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5章 大宋文脈

  • 帶著淘寶到宋朝
  • 半山先生
  • 2024字
  • 2019-06-02 21:18:00

夏至只是天氣炎熱的開始,真正難熬的是大暑時節。

就連市舶司做苦力的漢子們,都不敢在這幾天出門了,倒是讓擁擠的市舶司,空蕩蕩了好幾天。

這段時間,趙舜培養的騎手就開始發揮作用了,都不用趙舜去安排,早上四點基本上都起來了。

先騎著自行車把一些大戶人家預定的老冰棍送過去,然后趁著天氣還不熱,再裝上一批老冰棍在自己負責的坊市,遛街竄巷,吆喝著賣老冰棍。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小販,喜歡賴床的孩子們,每天早早的就爬起來,等在家門口,等著淘寶商行的騎手路過自己家。

中午,太陽把地面都快烤焦了,就算是最能干的騎手都不敢在這個時辰出門,太平御道上卻走著一位老者。

老先生身材微胖,長的是慈祥善目,身上穿著一件很普通的潞綢長袍,就像是一位書院里隨處可見的老儒。

不過渾身上下卻透露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老者手里拿著一串佛珠,材質只是普普通通的棗木。

材質普通,但是這串佛珠要是放在臨安市面上售賣,絕對會掀起一條巨浪。

因為十八顆黃花梨佛珠上刻滿了佛經,而這個加持佛珠的僧人,正是密宗的十二殊勝上師。

這位具德上師還有一個尊稱,密宗領袖。

老先生撥弄著佛珠,嘴里默誦《大藏經》:“如圭,走著去吧。”

趙舜要是在這里,肯定會認識這個人,就是前一段時間在東坡亭見過的范如圭。

大宋最能打仗的西軍,就是范如圭的祖宗范仲淹一手創立,也是南宋最為倚重的大軍。

以范如圭的家世,居然是在給這名老者打傘:“相公,不坐車?”

史館校勘范如圭親自打傘,還尊稱了一句相公,那么這把傘就是傳聞中的清涼傘,老者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主戰派黨魁,李光。

李光走在太平御道上也不說話,手里撥動著念珠,嘴里默念《大藏經》,就這么帶著史館校勘范如圭頂著大太陽走著。

到了飯點,也不去酒樓里吃飯,只是從懷里拿出兩塊精美的糕點,先遞給范如圭一塊,自己才去吃另一塊。

坐在一棵老槐樹下歇息了片刻,不遠處有一口青石井,正好有個老漢過來挑水。

李光放下念珠,笑容和善的迎了過去,作揖道:“老哥,借瓢水喝可行?”

老漢家里還算殷實,早年是一個從邊疆退伍的老卒,憑借戰功得到了不少錢帛的賞賜,退下來以后在臨安開了一間鐵匠鋪。

雖說這幾年洗手不干了,把鐵匠鋪傳給了兒子,但是老漢就是個閑不住的人,所以包攬了家里挑水的活計。

在沙場上呆了多年,所以養出一副子沙場脾氣,為人比較熱情,哈哈大笑著拍了拍參政知事李光的肩膀:“喝什么水,我請老弟吃老冰棍。”

老冰棍?這是什么東西,怎么從來沒有聽說過。

老漢的家就在附近,因為小孫子愛吃老冰棍,每天就買上四五個老冰棍,反正才三文錢一個,便宜的很。

李光按照老漢的介紹咬了一口,臉色立即是變了,只是吃了一口,就把老冰棍交給了范如圭。

又和老漢又聊了一會兒,拱了拱手,繼續向前走去。

老漢還有些意猶未盡的不舍,這么多年以來,吹噓自己在沙場的經歷,還真沒有像今天這么暢快過。

心里高興的老漢,想著今天回去以后,晚上一定要多喝兩杯。

李光和范如圭又是一路上不說話的繼續走,直到走進了北區,走進一處平淡無奇的宅子門口,停下了腳步。

這時候已經臨近傍晚了。

堂堂當朝宰執帶著史官校勘范如圭,走了一天,就是為了這么一處普通宅子。

李光親自上前敲門,一名老仆恭敬的打開了正門,竟然認識面前站著的是誰:“我家小郎君正在練字,還請相公在偏廳稍等片刻。”

老仆所說的小郎君,其實年紀不小了,年紀和范如圭差不多,這個時候正站在一張普通云紋大案前面,練習蘇體。

中年士子的房間不大,也沒有多少名貴的奇珍異寶,只掛了幾幅字畫,墻角放著一只胎質還算不錯的白色膽瓶。

插著一枝剛摘沒多久的荷花,鮮嫩欲滴。

這時一名放在臨安都很是出彩的婢女,端來了一個托盤,上面放置著一摞拜帖和書信,細數起來多達一百多封。

中年士子挑挑揀揀從里面抽出來幾封,把手中的毛筆,隨意放在山水青瓷筆洗邊緣,抬腳走出了書房。

走進了這座宅子的正堂。

臨近傍晚,正堂里有一位白發老人,端著一碗小米粥,面前放著幾樣精致小菜,吃著晚飯。

中年士子因為受到好友的邀請,已經在外面的酒樓吃過了,吃的也很飽。

但他還是讓站在旁邊的婢女盛了一碗,主要就是陪著父親吃,反正一碗粥也不多。

因為有事要說,中年士子幾口就喝完了碗里的小米粥,沒像父親那樣細嚼慢咽。

拿出了一封書信說道:“父親,今年又要重新評定天下的十大書院,文壇的那幾位老先生,詢問父親的意見。”

大宋盛行教化,尤其是南宋,許多郁郁不得志的士大夫,干脆回家創辦書院當個教書匠了。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應天書院、岳麓書院、白鹿書院、石鼓書院。

文人好名,對于士子們來說每逢三年有一次大考,能不能光宗耀祖就看能否登科及第了,也就是常說的能不能鯉魚躍龍門了。

回家當個教書匠的士大夫們,不做官了,把名望看的更重了。

進士有個狀元、榜眼、探花,這些主持書院的名士們,也把書院排列了一個十大書院。

這個十大書院的評定,就在眼前這個毫不起眼的白發老人手里。

如果是登科及第是天下士子的龍門,那么這位白發老人手里的一支筆,就是天下大大小小許多書院的龍門。

大宋文脈,就在那雙蒼老的手掌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定县| 监利县| 三原县| 遵义市| 冀州市| 通许县| 堆龙德庆县| 徐水县| 深州市| 南溪县| 上饶县| 额济纳旗| 锡林郭勒盟| 齐河县| 平阴县| 锦州市| 元朗区| 施甸县| 宜昌市| 昌吉市| 谢通门县| 武穴市| 体育| 雅江县| 安泽县| 武汉市| 新和县| 古丈县| 景谷| 高安市| 汉阴县| 福安市| 郴州市| 栾城县| 南京市| 和平区| 云和县| 陆川县| 凤庆县| 德钦县|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