于消費(產生儲蓄)。消費曲線向右上方傾斜,表示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不斷增加。消費增量(ΔC)與收入增量(ΔY)之比是消費曲線C的斜率b,即我們上面提到過的邊際消費傾向,其數值的大小反映了收入水平的變化對消費影響的程度。

如果消費函數Cc(Y)呈非線性狀態,則其圖像一般如圖2-2所示。

圖2-2 非線性消費函數

在圖2-2中,消費曲線與收支相抵線的交點E表示當期收入全部用于消費。在這一點的左面,消費曲線位于收支相抵線的上方,表示消費大于當期收入(動用儲蓄或借款消費)。在這一點的右面,消費曲線位于收支相抵線的下方,表示收入大于消費(產生儲蓄)。消費曲線向右上方傾斜,表示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不斷增加,但收入增加(ΔY)的幅度大于消費增加(ΔC)的幅度,即一般情況下人們不會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費。消費增量(ΔC)與收入增量(ΔY)之比是消費曲線任一點切線的斜率,即邊際消費傾向。消費曲線的形狀(凹向橫軸)提示,曲線的斜率即邊際消費傾向有遞減的趨勢(在凱恩斯的理論中,消費傾向遞減對宏觀經濟有極其重大的影響。關于這點,我們將在本書的第四章中作詳細介紹)。

三、消費傾向

所謂消費傾向(Propensity to Consume)是指消費與收入的比率。根據消費與收入之間的不同關系,我們可以把消費傾向分作平均消費傾向與邊際消費傾向兩種類型。

平均消費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是消費總量與收入總量的比率,簡稱APC。根據定義,顯然有:

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是消費增量與收入增量的比率,簡稱MPC。根據定義,顯然有:

當消費增量ΔC與收入增量ΔY趨于無窮小時,上式可寫成:

顯然,邊際消費傾向MPC是消費函數的一階導數;或者說,邊際消費傾向MPC是消費曲線上任一點切線的斜率。特別地,當消費函數為一簡單的線性函數時,邊際消費傾向MPC為一常數b(參見圖2-1)。當消費函數為非線性狀態時,邊際消費傾向MPC將隨收入的變化而變化,且有遞減的趨勢(參見圖2-2)。但不論MPC是常數還是變數,它總是一個小于1大于0的正數。因為如果MPC<0,便意味著收入增加時人們的消費支出的增量反而減少;如果MPC>1,則意味著收入增加時人們的消費支出的增量大于收入的增量。這兩種情況與現實相距太遠,顯然不符合人們的經驗。因此,我們有:

0<MPC<1

對平均消費傾向APC來說,既可以小于1,意味著人們的消費總量小于收入總量(產生儲蓄);也可以等于1,意味著人們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費(儲蓄為零);還可以大于1,意味著人們的消費總量大于收入總量(負債消費即產生負儲蓄)。由于邊際消費傾向MPC有遞減趨勢,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的消費總量占收入總量的絕對比例也呈遞減狀態,即平均消費傾向APC也有遞減趨勢。在特殊情況下,當線性消費函數中的自發性消費a=0時,平均消費傾向APC便等于邊際消費傾向MPC,且不再隨收入的增加而遞減。此時,我們有消費函數:

通常,我們把CbY稱為長期消費函數,其圖像如圖2-3所示。

圖2-3 長期消費函數

與短期不同,在長期中,當人們沒有收入時,就不可能有消費行為。因此,長期消費曲線從原點出發向右上方傾斜,表示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才能不斷增加。在長期消費函數CbY中,邊際消費傾向MPC等于平均消費傾向APC,即消費曲線的斜率b為一不變的常數。統計資料表明,就一個國家來說,在較長時期中,消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上是固定不變的。當然,就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來說,消費傾向將因文化、習俗和傳統的不同而呈現很大的差異。在圖2-3中,長期消費曲線在收支相抵線(45°線)之下,表明在正常情況下,人們的消費一般小于其收入,消費曲線與收支相抵線的差距(缺口)體現為儲蓄。從圖中我們可以看見,盡管人們的消費傾向不變,但消費與收入的絕對差距在不斷擴大,因此消費曲線與收支相抵線的缺口呈不斷擴大的趨勢。舉例來說,如果消費傾向b=0.8,當收入水平為1000元時,人們的消費水平為800元,儲蓄為200元;當收入水平為5000元時,人們的消費水平為4000元,儲蓄為1000元。顯然,收入、消費和儲蓄的絕對量都擴大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寻甸| 通化县| 乐至县| 富锦市| 宜宾市| 大同市| 玉树县| 河南省| 沙坪坝区| 论坛| 托里县| 兴宁市| 汉寿县| 定远县| 阿荣旗| 习水县| 广河县| 汽车| 巩义市| 通山县| 泰顺县| 滨海县| 喀喇沁旗| 绥德县| 大石桥市| 榆树市| 安仁县| 太康县| 泸西县| 曲麻莱县| 大石桥市| 桓台县| 阳城县| 湾仔区| 阿克| 双流县| 石嘴山市| 武定县| 盈江县|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