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日月之堂
- 南熙嘆
- 摹繪者
- 2062字
- 2019-06-10 23:52:44
聞言,洛黎急忙回問匡胤“集英大會。”
等了一會,匡胤卻是不再愿意開口說話,未免洛黎尷尬,一旁的陳陌人接著說道:“我們翊行堂下門生數千,但皆有等級之分,天資非凡,武功卓越者可入內堂修習堂中所儲更高深之武學,中等次之居中堂,次者居外堂,外堂之人也就不能算是正經的堂中門生了,因悟性不高,可能一生貫通都不過基本武學,大多都是早早散去,回家度日了。”
陳陌人怕洛黎聽不懂,還刻意停頓了一會,才又接著說道:“而用來評測他們的能力的,便是我們翊行堂三年一次的集英大會,經過諸多測試比武,對每一位門生便有了定位。而再過兩日便剛好是三年一次的集英大會,到時紫竹林中會匯集江湖上的各方勢力,共同見證新一屆的頂尖俠士。”
其實陳陌人剛說了一會,洛黎便猜出了七八分,故待他剛說完,洛黎便問道:“你們對我的要求?”
陳陌人顯然沒有反應過來洛黎的提問速度,他本以為洛黎還要將他這一大段話消化一會。待反應過來時,方易桀的聲音已然落下。
“自然是頭籌。”語氣仍是平淡至極。
洛黎頷首一笑,隨即言道:“諸位前輩呢?”
見洛黎這般反應,三人相互望了望,隨即回首對洛黎點了點頭。
“洛黎定會盡力。”此話洛黎并未有謙虛之意,只是她確實是第一次接觸武林中人。從小到大,練武只一人,在洛黎的角度,確是不清楚自己的武學能力在外界的定位。只是看方才練武場上的俠士們所練招數,大致想了想,她是皆可可破的。但聽陳陌人那般說,集英大會上應是會有些武學不凡之人,可她卻也不知,究竟會不凡到什么程度。
這般想著,便開口問了:“那參加集英大會的人,可是前院那些練武場上的學生們?”
聞言,方易桀不語,洛黎才發現他不知何時竟和匡胤跑到一旁喝茶去了,洛黎只得把目光投到了陳陌人和林霜音的身上。
陳陌人見林霜音看著洛黎的眼中皆是喜意,便執扇向前揮了揮,示意“你來講。”禮貌的后退了兩步。
見狀,林霜音開口,聲音溫婉十足,十分舒心:“堂主,你要參加的集英大會,分為日月兩場。”
洛黎聽了,煞是不解,心道這是何意?
林霜音見洛黎滿臉疑惑,又解釋道:“相必你也發現了,我們現在所在之處,匯集了諸多皇親國戚,他們身為學子在此處修習武學。”
卻是如此,就為此現象,洛黎還一直疑惑,翊行堂明明是個江湖組織,竟收納了這么多的皇親國戚為學子,比起江湖組織,此處更像是一個武學學堂。而且這里的侍女們竟還習以為常。
如今林霜音既提起,洛黎便順著問道:“方才我便注意到了,這到底是為何?”
“此處便是翊行堂的日堂,顧名思義,是翊行堂涉及民間與朝堂的勢力。而月堂,則是翊行堂的江湖勢力,范疇更大,乃是我們的主堂。這兩堂中,只月堂的門生才是翊行堂真正的門生,而日月兩堂共存之事,只月堂的門生才知,日后遇到會這么稱呼日月兩堂的,自然便是翊行堂真正的門生,他們皆是聽你調遣的。”林霜音不急不躁,極耐心的講著。
洛黎聽懂了,相必這日堂便是師傅用來涉入朝堂的途徑,而那些學子,應該都是師傅的棋子吧。
“不過,月堂雖未曾出現在明面上,但江湖中人卻都是知曉的,朝中諸多達官顯貴亦是懷疑過它與日堂的聯系,但無奈于沒有證據,且日堂的武學造詣之高,更是使諸多世家公子小姐眼紅,所以......”林霜音見洛黎滿臉淡然,故意拉長了調子,等她答來。
果然,洛黎下意識接道:“所以,他們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邊防備著翊行堂一邊送自家的子女來此處,貪婪的修習著無限高深的武學秘籍。”
聞言,陳陌人也放心的向方易桀與匡胤處走去,轉身時不經意間露出了淺淺笑意。林霜音則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是了。”
緊接著,洛黎兀自說道“所以,這日月兩場集英大會,日場是做給外人看的。月場則是真正的要統領翊行堂門生的集英大會。”
“堂主很是聰明。”對上了洛黎看過來的雙眼,又說道:“不過堂主要清楚,不管是日堂還是月堂,不管是做戲的門生還是真情意,皆是翊行堂的一部分,都是你日后要仔細思量管理的。”
洛黎點頭,坦言道:“霜音姐姐放心,洛黎心中早有分寸。”
聞言,林霜音笑道:“那便好了。”
方易桀喝了一口茶,認識冷淡道:“兩日后紫竹林內為日場集英大會。本來歷屆集英會都是同一日舉辦,只是此次顧及到你,這才分散開來辦的。十日后臨湘城外十里沁湖邊為月場集英會。”
方易桀的態度一向如此,洛黎早已習以為常,可其余幾人聽著確實有些尷尬,哪有下屬這般與堂主說話的。陳陌人怕洛黎心中不舒服,最先反應過來,連忙道:“堂主不必記這些,到時可同我們一同前往。”
誰知此言剛一脫口,便被洛黎否決了。洛黎聲音凌冽而清朗,吐字清晰,認真道:“不必,若是與你們一同前往難免羅人口舌,我一人前往倒也清凈。”
似是沒料到洛黎會這般說,陳陌人與林霜音皆是一愣,方易桀不做反應,而匡胤則是壓根沒聽見他們說什么,兀自的吃著桌上的茶點,仔細得很。
陳陌人愣了好一會,隨即打開折扇,緩緩扇了扇,仍是和顏悅色道:“那便依堂主所言。”
陳陌人閱人無數,向洛黎這般年紀的女子,如此處事不驚,冷靜至極的,她還是獨一份。
心中想著,方堂主所選之人,確是與眾不同的。不由得暗自稱贊,更是閃過一絲可惜,此等聰明,又年紀尚小,若不是他們的堂主,而是由他早早收了做徒弟,那該是何等杰出的俠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