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召見
書名: 哲夫當立作者名: 顧首青弦本章字數: 2056字更新時間: 2019-05-31 00:08:47
成夏前腳剛走,帷幕中就走出來一人,來到范絀身后。
這人,也是那日范絀召見的諸多幕僚之一,為人比較深沉。
姓許,名子恒,地地道道的秦國士人。
初由石溪先生教導,才華橫溢而被舉薦入了幕。
與成夏被發現不同的是,他是自己入了相邦府邸,學習為人處世以方便為官吏的。
他身長七尺,五官端正,溫文爾雅。
有一種君子的風度,也有一種策士的深沉,不茍言笑,也不將表情寫在臉上。
長得一撇八字胡,干凈爽朗,舉手投足皆有大家風范。
出身世家,本就有家學淵源,為人也向來謙虛謹慎,與急于表現的成夏是不同的。
每每問策,他一直默然,近乎沒怎么說過話。
這次,范絀給成夏上了一課是實踐,給他的便是讓他看著成夏的表現。
“前車之鑒,后車之師。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皆不如實實在在的做一天官吏的明白”
“老師所言甚是,弟子受教”
不料,他的恭敬并沒有換來贊賞,反倒被問道“你知道你最大的缺點在什么嗎?”
“這……”
“太謙虛謹慎了!不露鋒芒,這種人……很容易被人想做別有所圖之輩”
謙虛謹慎固然是好,不露鋒芒也固然有利于暗中積蓄力量,懷拙藏志于胸中。
可對當權者而言,這種人寧殺之也不會用。
“說說你的看法”還未等他開口,范絀又道“搪塞老夫可是沒用的”
“是,弟子謹記”
要說的,自然是成夏。
“昔日華仲一朝被相邦看中,正為躊躇滿志,志得意滿的時候,自然急于表現”
“以他諸般見識,且身有急智,或可分析的七八成,卻永遠忽略了權御之術”
法家講求權御,以權制人,以術御人。在諸國,都被當做帝王心術。
實則作為官吏皆知道,這也是做官的道理。
“老師以官許之,令其遭遇挫折,再將他委以重任,收心于他,或可激勵他砥礪前行,在磨礪中有大進步、大突破”
“屆時,老師便又多得了一位門生,一位不同于政見一致的盟友,而是一位忠心順從相邦意思的……”
范絀示意他停下,哈哈大笑一陣。
指著許子恒道:“卿,國士之才耳”
一句話,令許子恒冷汗連連。
仿佛那日他聽見的‘真相邦之才’,又再次響起在耳邊似得。
他突然發現,范絀那溫和的眼神之中,仿佛藏著一只比狐貍還狡猾的心靈。
并且,他永遠也看不透范絀的真正用意。
“蘇湛號‘鬼狐’,不知子恒可比得過他?”
“廷尉甘南致曾向老夫抱怨,不該將本可消弭于無形之中的刺殺,搞得一塌糊涂”
“老夫說,就算全緝捕了,還會有其他刺客來刺殺楚國使團,那匹夫他卻不信”
據聞風司當日消息,刺殺楚國使團的刺客并不止一批。
可真正刺殺的,卻只有那個劍客一行。
“最后將這事落在了長安令的頭上,非要給一個交代……”
“老夫也是無人可用,只好拜托子恒了……”
……
五天已到,理當是召見外使的日子,也是秦楚議和達成的最后一道順序。
覲見秦皇,便是最后的一個步驟。
昨夜子時,三路騎士入長安,帶來了北地重鎮城陽為趙軍圍困的消息。
趙軍利用內部探子潛入秦軍,策應趙軍攻破渭濱,一舉焚毀半數糧草。
并且掌控焚寂關,斷了秦軍其他軍隊支援的道路,也阻止了圍困秦軍的突圍。
趙軍北地增兵,已至十二萬,全部用在圍困城陽諸城。
扶渠興堅壁清野,分守城陽東西大營,又分兵駐守臨近的綏德。
北安、石河谷等城,則被他撤軍而放棄。
一路丟城,共十五座易手,秦國自東北的突出點城陽郡暴露在趙軍兵鋒之下。
最大損失,莫過于渭濱之戰。
樊勝為死士營偷襲,氣急之下派偏將楊勾追擊,于隴馬川不遠再被趙軍郭豎伏擊,差點戰死。
兩三千余人,全軍覆沒。
秦皇聽了勃然大怒,雖然未下命令懲罰樊勝,但心里的怒火可想而知。
原本于蘇湛談崩之下,意識到北地問題的時候,就從最近的藍田大營掉走三萬人,以蒙儒為將北上支援。
如今聽到確切消息,又不得不從藍田大營調軍兩萬軍,以魏京為將軍支援。
此二人皆宿將,為撫軍將軍與安東將軍,與撫遠將軍田蒙同階。
三大營主將左馮詡為扶渠梁,高平為西陲的羌槐,唯藍田為大秦宗室贏安邦。
贏安邦為贏華親弟,宗室中最忠心的一員,與贏姜同父同母。
在章臺宮之亂中時,一直都是站在贏華這邊,為他平定了內亂。
他部下的人,也是秦皇最可信任的人。
往北支援,再也好不過了。
并且,傳令安撫諸將,尤以樊勝為最。
衛公勉變法,關于主將喪師,可是抄家流放的大罪。
在被偷襲,加之又被伏擊的罪責之下,樊勝已經末路了。
因此,安撫他,不讓北地崩潰尤為重要。
至于與楚議和,也需提上議程。
最重要的還是擔心,楚國除了聯系趙國,還會聯系其他也說不定。
原本是楚國‘惹事’在先,玩脫了秦皇想敲詐一筆,卻沒想到楚國早已經聯系了秦國仇敵作為對策,并資助慫恿他們。
這一下,惹事的不僅僅是楚國了,而是更多的仇敵。
對付他們,足以讓秦軍焦頭爛額。
楚國使團在一位年長的宦官帶領下,進去了層層長階的秦宮。
宏偉的建筑,傳言為景帝與諸侯相王互帝的時候所建立,意在擺脫昔日蠻夷之邦,與諸國平齊的地位所修建。
甚至,景帝暗暗還故意將比例放大了幾分,誓要超越其他國家宮殿。
走在這長長階梯之上,霸主雄風的大秦情結,在楚使團的諸人中滋生。
“宣,楚使屈文謙、蘇湛覲見”
一聲高昂的聲音從宮殿里傳出,階梯旁執著長戈的將士,紛紛收起。
楚使所到之處,長戈收起于哪里。
走在朱紅地毯上,直入大殿內部。
秦國相邦領著一批屬官,與典客令等一道早已經大殿等候,只待屈文謙、蘇湛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