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燕:不忘初心,守諾始終
十三年前她許下承諾:“理工賦予我人生舞臺,我愿奉獻出一生精彩”,十三年里她始終以學校為家,視學子為家人。從學生口中的“董姐姐”轉變為“董媽媽”,時光不改她初心,承諾在歲月里歷久彌香。就讓我們聽聽體育部董小燕老師講述這些年里與學校、學子之間的點滴故事。
無話不談的“董姐姐”
在寧波理工建校初期,畢業于體育教育專業的董老師就裝點行囊,滿懷激情與期待,步入理工?;貞洰斈辏鋹偟嘏c我們說道:“那時還是比較激動的,不僅圓了幼時當老師的夢想,而且自己畢業于浙大,我就相當于沒有出這個校門又來到這個學校工作了,真的很開心?!倍菚r的理工學院初建不久,沒有太多的束縛,剛走出校園的畢業生有很多想法與抱負都能在此得以實現。因為沒有太多經驗,學校很多工作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在董老師的記憶中,那時的環境與人心都很自由,她也因此很感激理工,感恩學校給予的這個別致的人生舞臺。
工作之初,董小燕擔任過三屆班導師。在任職2001級市場營銷一班班導時,對于學生而言,她是老師也是姐姐,和學生僅相差4歲,年齡差距小讓她更能夠理解學生,能夠更好地與他們交流,故而學生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董姐姐”。
董姐姐常細心留意著班級同學的狀態,若是有同學生活學習都不在狀態,她便會主動去了解,去疏導該同學的心結,陪著她難過也伴著她度過最難熬的一段時間。

董小燕老師在接受采訪
此外,由于辦公室距離教室不遠,課后也會有學生主動地來找董老師談心。董姐姐會給同學們生活上的疏導以及學習上的幫助。縱使年紀差距不大,對于這個年輕的大學,學生和老師的心境也是大有不同,董老師談道:“學生那時多是迷茫的,他們沒有學姐學長的經驗指導,一進來就是學校最大的學生。來的時候,我就把他們都當成自己的弟弟妹妹,傳授一些自己的經驗。畢竟自己也剛從學生過來的,能夠設身處地去對待他們。就這么四年過去,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我也在成長,摸爬滾打地過來,不過成果還是可以的,畢業后他們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闭f罷,笑容在她嘴角微微暈開。“時間過得真快,不過一直和他們保持著聯系,也去參加過學生們的結婚宴和滿月酒。希望他們多回來看看母校,多與學弟學妹們交流?!倍蠋熑缡钦f道。
她懷著“只想著認認真真地教書,開開心心地和學生在一起”的心就這般過去十三年,十三年中學子來來往往,雖然親疏有變,但她仍懷著長者的心態去看待、指導著她的學生們,初心未忘。十三年里,她看著北操場從荒草叢變為塑膠跑道,看著座座高樓拔地起,看著寧波理工從千人大學發展成萬人大學,對寧理的情感在歲月變遷中沉淀,更為深厚。
用行動與學生并肩作戰
初為班導師就接手了學校里進校分數最低的一個班級,可謂“燙手山芋”。如何撫慰這些學生的情緒對于剛剛畢業的董小燕老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面對這樣的挑戰,她并沒有選擇退縮,而是腳踏實地的從每個學生的個人情況出發。在開學之初就耐心地找每個學生進行談話聊天吃飯,一點一滴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從每個學生的個性出發進行教育,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狀況。一點一點地了解這個班級,和學生、班級一同成長。而她面臨的困難不僅僅于此,作為一個體育老師,面對市場營銷的學生,可講的關于學習的話題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為了能夠和學生找到共同話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她會偷偷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與學生一同上專業課,學習專業知識。
年齡相近也成了董老師拉近與學生距離的一大優勢。學生們面對“董姐姐”的體貼,心里有什么話也都愿意和她傾訴,這使得她能夠更加了解班里學生的動向和心理狀況。在采訪時,董老師還跟我們說了一個小小的故事。那時,在她的班里有個貧困生,缺一盞臺燈。為了避免直接送一盞臺燈引發其內心的抵觸,造成她內心更重的自卑感。董老師舉行了一次班級活動,巧妙地將這盞臺燈作為獎品送給了她。董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正如春日的細雨,一絲絲地滲透進學生的心里。而為了增加班級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她組織班里的學生郊游,開展班會、美食節等活動。聯系、安排場地這些事情不僅增加了學生之間的友誼和凝聚力,而且鍛煉了學生們的交流能力。
然而再好的班級,也無法避免矛盾的產生。董老師在面對這些矛盾的時候并沒有只注重于表面的調解,而是深入內里尋找矛盾的原因。比如那時,有一個男生非常不講衛生,把寢室搞得亂七八糟,因此遭到了同寢室男生的冷落。董老師就讓他當了寢室長,并且找他聊天:“如果你把衛生搞好了,你們寢室的同學肯定也是愿意和你在一起玩的。”在那之后,這個寢室就從每次寢室衛生檢查分數最低的寢室變成了衛生寢室。

董小燕老師在接受采訪
董老師擔任三屆班導師的班級之中,其中前兩屆剛好就是第一和第二屆市場營銷的學生,剛好是師兄弟的關系。她為了平衡這兩屆學生的心理,公平地對待兩個班的學生,積極地促成兩個班級共同舉行聯誼晚會,使得這兩個班級培養出了家一樣的感覺。而在學業上,這兩個班級也是各有各的特色。在2001級的學生中,學校里的風云人物如同雨后春筍一般爭先恐后地冒出來。而2002級的學生則是平均水平很高,全班同學都通過了英語四級。這樣傲人的成績不僅僅是歸功于這兩個班級濃厚的學習氛圍,也與董老師的諄諄教導有關。這些教導并不只是口頭上的“好好學習”、“英語四、六級很重要,一定要過啊”這樣空洞的話,而是在考英語四、六級之前和學生一同上晚自習,學生看關于四、六級考試的書,她就看關于考研的書,真真實實地用行動來鼓舞學生。十幾年過去了,這兩個班級同學之間的友誼也并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沖淡,前一段時間還相約共同回母??赐麄兊摹岸憬恪?。
用心與學生融洽相處
現在的董老師已經從學生們口中的“董姐姐”變成了“董媽媽”。這不僅僅體現在董老師個人身份的轉變,也表現了董老師在學生們心中和藹溫柔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而在講到“董媽媽”稱呼的由來時,董老師告訴我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學校派她負責第一屆大運會的訓練,當時學校一共選拔了10個男生和10個女生去寧波大學參加比賽。在朝夕相處的訓練比賽過程中,彼此都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于是“董媽媽”這個稱呼自然而然地便在學生們口中傳開。董老師表示,雖然第一次聽到時覺得很詫異,但這也印證了學生們對她的喜愛,每次聽到都覺得十分開心。
目前,董老師沒有擔任任何專業的班導師,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花在了體育課和學校工會上。董老師告訴我們,她現在每周要上8節課,分別是瑜伽和太極。在擔任班導師的過程中每天上完課還要操心自己班級的學生,會時刻想著班級里學生們的學習與生活是否順利是否愉快,而現在她可以有更多時間去處理社團、工會等事情。
當然董老師也表示自己休息幾年之后,如果有機會還是想重新擔任市場營銷專業的班導師。她十分懷念在進校之后前兩年擔任市場營銷專業班導師的日子。她告訴我們,自己和那幾屆的學生依然保持著聯系。我們發現當董老師聊起自己當班導師帶的那幾屆學生時,臉上一直掛著微笑,就像在和別人介紹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樣自豪,在他們的心中彼此已經不是老師和學生那樣簡單,而是成了一個大家庭。
當問到與學生建立密切關系的秘訣時,董老師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心,誠心與真心。董老師說她不像專業課的老師一樣需要站在講臺上向大家傳授專業知識,她的體育課是為了讓老師與學生能夠零距離接觸。當她在教授瑜伽或者太極的動作時,她是一個老師;而當她走下來一個一個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時,她更像是一個大家長。“每一個學生在練習瑜伽或者太極時,資質是不一樣的,你不能以同一個標準去要求他。”所以董老師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用她的微笑和耐心去教導他們。
在采訪的最后,我們了解到董老師有一個7歲的孩子正在讀小學一年級,當我們詢問到撫養小孩和帶學生有什么區別時,董老師說,其實在面對自己的小孩時往往做不到像面對自己學生時一樣有耐心。在面對學生時,更多的是把自己當作他們的同齡人,站在朋友的角度和他們一起分享心事,再站在一個過來人或者長者的角度給予他們解決辦法。
冬日凜冽寒風里,身著亮黃色羽絨服的董老師猶如溫暖的太陽,把她的光與熱映照、傳遞給我們。在點滴記憶拼湊起的十三年里,董老師恪守教師本分,始終把學子放在心中,把學校藏于心中,踐行著“理工賦予我人生舞臺,我愿奉獻出一生精彩”的承諾。此刻的她,不僅僅是體育課上溫柔且悉心指導我們動作的老師,她更是我們的“董姐姐”“董媽媽”。她用她的親和力,用她的微笑,用她的耐心,讓我們認識到一個不一樣的體育老師。
采訪:康梅梅 林海雪 樓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