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成為職場實力派
- 日本GLOBIS商學院
- 1981字
- 2019-04-22 18:13:48
1.2 抓住問題本質
邏輯思考的第2個要點是“抓住問題本質”。也就是說,在處理工作的時候,我們要明確目前的工作是為了解決哪方面的問題。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覺得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但其實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因為沒有抓住問題本質而導致各種各樣的事故。
例如,你被選為“營銷能力提高項目組”的成員。這時大家都會下意識地在腦中翻來覆去地思考“為了提高營銷能力該做哪些培訓”之類的問題,然后制作詳細的培訓方案。
然而,費盡心血做出的培訓方案或許只是營銷能力提高項目的一部分。事實上,培訓只是細枝末節,更重要的是從本質上“重新認識營銷過程”。
像這樣由于沒有掌握問題本質,導致工作效率下降、無法取得預期成果的例子不勝枚舉。
接下來,讓我們思考一下如何抓住這一機制或問題的本質。
1 當問題本身很大時需要格外注意
無法抓住問題本質時,經常出現的一種情況是“問題本身很大”。
假設你現在是人事部職員。想象一下,人事部部長對你說:“為了推動公司國際化進程,我們必須增加國際化人才。你考慮一下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方案。”
這時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想法:“培養國際化人才,最近經常聽到這個說法。這么說來,之前好像在雜志上看到過其他公司關于這方面的案例介紹,要不我查一下吧。”然而,此時最需要的是認真確認問題的本質是什么。
“國際化人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僅僅是指會英語,在海外也能輕松進行商務交流的人才嗎?還是能作為當地的領導,帶領整個團隊的人才?此外,“增加”人才具體是指從目前的多少人增加到多少人?不用說,“從目前的0人增加到20人”和“從100人增加到150人”的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再者,說到“培養”,你清楚具體的情況嗎?大約需要多少預算、花費多長時間?據此是在錄用后制訂大致的培養計劃,還是進行短期培訓,這一點也大不相同。
在“問題本身很大”的情況下,特別是問題中還夾雜著很多“大話”的情況下,首先必須和提出問題的人充分討論這一問題的意思,把握本質(達成共識)。
理想的狀態是在提出問題時立即確認,如果無法當場確認,也應當在工作初期進行確認,以避免返工。
2 分解問題,使其可視化
為了準確確認問題,分解問題并使其可視化的方法很有效。
以國際化人才為例,可以將其細分為“什么樣的人才”“培養到什么時候”“培養到什么程度”“預算多少”等幾部分。針對細分后的問題,先寫出一個大致的答案,比如假設性的答案,這樣更容易與提問者進行確認。
這樣做的原因在于,即使是問題的提出者,在提問的時候也不一定對這一問題有具體的認識,說不定只是“最近好像經常聽人說到國際化人才,我們也得做點什么才行”的程度。對此,有可能被人反問“這也太含糊不清了吧”,從而使這一想法變成感性的主觀意見,無法付諸行動。
圖表1-2 問題的分解

我們需要將復雜的問題可視化,以此來整理提問者的思路,確認雙方是否站在同一視角上思考問題。
3 確認問題的背景
與分解問題同樣重要的是確認問題的背景。提問者是基于怎樣的問題意識、出于何種原委提出這一問題的,對此的理解非常重要。
比如說,提出“國際化人才”這一問題的背景,是不是因為最近來自海外的派遣員工中事故頻發,或是考慮到整個公司的戰略轉換,需要為此做出準備?背景不同,需要思考的范圍也會變化。
舉一個更貼近生活的例子,當需要你調查一下A公司的服務被其他競爭公司利用了多少,你會怎么做?
一種做法是像問題所說僅調查其他公司的情況。然而,如果想進一步完成這個工作,創造附加值,就應該了解這一問題的背景。也就是說,要把握這個問題是為了“自己公司也探討一下如何利用A公司的經驗”,還是為了“思考如何在與對手的競爭中獲勝”。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根據背景的不同,工作中需要抓住的重點也有所不同。
要想確認這一背景,只需要簡單地問一句“提出這個主題的背景是什么”就可以了。如果有大致的假設,也可以嘗試問問“這一主題的背景是不是在于……”
4 不屈服于工作的引力
在分解問題、確認問題背景的基礎上,還需要注意不要屈服于工作的“引力”。
比如說,為了某個采訪需要前往現場,你可能會提前在網上搜集信息。搜集信息時會帶來很多刺激,當自己意識到的時候已經埋頭在這項工作里了。如果像這樣一味地埋頭在工作中,很容易忘記一開始是為了什么而工作。
這種引力經常出現在會議現場。
假設某次會議的主題是討論A部門具體應如何削減成本。然而,有一個參會者突然發言:“雖然削減成本是個好辦法,但增加營業額如何呢?我們好像疏忽了這一點吧?”由此一下引出了很多和削減成本沒有關系的討論。這也是不能抓住問題本質的典型例子。
也就是說,在新刺激的觸發下,大家已經忘記了原本的“問題”,而只是埋頭在討論中。這樣一來,最后就會變成“我們今天要討論什么來著”的結局。
像這樣即使一開始抓住了問題的本質,要想不偏離本質也是有難度的。重要的是把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轉換成語言,認真地寫在一眼就能看見的地方。請大家實踐一下這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