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多處處有悲歡:民國才子詩人的情感心態
- 黃世中
- 3287字
- 2020-03-12 15:27:49
題言
一
自周秦至清代,中國專制社會賦予男人許多特權,卻嚴重束縛和摧殘婦女,限制女性的人身自由。婦女成了男人的附庸和“女奴”。但是,不管她們如何委曲求全,最終都無法改變其悲慘的命運。
子曰:“唯小人與女子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保ā墩撜Z·陽貨》)至《儀禮》《周禮》,特為女子提出“三從四德”?!秲x禮·喪服·子夏傳》:“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薄吨芏Y·天官·九嬪》規范女子的“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是所謂“四德”。宋代理學家程伊川更倡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二》)。自此,中國婦女死了丈夫就往往被迫守寡,不能改嫁。
“女子難養”、“三從四德”、“失節事大”,織成了一張大大的網羅,將婦女捆在了閨房繡閣之中。她們被剝奪了正常人的權利,一生依恃男人,不得越雷池半步。
即使進入宮廷,成為后妃,也須遵從。班氏貴為婕妤,漢成帝又另外寵幸趙飛燕姐妹,班婕妤被冷落了,乃作《團扇歌》云“??智锕澲?,涼飆奪炎熱”,而終老于長信宮中。曹丕甄后《塘上行》歌云:“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啾?,夜夜不能寐。”甄氏的下場,比班婕妤更凄慘,她最終被曹丕“賜死”。至于普通宮人,則只能在宮中哀怨感泣,自嘆生“不及閑花草”而上吊自縊,如隋煬帝宮女侯夫人。
至于官吏命婦、百姓之妻之依賴男性,到頭來被休棄者更是不勝枚舉。前秦蘇若蘭因丈夫竇滔納妾,分離十年,只能以織錦回文《璇璣圖》感動丈夫。元稹對雙文(鶯鶯)始亂終棄,還寫了《會真記》以自辯,認為鶯鶯乃一“尤物”,“不夭己則夭人”,自己無福,不敢消受云云。陸游迫于母命而與妻子離異,雖然唐琬后來改嫁,終因此郁郁而死。更多女性因父母之命,所嫁非人,終生凄苦怨嘆。如宋代杭州著名女詩人朱淑真,嫁一市儈愚魯之人,將一生苦痛凝結為詩,而成《斷腸集》詩兩卷。其《愁懷》云:“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東君不為花作主,何似休生連理枝。”最后也憂郁而逝。賀雙卿,清代雍正年間江蘇丹陽一個農家女子,被迫嫁給一個長她十幾歲的山野樵夫,雙卿常遭婆婆和丈夫的虐待毒打,竟然也自認命苦,不敢有一聲怨言,只能將滿腹哀怨寄托在詩詞上。其《惜黃花慢》詞,以孤雁自況,云“暗自眠,鳳凰縱好,寧是姻緣”;“凄涼勸你無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夜未闌,倦飛,誤宿平田”。她把自己比作孤雁,用“誤宿”比擬這樁殘酷的婚姻。
被拘禁,被束縛,受摧殘,至于打入冷宮,賜死、自殺;被侮辱,被損害,被虐待,只是哀怨長歌,不知反抗,終至憂郁而死。為什么這樣懦弱?因為幾千年來中國的男權專制撒下的天羅地網!
二
當然,在古代社會,也有些許情深意摯的愛情和婚姻,但大多沒有好結果。
20多年前,拙著《古代詩人情感心態研究》在浙江大學出版社印行(1990年7月第1版),對唐至清代七位詩人的初戀或情感生活,做了一些考證和研究。其中有白居易與湘靈,元稹與雙文(鶯鶯),李商隱與柳枝、宋華陽、王氏(王茂元小女),韓偓與李氏(疑為李商隱女兒),陸游與唐琬,王彥泓與嫂婢姚氏,龔自珍與西林太清(后為乾隆曾孫奕繪貝勒的側室),計成13文。
《古代詩人情感心態研究》,選擇詩人中最為純情真情、刻骨銘心的相戀事跡為研究對象,并與元稹對雙文的“始亂終棄”相對照。其初衷在頌揚敢于沖破專制社會束縛的極少數純真的愛情,同時也給予現代年輕人以借鑒。
《古代詩人情感心態研究》出版至今,已經整整26個年頭了。20多年來,國家與時俱進,各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績。青年們的思想、道德、情操,與20多年前相比,有很大改變。但是,年輕人中對婚姻、戀愛比較草率的仍不在少數;一些人,在婚戀觀方面似乎有進一步提高的必要。據說,大學生中,“三角戀愛”,隨意同居者不在少數。甚或有言,“腳踩三只船,總能牽一只”,個別還自詡為“狡兔三窟”,說是“聰明的兔子就要占據三個窟”。
三
五四時期新文化戰士倡導“打倒孔家店”,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對于掃除專制獨裁的思想、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帶來了反對包辦婚姻,提倡婚戀自由自主的新思想、新風尚。
這一場思想解放運動,來勢十分迅猛,一個一個浪濤,洶涌而來。推翻帝制,打倒列強;內懲國賊,外爭國權;反對專制獨裁,實行人民民主;科學救國,教育救國,實業救國;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提倡婚姻自主自由,反對父母包辦代替……一個個新理念、新思潮,迎頭潑來,接踵而至,使得許多青年人應接不暇:一個新思想還來不及細細體味,另一個新觀念就需要你去思考并很快付諸實行。因此,許多青年來不及更充分地思索,就一邊聽,一邊學,一邊迫不及待地去實行了。譬如,在戀愛與婚姻自主的問題上,既有裹足不敢向前的,也有跑得過快,跑錯了路的。有些青年男女,以為“敢于同居”就是思想解放。革命青年,如果沒有戀愛,沒有戀人,男女都覺得不大光彩。大革命時期的“武漢盛行著一種‘要戀愛’的風氣”,“單身女子若不和人戀愛,幾乎罪同反革命——至少也是封建思想的余孽”(茅盾《蝕》)。在這種咀嚼未透的新思潮影響下,年輕人,尤其出過洋、留過學的青年們,回國后,就打起“思想解放”的招牌,擎起“戀愛自由”的大旗,而以一批新文學陣營里的新詩人、新作家尤甚,他們打著“婚戀自由”的旗號而“放縱濫情”,大搞婚外情,傷害了一些純潔、純真、純情的女性。
四
本書擇取胡適、徐志摩、戴望舒、郁達夫四位詩人的婚外情史,或述評,或論析,以提供當代青年,在婚姻戀愛方面引以為戒。
副標題取“民國才子詩人的情感心態”,是將他們定位為“舊式才子加新型詩人”。因此,他們的情感心態,就比較復雜:有熱烈、執著的愛的一面;又有自私、玩弄女性的一面。一方面為“西風東漸”所感染,從而形成了愛情至上、敢于沖破封建禮教束縛的思想行為;另一方面又秉承中國舊式才子的多邊、多角戀愛,造成受騙女子終身的不幸和痛苦。
需要說明的是,這四位詩人在文學創作、學術研究、民族氣節、革命生涯等許多方面,都值得大家肯定、贊揚和歌頌,只是這些不在本書討論的范圍之內。
五
“才子詩人”的行徑,有其特定的時代原因。今日青年,尤其女性青年應引為鑒戒:在名人、富人、權勢者面前,伸直你的腰桿,不要把自己看作男性的附庸。自愛、自重、自立、自尊;珍惜自己,也就是尊重別人。筆者多年前曾作《雨夜之花》詩,且借《題言》一角,以贈女性讀者。抄錄如下:
雨夜花呀雨夜之花,你為什么要開在雨夜?
你既開在滂沱之雨中,又為何要開在夜晚?
有誰看見你秾麗的身姿?有誰聞到你馥郁的幽香?
是你把自己的身影隱匿,收斂起發散的芳醇韻味?
你是深山幽谷中的蘭,寂寞地等待著君子?
你是煙波渺茫中的荷,顧盼著遠觀的高士?
你是驛外斷橋邊寂寞的梅,零落成塵泥依然花香如故;
你是南山東籬下搖曳的黃菊,悠然相見時等待詩人的攙扶。
你是許穆夫人救國奔衛,你是巴清女子富比敵國;
你是齊國臨淄救父緹縈,你是續《漢書》班昭曹大姑。
你是創制詩心《璇璣圖》蘇若蘭,你是主宰域中的女皇武則天;
你是女性填詞第一家李易安,你是陳端生一世奉獻《再生緣》。
你是《紅燈照》林黑兒黃蓮圣母,你是秋風秋雨中的女俠秋瑾;
你是引西醫懸壺濟世張竹君,你是徐氏三姐妹女杰革命軍。
你生生世世痛苦地掙扎抗爭,泣望在麗日中天盡情地開放;
可是夜依然黑,雨依然下,你依然是一叢,雨夜之花!
你成了勾踐騙赴吳國的越人西施,你成了烏江邊上自刎殉死的虞姬;
你成了班婕妤寵衰,如秋扇見棄,你成了出塞昭君,終為漢宮失意。
你成了漢貂蟬以死獻身美人計,你成了帝王屠刀下的洛神宓妃;
你成了雙文被元才子始亂終棄,你成了馬嵬坡冤魂不死的女鬼……
你在茫茫黑夜中寂寞地搖曳,你在疾雨橫風中感泣而流淚;
三千多年專制歷史逝者如斯,抬起頭來望望天際晨光熹微。
拋棄依賴等待奮然勇往直前!易陌頭楊柳之情為風蕭水寒!
易望夫之夢為馳騁馬背之歌!易詠絮之才為振興民族之魂!
雨夜花呀雨夜之花,你不應該是雨夜之花;
你是麗日中天的燦爛之花,你是六億五千萬堅強之花。
你是柔情之花,美麗之花;你是俠骨之花,悲慨之花;
你是女兒之花,你是母親之花;你是中華民族的希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