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玉樹臨風少年郎
- 帶著淘寶到宋朝
- 半山先生
- 2041字
- 2019-05-10 22:16:00
趙舜來的時候已經吃過飯了,吃不吃都行,繼續專心的站在大案前練字。
過了沒有半柱香時間,丈母娘吳劉氏腳步匆匆的走了過來。
放下了一包糕點,又急匆匆的離開了,怕被官人看見了。
趙舜臨摹了幾炷香時間,同時消耗著體力和精力,肚子確實是有點餓了,打開了油紙,里面放著幾塊桂花糕。
吳劉氏的桂花糕在榆錢坊可是非常出名的,要是吳劉氏擺個攤子賣桂花糕,掙的絕對比吳先生還要多很多。
吳先生哪里肯讓自家娘子在外面拋頭露面,當個小商販,曾經說過一次的吳劉氏,被狠狠的訓斥了一頓,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趙舜拿出一塊放在嘴里,味道香甜,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充滿了整個口腔,還帶著一絲絲的酒釀味道。
這種純天然的桂花香和酒釀味道,立刻是征服了趙舜,一口一個,很快就把六七個桂花糕吃的干干凈凈。
走到旁邊的太師椅邊上,倒了滿滿一杯茶,‘咕嘟咕嘟’的灌了三杯,肚皮圓滾的又走到了雕花大案前面,臨摹瘦金體。
臨近黃昏。
天邊的晚霞,鋪在蓮塘的水面上,紅光粼粼,相當的好看。
趙舜終于是臨摹完了二十遍瘦金體,說是二十遍,實際上一百遍都不止了。
因為按照老丈人的要求,只要是有一點差錯就得重寫,趙舜扔掉的廢紙,都快超過一百五十張了。
這個時候,吳先生悠哉悠哉的走了過來,手里還拿著那根竹條:“怎么樣,寫完了嗎。”
這二十遍瘦金體臨摹,趙舜自己里里外外的檢查了好幾遍,確認沒有錯誤以后,臉上帶著輕松的笑容,遞了過去:“已經寫好了。”
吳先生接過來以后,也沒看,隨手放在了桌子上。
給自己倒了一杯清茶,又給趙舜倒了一杯:“寫好了就行。”
“讀書這件事,只靠先生督促肯定是不行的,你要自己真心想學才行。”
“以后練字就靠你的毅力了,每天至少要寫個二十遍。”
念叨了一些教誨,吳先生拿出來一封書信,交給了趙舜:“你們家其實不是臨安人。”
“嗯,祖輩上具體是哪人,你爹也沒說,反正后來你家曾祖,搬到了上海鎮。”
“快到清明節了,你二爺爺派人送來了一封書信,說是希望你今年能夠回家祭祖。”
說完這句話,吳先生的情緒明顯低落了很多:“過去你爹還在的時候,每次喝醉酒就嚷嚷著說要光宗耀祖,衣錦還鄉。”
“說是一定要高中狀元,把朝廷御賜的狀元牌坊,放在祖墳。”
“讓那些街坊鄰居瞧瞧,他老趙出來這么多年不是白混的,給祖宗們好好的長臉。”
“可是誰能想到,你爹還沒到四十歲就病死了,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眼眶有些發紅的吳先生,狠狠的喝了一口茶,就像是喝了一碗酒:“不過不打緊,好在留下了一個兒子。”
“舜兒你可要爭氣,不求你高中狀元,也一定要通過鄉試,成為一位舉人,完成你父親的遺愿。”
“相信你父親的在天之靈,也會得到安慰。”
不管怎么說,那位沒有見過面的父親,給了趙舜一次生命。
就算不是高中狀元,而是別的遺愿,趙舜也會想辦法去完成的,這是一個兒子的本分。
通過鄉試成為舉人,踏入士大夫階層,本來就是趙舜最大的一個目標,當然是會拼盡全力考取舉人了:“叔父放心,我一定不會辜負父親的期望。”
吳先生這輩子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生個兒子,只有吳淑姬這么一個女兒,不過看著眼前的趙舜,這個遺憾也漸漸彌補了。
一個女婿半個兒,吳先生兩口子卻把趙舜當成了自己的兒子。
一方面是因為趙舜的父母已經去世了,另一方面是因為打心眼里喜歡這個女婿。
翁婿兩人在這風景宜人的竹舍聊了沒多長時間,丈母娘吳劉氏拿著幾件新衣服走了過來,瞧那衣服的用料,竟然是蜀錦。
雖然說只是一般的蜀錦,但是對于吳先生一家來說,最起碼要存兩三年的月錢,才能買來這么多的普通蜀錦。
丈母娘吳劉氏脫掉繡花鞋子,走了進來,把手里的衣服交給了趙舜:“舜兒,都說衣錦還鄉。”
“你既然要在清明節回去祭祖,就要穿的體面一些,這幾件衣服半年前就做好了,本來想著等你和淑姬結婚以后,送給你。”
“現在要回去了,就提前給你好了,反正早晚都是你的。”
上輩子唯一給自己做過衣服的,就是趙舜的親娘,看著嘮嘮叨叨的丈母娘,恍惚間,好像看見了自己的老媽,雙手有些顫抖的接過了這身衣服:“多謝嬸嬸了。”
聽見這句話,吳劉氏反倒是埋怨了趙舜一句:“你這孩子,謝我干什么,都是一家人。”
趙舜重重的點頭,不再說話,跑到竹舍的后面去換衣服了。
過了一盞茶功夫,穿戴整齊的趙舜走了出來。
趙舜其實長的不賴,只不過以前的衣服太寒酸了,讓人注意不到他的相貌。
換上這身蜀錦長袍,就算是見識過不少風流才子的吳先生,也是忍不住眼前一亮,由衷的說了一句:“你小子換上這身衣服,真是可以稱的上玉樹臨風了。”
趙舜頭上裹著一條銀絲方巾,身上穿著一件蜀錦白袍,腰間系著一條皂羅腰帶,腰帶上掛著一只精美的香囊和一口紫檀柳葉刀。
尤其是那口紫檀柳葉刀,簡直就是神來一筆,讓書生氣濃郁的趙舜,多了幾分英武氣息。
這口紫檀柳葉刀就是趙舜在1·15特惠那天買的,萬一雙管獵槍沒有子彈了,正好可以用來防身。
“舜哥哥?”
突然間,竹舍外面傳來了一聲好聽的驚呼聲,原來是寫完字的吳淑姬從閨房里走了過來。
剛出來就看見了一位玉樹臨風的風流才子站在竹舍里,吳淑姬還以為是那些煩人的蒼蠅,準備讓爹把他轟走。
沒想到,當吳淑姬看清那個人的長相,竟然是舜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