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月亮與六便士
  • (英)毛姆
  • 753字
  • 2019-04-16 18:21:08

早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毛姆就經(jīng)常去巴黎,開始接觸和研究繪畫藝術(shù),并喜歡上高更這位畫家和他的畫,特別是高更在塔希提時期的畫作更是讓毛姆深深著迷。1917年,毛姆在伴侶的陪伴下終于到達塔希提,親眼看見了高更曾經(jīng)描繪過的島嶼。回去后不久,毛姆就以高更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月亮與六便士》。

《自畫像》(1896)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生于法國巴黎,印象派畫家,與凡·高、塞尚并稱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高更早年曾當過海軍水兵,后進入證券交易所工作,有著豐厚的收入,1873年娶了一位賢惠的妻子,之后有了五個可愛的孩子,過著穩(wěn)定的中產(chǎn)階級生活。

《窗臺上的花瓶》(1881)

在印象派朋友的影響下,高更開始作畫。1882年股票市場狂跌,高更下定決心成為職業(yè)畫家。創(chuàng)作初期主要是一些體現(xiàn)印象派創(chuàng)作手法的風(fēng)景畫、人物肖像畫和靜物習(xí)作。

《穿著晚禮服的高更夫人》(1884)

《阿爾勒農(nóng)場》(1888)

1885年高更和妻子分居,與家庭斷絕聯(lián)系,并試圖探索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之后,高更寄居在法國西北部一位朋友家里。布列塔尼地區(qū)獨特的風(fēng)土人情,自然而又原始,深深吸引了高更。

《畫向日葵的凡·高》(1888)

《布道后的視覺》(1888)

《黃色的基督》(1889)

《帶光環(huán)的自畫像》(1889)

《圣母馬利亞》(1891)

《在海邊》(1892)

1890年為了追求心中的異國情調(diào)和更為原始、淳樸的東西,高更來到了更遠的南太平洋塔希提島,并逐漸形成了自己成熟而獨特的畫風(fēng)。高更像我們描述了一個又一個世外天地。

《風(fēng)景與孔雀》(1892)

《耶穌誕生》(1896)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1897)

1897年,高更畫出生平最大幅的(高1.5米,寬3.6米)經(jīng)典作品《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表現(xiàn)了高更對于哲學(xué)終極問題的思考。

《沙灘上的騎馬者》(1902)

1901年,高更到了馬克薩斯群島,此時的他已經(jīng)深受貧困和疾病的折磨。1903年5月8日,葬身于荒涼的島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平县| 竹北市| 太仆寺旗| 东辽县| 萨迦县| 冀州市| 九龙城区| 犍为县| 武隆县| 越西县| 碌曲县| 宾阳县| 富源县| 河南省| 潞城市| 绥化市| 天台县| 西华县| 新兴县| 进贤县| 巴青县| 孟津县| 台前县| 阳春市| 运城市| 祁阳县| 尼玛县| 敖汉旗| 长武县| 麻江县| 余姚市| 天津市| 镇原县| 寿阳县| 遵化市| 天祝| 黎城县| 木兰县| 邵阳县| 仲巴县| 治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