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未來人

  • 成功的態度
  • 劉燁
  • 15193字
  • 2019-05-23 09:47:09

——無靈魂的長壽者

如果說信息技術的革命正在改變人類社會的面貌,那么生物技術的風暴將直抵人類的心靈深處,它不僅會大大延長人的壽命,更會改變人的心態,直至改變人類社會精神文化狀態。在一個高齡的社會中,人類文化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茍且偷生的長壽者

生物醫藥技術領域每天都有新的突破和發展,未來人類的壽命將會不斷延長。轉基因技術研究的進展幾乎可以重造任何身體,如果你需要一個新的心臟或肝臟,只要在一頭豬或一頭牛的胸腔里再培育一個就行了。人的壽命將遠遠超過100歲,更有夸張的說法是,將來人可以活過千歲。

任何能攻克疾病延長壽命的東西無疑都是好的,因為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最深刻、最持久的情感之一。因此。我們對任何能延遲死亡的醫療技術進步而歡欣慶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們實際在意的不僅僅是壽命的延長,更希望自己的各種功能盡可能持續到最后一刻,使自己在晚年也有良好的生活質量,而不僅僅是生活的數量。

有了長長的壽命,就有了美好的生活嗎?事實沒那么樂觀。在很多情況下,醫療技術給我們提供的是魔鬼的交易:壽命更長,但腦力衰退;技術阻擋了老化的進程,但人同時也失去了創造力和活力。奇妙的醫療新技術帶來的只是讓更多人在植物狀態下茍活更長時間罷了。

阿耳茨海默氏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颊叽竽X的某些部位出現衰退,導致記憶喪失,最終癡呆,這種病的患病幾率正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65歲時,100個人中只有1個人可能患此病;85歲時,則變成6比1,即6個人中就有1個人可能患此病。因此,發達國家中阿耳茨海默氏癥患者急劇增多的直接原因就是壽命的延長——即身體健康的時間延長了,對這種可怕的神經疾病的抵抗能力卻并未延長。

確實,對于80歲以上的人來說,他們的各種能力都已經衰竭,越來越倒退到孩童一樣的依賴狀態。也許將來人人都能活到150歲,但在生命的最后50年卻只能像孩子一樣依賴護理人員,這樣的生活還有什么質量可言呢?

沒有個性的靈魂

生物技術令人心跳的故事遠遠不止于讓人的壽命延長,更可以通過基因工程提高人的智力、記憶力、情緒的敏感度和性能力,同時緩和脾氣、控制自我。

人的個性也可以改造,江山易改,本性亦不再難移。借助基因藥物,古板的人可以變得活潑,內向的人可以變得外向,你甚至可以在某星期的星期三采用一種個性,在周末又換另一種個性。人們再沒有任何理由抑郁或不開心。即使“通?!倍己荛_心的人,也可以讓自己活得更開心,而且無需擔憂出現藥物上癮或腦部受損等后遺癥。甚至人的自尊心也可以通過藥物獲得。自尊心是人類至關重要的情感之一,它指的是人們獲得認可的欲望。黑格爾認為,推動整個人類歷史的是一系列不斷重復的為獲得承認而進行的斗爭。

確實,每個人都需要別人承認自己的價值和尊嚴,這是人性中最高傲、最光輝的部分,人類的所有進步幾乎都是人們為獲取更多的尊嚴而不斷奮斗的結果。

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人類自尊心的生物基礎,這個基礎與大腦中血清素的含量有關,而且科學家已研制出提高腦部血清素水平的藥物,從而以瓶裝的形式提供自尊。如果自尊感對人類的幸福如此關鍵,誰不想多來點自尊,使自己的感覺“好上加好”呢?

當代生物技術已經把我們帶到了這樣一個邊緣:它可能改變人性,把我們帶人未來的“后人類”階段。在這個未來的世界里,疾病和社會沖突消除了,壓抑、瘋狂、孤獨或憂郁都不復存在。沒有人再把宗教當回事,沒有人去反省,任何渴望都將得到滿足,生物意義上的家庭瓦解了,沒人再讀莎士比亞,也沒人去懷念這些東西,因為人人都開心健康。

但是,屬于我們自己的靈魂呢?它被趕進了哪個角落?它被各種各樣的藥物掩蓋了嗎?

長壽社會的沉思

人類歷史上還從未出現過平均年齡達到六七十歲甚至更高的社會階段,這樣一個社會的自我形象是怎樣的呢?

今天的社會是年輕人的天下,大街上五彩繽紛的服裝,夜總會里通宵達旦的狂歡,無不昭示著年輕人的快樂與瘋狂,這不是一個暮氣沉沉的老齡社會,而是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世界。隨意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看看報攤上雜志的封面人物:他們的平均年齡都是二十出頭,而且大部分相貌出眾,極為健康。對于人類歷史上的多數社會來說,這些封面反映的都是整個社會的真實風貌,盡管那些人的相貌或健康并不代表整個社會的平均水平。

經過幾代人以后,二十歲出頭的只占人口總數的極少部分。走在大街上,我們會發現人人都在漫無盡頭的長壽中生活著,但卻不知道生活的目的是什么。那時,還有誰會呆在夜總會里?雜志的封面會變成什么樣子?社會是否還認為自己很年輕、活潑,甚至像雜志封面上的人那樣性感而健康——盡管這種形象和將來的實際情況相差甚遠?那時,年輕人的文化是否會陷入無法控制的衰退?人們的趣味和習慣是否會發生改變?

一個即將到來的長壽社會,不僅僅值得我們大聲歡呼,更需要我們沉思默想:生命的本質在于身體還是在于心靈?在一個高度發達的技術社會中,世界被物質所充塞,靈魂將安身何處?

跨欄定律

一位名叫阿費烈德的外科醫生在解剖尸體時,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糟,相反在與疾病的抗爭中,為了抵御病變它們往往要代償性地比正常的器官機能更強。

最早的發現是從一個腎病患者的遺體中發現的,當他從死者的體內取出那只患病的腎時,他發現那只腎要比正常的大。當他再去分析另外一只腎時,他發現另外一只腎也大得超乎尋常。在多年的醫學解剖過程中,他不斷地發現包括心臟、肺等幾乎所有人體器官都存在著類似的情況。

他為此撰寫了一篇頗具影響的論文,從醫學的角度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患病器官因為和病毒作斗爭而使器官的功能不斷增強假如有兩只相同的器官,當其中一只器官死亡后。另一只器官就會努力承擔起全部的責任,從而使健全的器官變得強壯起來。

他在給美術學院的學生治病時又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這些搞藝術的學生的視力大不如人,有的甚至還是色盲。阿費烈德便覺得這就是病理現象在社會現實中的重夏,他把自己的思維觸角延伸到更為廣泛的層面。

在對藝術院校教授的調研過程中,結果與他的預測完全相同一些頗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藝術道路,原來大都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響,缺陷不是阻止了他們,相反促進他們走上了藝術道路。

阿費烈德將這種現象稱為“跨欄定律”,即一個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決于他所遇到的困難的程度。

其實,按照阿弗烈德的“跨欄定律”,可以解釋生活中許多現象,譬如盲人的聽覺、觸覺、嗅覺都要比一般人靈敏;失去雙臂的人的平衡感更強,雙腳更靈巧。所有這一切,仿佛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如果你不缺少這些,你就無法得到它們。豎在你面前的欄越高,你跳得也越高。

一個人的缺陷有時候就是上蒼給他的成功信息。

中國需要高消費還是高積累

艱苦奮斗沒過時

“勒緊褲帶搞建設”,這是我們聽了幾十年的一句老話。特別是在“大躍進”時期,這話喊得最多。

“勒緊褲帶搞建設”,這話很通俗,卻包含著兩個重要的經濟學道理:第一個道理,它說明了投資與消費此消彼長的關系。一年之內所生產出來的東西就那么多,用于消費的多了,用于投資的就少;用于投資的多了,消費就得緊一點。第二個道理,無論一個家庭還是一個國家,在你還不富裕的時候,你必須勤儉節約。省吃儉用,多節省一點錢用于建設。

比如,老張家有6口人,有4個孩子,2個已成人,還有2個正在上高中,過一兩年也需要工作。他這幾個孩子目前都沒有工作,成天在家里無所事事。家里只有3畝地,由老張夫婦耕種足矣。這個家庭每年收入1萬元。這1萬元是用于買好衣服穿、買酒喝或蓋房子,還是買拖拉機?如果這個家庭不想破產,他就應該選擇后者。買一臺拖拉機,讓已經成人的孩子去開拖拉機,幫助別人跑跑運輸、耕耕地,可以掙些錢,使這個家庭未來的年收入由1萬元變為2萬元。將1萬元用于買拖拉機,眼下生活雖然苦一點,但只要不挨餓、不受凍,不影響身體健康,吃點苦也是值得的,先苦后甜嘛!

家庭如此,國家也一樣。甚至可以說,上述那個家庭,就是我們這個國家的縮影。老張所遇到的問題,也是我們國家所遇到的問題。老張最大的心病,就是兩個已成年的孩子整天在家無所事事,這可怎么辦?弄得不好還會學壞!老張還在著急,另外兩個孩子高中即將畢業,畢業后干啥?因此,老張必須處理好消費與投資的關系,盡可能少消費一點,只有少消費一點,才能為幾個孩子造飯碗。比如,買臺拖拉機,讓老大有事可干;修個水塘,讓老二會養魚;建個養豬場,讓老三去養豬等等。

面對眾多的失業人口,國家也要處理好投資與消費的關系。像我們這樣一個家底還比較薄,失業人口又那么多的國家,應該盡可能多投資、少消費,積蓄更多的資金為失業者造飯碗。

先造房還是先造“車”

近年來,主張消費信貸似乎是一種時髦。到目前為止,我們已開辦了購房信貸、購車信貸、購洗衣機信貸等等。

在一次金融理論研討會上,有人甚至提出,凡是1萬元以上的大件消費,銀行都應當提供消費信貸。

消費信貸,說到底就是吃明天。比如,上述那個老張一家,不僅把當年的1萬元收入全部花掉,還要向銀行再貸款1萬元,去買一套家用電器?;蛘呷ドw個新房子,或者買一輛摩托車。因此,要不要發展消費信貸,實際上是要不要吃明天的問題。

消費是吃今天,消費信貸是吃明天,投資則不僅不吃明天,連今天也不吃,把可以在今天吃的東西,變成明天或后天吃的東西。以雞和雞蛋為例,消費是吃今天的雞蛋;投資是把本來可以吃的蛋變成雞,是為了明天吃更多的蛋;消費信貸則是殺雞取蛋。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有那么多失業人口,急需建設資金為他們創造就業崗位。我們不應當吃明天,連今天的東西也應當盡量少吃,盡量多留幾個蛋用于孵小雞。

講到這里我們會遇到一個很重大的問題,即如何看待住房信貸,如何看待把擴大城市住房建設作為經濟的啟動點。

近年來,我們試圖通過住房建設來擴大社會總需求,即把住房建設作為新的增長點來啟動市場。住房作為消費品,在其建設過程中也會增加一些就業,但把大量的社會資源如鋼材、水泥、人力、物力建成消費品,不能派生出更多的就業機會。

現在,的確有相當一部分城鎮居民嚴重缺房或無房,但恰恰是這些人工資水平很低,一般都是廠礦企業的工人和社會居民,他們每月的收入只有三四百元,甚至兩三百元,買不起房子。這些居民為什么收入水平那么低?因為他們的勞動生產率低,用個形象的說法,他們是拉板車搞運輸,創造的就是那么點財富,所以每月只能賺兩三百元,所以就買不起房子。而住房需求者恰恰是這些靠“拉板車”為生的城鎮居民。如果政府給他們解決困難,是蓋房賣給他,還是把他的“板車”改成“汽車”(指更好的生產設施和生產條件)呢?我們應該選擇后者。首先,把有限的社會財富用來造“汽車”,而不是造房,使他們由拉“板車”搞運輸改成開“汽車”跑運輸,提高勞動生產率,他們每月的收入由兩三百元提高到兩三千元,才有可能去買房子,這時,再考慮造房子賣給他們住,才有了實實在在的購買力。

現在全國已經積壓6000多萬平方米的住房,有的積壓了很多年。前兩年,哈爾濱、石家莊等地連安居工程的房子都賣不了。所以,靠住房來啟動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操作起來恐怕有困難。

中國經濟有長線也有短線

一次我在中國人民大學作報告,當講到上述觀點時,就有學生遞條子。這位學生問我:如果大家都積累,為了創造就業機會,都去辦工廠、辦商店,都不去消費,那工廠生產的東西賣給誰?我們現在工廠似乎已經多了。

當時我對那位學生做了如下回答:我國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不少東西多了,如彩電多了,VCD多了。但我國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多了,如果所有的東西都多了,那中國就進入共產主義了,即中國已經實現了社會產品的極大豐富,人們可以按需分配了!但事實不是這樣,中國還有許多人沒有脫貧,不少人連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我國經濟中雖然有長線,但也有不少短線,如我國的農業、基礎設施。我國的許多工業品,之所以顯得有些過剩,是因為人們的購買力太低,一旦購買力提高了,特別是廣大農民的購買力提高了,其實這些東西并不多。因此,當務之急是補短線。最近國家決定拿出400億元投向鐵路。這個非常好。400億元投向鐵路,至少有120億元,即30%變成農民的就業機會,變成農民的工資。農民有了這120億元,可以買彩電,買洗衣機,彩電、洗衣機的市場也會相應擴大。

擴大投資、增加就業,在投資方向上是補缺。即不斷地補充短線,使整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這時逐步增加消費也就有了基礎。

老鼠的夢

美國科學家馬休·威爾遜最近宣稱,他已弄清楚他實驗室里的老鼠在夢中想些什么。

他的實驗方法是,把微電極置人實驗鼠腦的海馬區(海馬區是專門負責記憶和學習的腦區),然后訓練這些老鼠繞環形跑道奔跑,在奔跑中對它們的大腦神經元放電進行監測。同樣,在晚上老、鼠入睡以后也對其進行監測。

實驗結果發現,盡管老鼠入睡的神經元放電模式與老鼠奔跑時的放電模式不盡相同,但可以肯定前者顯然是基于后者的。也就是說,老鼠的夜夢內容是基于其日間生活中所經歷的平凡小事。威爾遜的實驗甚至可以測出在夢里老鼠跑到什么地方了。

人做夢時夢到的多半是自己經歷了的事情,可以是很久以前的事,也可以是近期發生的事。威爾遜據他的實驗推測,鼠夢也許和人夢一樣,它們夢中所現的事件也是它們僅有的經歷的再現。

那么,老鼠在夢里都做著些什么呢?

布朗尼的復仇夢

一次,研究人員用一只老練的實驗鼠——布朗尼進行實驗,發現從它大腦中記錄下的夜間的神經活動模式與白天的完全相反。研究人員對此感到困惑:為什么在布朗尼夢中測到的神經活動形式與在醒著時測到的完全相反呢?后來一位著名的嚙齒動物心理學家對此作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布朗尼——這只被人當作科學拳擊的吊袋的老鼠,決定反轉來控制它的飼養人,所以它有意識地改變了自己大腦神經的活動模式——做起了復仇的夢。在布朗尼的夢境里,它才是身穿實驗服的主人,以科學的名義,隨心所欲地迫使那些不幸的人們表演愚蠢的雜技,所以它每天晚上都夢到各種稀奇古怪的新實驗。由于布朗尼的原因,一個新的病理學詞匯進入了嚙齒動物診斷學的詞典——迷宮中的憤怒。

吃藥的762—A

762—A號老鼠是另外一種類型的老鼠,它生于貧民窟,被父母拋棄,以殘湯剩羹為食,永遠在忙碌奔跑中求生。為了躲避同伴,它變成了一個逃避者、孤獨者、隱士。它的衛生習慣比一般老鼠差得遠,并且它還懶散、缺乏食欲。是什么在折磨著762—A呢?三個晚上的夢跡跟蹤,提供了戲劇性的線索。在一個夢里,762—A發現自己孤獨地呆在一片黑暗之中;在另一個夢里,它饑餓難耐,卻在一堆爬滿蛆的食物面前退縮不前;在又一個能引發強烈驚駭的夢里,762—A身上的電極脫落。它從排水管上滑落下來后,正好碰到另一只老鼠。顯而易見, 762—A是一只絕望的嚙齒動物。幸運的是,一種抗抑郁藥物改變了762—A的狀況,現在它已經把抑郁癥狀完全拋在腦后,它的夢充滿了幻想和狂放的歡宴。它夢到自己跟隨同伴一起爬摩天大樓,看誰爬得快——當然它贏了。

弗朗索瓦的味覺

弗朗索瓦是一家巴黎海鮮餐館的老鼠。當研究人員對它的夢進行分析時,他們大吃一驚:這只老鼠居然能破譯人類的語言。每天晚上從弗朗索瓦的大腦海馬區傳出的信息,都表明他在做同樣的夢——吃、吃、吃!而且食物都是同樣的東西——一大碗法國爛肉菜糊。

法國一位著名的分析人員說:這只老鼠本該很容易做上一個吃龍蝦、吃舌鰨魚、吃嫩小章魚的夢,可奇怪的是它只夢到了吃爛肉菜糊。是不是這個地下世界的“居民”受到了某種形式的詞語暗示呢?弗朗索瓦聽到過上千個詞匯,都是來自服務員報菜名時的叫喊。這位分析人員認為,弗朗索瓦已經學會了區別詞與詞的不同,通過對語音的分辨,它想到只有一道菜是為它準備的,那就是爛肉菜糊。后來,研究人員果真為它端來這道菜,弗朗索瓦猛吃了一口,立即又把它吐了出來。從那以后,弗朗索瓦就再也沒有夢到過爛肉菜糊了。

夏娃的輝煌夜晚

夏娃是一只雌性白鼠,住在一家廢棄了的百老匯大劇院里。當研究人員把它從它那位于破舊幕布堆里的“家”中撿出來后,著實吃了一驚——環境竟能如此深刻地“修正”遺傳。一只生活在雜物堆放處。吃著食物殘渣、很少見陽光的老鼠,通常應該夢到一處房租低廉的住處。但夏娃卻沒有夢到這些,而是夢到它的籠子四周披掛上了漂亮的絲帶,扎著一束束鮮花。它還夢到自己成了鼠群中耀眼的女王,無論走到哪里總是有聚光燈閃耀著。在無數個漆黑的夜晚,它還夢到了肩己頭朝下地扎進了一個瓶子里,大口大口吃藥丸。

夏娃的夢是一個明顯的證據——老鼠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環境的影響。由于浸潤在劇場文化的氛圍里,夏娃也感染了浮華氣氛,并用這種氣氛來認知自己,在夢里效仿著這種浮華。這只普通老鼠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一只鬼鬼祟祟的無名鼠輩,而認為自己成了百老匯的女明星。

有人認為威爾遜的實驗很有趣,但老鼠也會做夢的觀點則有些好笑,甚至“有辱斯文”。弗洛伊德把人類的夢變成了神圣的文本,甚至創造了夢的解析,而偷偷摸摸、令人憎惡的老鼠居然也和我們一樣能做夢,不就證明了我們長期以來的一個擔憂——人與鼠的共同點遠比人愿意承認的多得多嗎?

生活中不易察覺之謬

上醫院看病,花錢買回一大堆藥,未服幾次病已經好了,剩下的藥當然舍不得丟,這些便放在那兒備家中“不時之需”。倘若一年甚至兩年過去,藥也沒能派上用場,過期失效只好扔掉,便覺十分可惜。如果此時家中有人病了還真用上了這些藥,便覺欣慰,感到物盡其用了。其實,你更應該為最終扔掉了失效藥而感到快意,而不是為家中又有人生病消費了這些藥而高興。

一個人的食欲常有變化,家中煮飯弄菜便很難恰到好處,常常就會剩下那么一點。留著下頓再吃嫌它太少又不新鮮,倒掉又覺可惜。就吃下去了,你自以為這樣沒有浪費糧食,可是這樣下去對身體完全有害無益。如果你已經吃飽了,又不想吃陳飯剩菜,正確的選擇就是倒掉它。

上班族清早特忙,爭分奪秒地穿衣疊被、打掃洗漱、準備早餐,再匆匆奪門而出以保證不遲到。上班族往往一天中最疲于奔命和心理緊張的就是這早晨,但是每天晚上卻又無所事事,常常只有靠看電視打發時光。其實早上的一些事頭天晚上便可弄妥或預備,但人們大多難以做到這點,還是讓晚上閑得無聊,早晨忙得發昏。

不斷去摁遙控板,一個又一個頻道都不滿意,從1到100,再從頭來過——總以為一定有一個好看的被自己弄漏了,就如同女人總是嫌自己的衣櫥里永遠少了一件最漂亮的衣服,不斷上時裝店挑選一樣。卻絕沒想到節目難看干脆關掉電視,打開燈干點別的,比如說看看書報什么的,既可同樣打發時間,又比摁來摁去找電視節目看更愉悅和智慧。

明知走路有益健康,但有車一定得坐,哪怕幾百米路又不趕時間也非坐不可,心里想的就是“不坐白不坐”,其實“坐了也沒白坐”——你的將軍肚已日甚一日外凸了。乘電梯也如此,一亡下一兩層樓寧愿久等也不愿去安全通道甩開手腳上上下下?!坝须娞輵{什么要走?”仿佛這一走就吃了虧,沒想到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的身體。

長途奔波去某旅游點度假已三次五次,卻對那兒的環境、特色一無所知。原來下車伊始,便立即展開了漫無止境的麻將游戲,除了吃飯以及很少的睡眠,全身心都投入到這方城的攻略上。如同很多人游公園,一進大門就開始拍照,膠卷照完園也算游完了,至于公園有何特點及景致,毫無印象。這樣的度假和游園在今天很流行,卻不知自己做了一次買櫝還珠的交易。

過來人都有積谷防饑的觀念和省吃儉用的習慣,到了老年還是這樣,喜歡存錢而不喜歡享用,逼得自己日子清苦,自稱是為將來打算。其結果常是自己至死也未能用上,空留下一筆沒有遺囑的錢財,反叫兒女為此爭斗不休,全不顧了手足之情。

人類滅絕的十種可能方式

小行星撞擊

關于世界末日的最新說法在好萊塢甚囂塵上,即小行星或替星撞擊地球。毫無疑問,有科學證據表明,巨大的小行星曾經在遠古時代撞擊過地球。大約39億年以前,一些星體碎片落到了地球和月球上,造成了大洋被蒸發,巨大的撞擊坑形成。大約2.5億年前,一場世界性的災難使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物種滅亡。盡管對于災難的原因還沒有最后的定論,但最近在澳大利亞發現的一個直徑120公里的大撞擊坑,為地球曾在近古時代遭到小行星撞擊的說法提供了證據。而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切克斯盧博史前隕石坑的發現似乎可以證明,是小行星的撞擊造成了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當然,這些發生在數百萬年以前的事件,并不意味著地球上的生命就面臨著即將到來的威脅。但一顆直徑在10~15公里的小行星確實足以引發一個“滅絕過程”:撞擊后形成的大火使大氣層變成了一個大火爐,而隨后的地球變冷會使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滅絕。根據已掌握的證據,類似事件大概每25萬年會發生一次。

伽馬射線爆炸

它是來自外太空的殺人射線。天文學家不能確定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但常常會有一個不知名的星體猛烈爆炸,在一瞬間掩蔽了宇宙的光芒。這就是我們說的伽馬射線爆炸。如果它在距離我們1000光年的地方發生,它的光芒也比正午的陽光強10倍。雖然這個距離比我們夜晚看到的所有星體都遠,但從那里發出的X光射線和伽馬射線,也能夠將我們的大氣層烤熟,破壞臭氧層。沒有了臭氧層,太陽的紫外線就會全部照射在地球表面,長此以往,人類必定滅亡。如果伽馬射線爆炸發生在距地球300光年以外,其能量將吞噬整個太陽系,瞬間之內消滅所有的生命。幸運的是,伽馬射線爆炸是發生在遙遠星系的事。但由于我們對它們所知甚少,科學家們也無法排除在銀河系附近發生此類事故的可能性。

漂移的黑洞

這是科幻作品偏愛的另外一個現象,但其存在是建立在真實的科學成果之上的。黑洞是隱形的,但其引力之大可以將一路上所有的東西都吸進去。黑洞是中心重力坍縮的星體,人們曾經以為黑洞是很罕見的,但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僅銀河系就可能存在著數百萬個黑洞。以前,我們以為黑洞只是在星系外面運行的一個球體,就像行星一樣。但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一些黑洞沒有固定方向地游移在星體之間。如果其中一個黑洞朝地球運動而來,我們可能根本來不及黨察到它的迫近。它是看不見的,只有在黑洞對遙遠的星球產生引力作用的時候才能檢測到。如果它向地球逼近,天文學家將會看到它是如何將小行星、火星和其他星體吃掉的。即使黑洞不將地球吞下去,其巨大的引力作用也會毀了人類。黑洞會將地球帶離它的軌道,如果我們被推向外太空,我們會被凍死,如果將我們推向太陽,我們就會被燒死。

太陽大爆發

現在是太陽活動周期中最活躍的時期。太陽內部發生的巨大風暴每周都會向太陽系發出帶電粒子流,這些粒子在到達地球以后,會造成氣壓上升、電磁干擾和耀眼的北極光,但后果可能要嚴重得多。像太陽這樣表面上正常的恒星能夠在幾小時的時間里,將自身放射的光亮增強一倍以上。據說,這是大爆發的結果,大爆發的能量比星際空間正常爆發的粒子釋放的能量要大數百萬倍。而且,它是太陽等恒星的正常活動,幾乎所有的恒星都在近百年以來發生過大爆發。太陽大爆發可能對人類產生災難性的影響。在爆發之后,大氣層就會像熒光燈一樣大亮起來,幾秒鐘之后,帶電粒子風暴就會破壞地球上空的一半臭氧層。隨后,大氣溫度就會上升,兩極的冰層被融化。隨著臭氧層的破壞,地球上的生命將在幾個月之后消亡。值得樂觀的是,還沒有證據表明,在其他星球發生大爆發同等溫度下,太陽曾經發生過類似規模的爆發。目前人類可以放心地呼吸,但不知太陽是一顆穩定的星球還是正在等待適當的機會爆發。

超大規模火山噴發

大約2億年以前,在今天的西伯利亞,一股巨大的熔巖從地殼下噴射出來。超大規模火山噴發持續了數百年,地球上95%的物種遭到毀滅。這就是地質學上對二疊紀和三疊紀終結的解釋,認為這是迄今為止地球歷史上最慘重的災難性事件。與普通的火山噴發不同,超大規?;鹕絿姲l很罕見,大約每5萬年才會發生一次。但一旦爆發,就會將100多萬立方公里的巖漿和碎片拋向空中。除此以外,還會產生氯氣云團和酸雨,它們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消滅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幸存下來的生命,包括動物王國在內,最終也將在隨后出現的數十年的地球嚴冬下逐漸滅亡。

地球變暖

地球的溫度在上升: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大部分都認為,地球轉暖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類造成的。盡管這一現象在短期內不會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但污染、極端氣候現象、洪水、沙漠化、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干旱、生態系統的破壞和人類造成的成千上萬種變化摻雜在一起,就可能將地球變成一個不適宜居住的星球。已經有跡象表明,如果我們繼續污染我們的家園,我們的后代很可能被迫遷往其他星球。沒有人知道地球變暖在長期內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但我們了解到了另外一個星球的先例,金星上失控的溫室效應產生了酸性大氣層,將地面溫度升至500度。

世界性災病

試想一下像流感和艾滋病那樣傳染性和致命的病毒。對流行病的巨大恐懼在于,可能出現一種新興病毒,在人類中間造成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蔓延速度之快使人類來不及找到應付的辦法。這不是科學幻想,而是可能發生的事實。歷史上已經多次發生過流行病屠殺人類的慘劇,中世紀的一場鼠疫殺死了歐洲1/4的人口,死于1918年和1919年大流感的人數比第……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還要多,今天,艾滋病病毒正在吞噬著非洲國家。20世紀世紀的致命流行病比以往任何一個世紀都多。人類正在破壞生態平衡,20世紀80年代發現的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就是人類侵入無人區帶來的惡果。此外,空中運輸也使新興病毒得以在一日之間蔓延到世界任何角落。讓流行病學家夜不能寐的不僅是那些未知的天然病毒,生物科技的發展也使所有病毒的改造和變異成為可能,甚至新病毒的創造也是無法遏止的。

世界核戰爭

美國和俄羅斯在不同的敏感地區儲備著2萬多枚核武器。一旦爆發核戰爭,核爆炸產生大量的灰燼、粉塵和碎片、這些物質會導致長達幾年的核冬季效應。如果大氣層變暗了。阻擋太陽光進入地球,所有的植物就會慢慢死去。也許有一小部分人得以僥幸存活下來,但作為一個種群,人類將滅亡。這是30年前冷戰時期一些假想的舊事重提嗎?絕對不是。這是目前世界力量制衡的結果:兩大權力集團中,沒有任何一方準備削減核實力,俄羅斯繼續部署先進導彈,其威力可以直達歐洲和美國,而美國也在完善自己的武器系統,以使導彈能夠精確地擊中任何目標。即使沒有人相信某個超級大國會發起一場核戰爭,但發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卻是存在的。另一方面,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數量在不斷增多,局勢也隨之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英國、法國、以色列和中國,以及近期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具有核能力。朝鮮、伊朗和伊拉克也可能在未來10年內具備同等條件。

機器人主宰世界

一個物種永遠不可能在與比自己高一級的競爭者的對決中存活下來,這是生態學界不言而喻的道理。這一定理適用于植物界和動物界,同樣曾經發生在尼安德特人的身上,他們與現代人類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到目前為止,現代人在地球上還從來沒有面對過比自己更高一級的生物。但也許我們就快把它創造出來了。全世界的實驗室里都有具備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它們能走,能相互溝通??傆幸惶?,機器人技術的高精尖程度能使它們有組織起來和繁衍下去的能力,而不需要創造者的幫助,或者說,它們將拋棄人類。由于設計機器人的初衷是希望它們能比人類更有才能,比如可以在其他星球或者海洋深處生存,所以它們不可避免地將越來越能干。實際上,很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它們會自問:“我們為什么需要人類?”一些機器人研究方面的知名科學家已經表示相信,現代機器人的后代將取代人類。

太陽變成超新星

當——顆恒星衰老的時候,它會發生強烈的爆炸:中心重力下降,然后以高達5000萬公里的時速爆炸。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超新星爆炸,是宇宙中可能性質的能量最大的爆炸。人類應該感到慶幸的是,超新星爆炸常常發生在遙遠的星系,在銀河系能夠觀察到的最近一次超新星爆炸現象發生在400年以前。但是,有一顆恒星一旦爆炸,無疑將毀掉地球,那就是我們的太陽。與其他可能毀滅人類的九大災難不同的是,最后一種可能性是肯定會發生的。在大約50億年之內,太陽中心的氫儲備將耗盡。在中心重力下降之后,一個大火球將游歷整個太陽系,金星和地球都將被燒成灰燼。至于人類,也許我們不能親眼目睹這一切。50億年的時間實在太長了,到那時我們可能已經滅亡,或者已經離開地球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了。

12個你不知道的經濟學趣詞

1.帝王規則 在大陸法系國家,誠實信用是債法中的最高指導原則(當一個原則上升至“帝王”高度,可以想見打造“信用中國”之意義)。

2.棘輪效應 一個人高消費慣了,突然叫他過300元一月的生活,怎么可能?源于機械設計中的原理,棘輪只能順向轉,而不能逆轉(中國古話,由儉人奢易,由奢人儉難)。

3.骯臟浮動 指貨幣當局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以使匯市朝有利于己的方向浮動,反之,不于預的,為清潔(自由)浮動(外匯市場可真像個圣處女,一碰就變“骯臟”)。

4.壁壘 政府為保護國內生產而抵制進口的一種措施,有關稅和非關稅之分,前者是顯性的,后者在暗處,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人與人之間有“厚障壁”[魯迅語],國與國之間有壁壘,如何突破歐美國家的壁壘,在出口貢獻率巨大的中國,正引起重視)。

5.橫向公平 指對不同的經濟成分、相同納稅能力的人,征收相同的稅收;相對的,縱向公平即指對不同納稅能力的人實行有差別的政策,以實現能者多納(人人有得,能者多得;人人納稅,能者多納。這在中國做得太差,劉曉慶一案應該只是序幕)。

6.頭寸 銀行術語,“頭寸長”指一日收大于支,“短”則支大于收,具體到金融市場拆借市場上,則有“松”、“緊”現象(有時候,你去提10萬以上的現款,柜員如果說必須提前3天通知,說明今天頭寸不足了)。

7.流動性偏好 凱恩斯認為,當利率降至某一低點,貨幣需要會無限擴大,無人愿持有證券(3年來,9次降息的本意是:叫老百姓把錢從銀行拿出來,用于消費和股票)。

8.POS 常用的銷售終端機,與ATM一樣,人人都知道怎么用,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他們的英文表達。pos:POINT OF SALER;ATM:AUTO TEllER MACHINE(近期中國銀行界為銀聯大中心的事,鬧得不可開交。但是他們的口號是一樣的:改善刷卡環境,消滅死卡睡眠卡。算算,你手上有幾張,你不用的有幾張)。

9.離岸市場 即境外市場,上世紀80年代初,英國通過一項法案,在倫敦經營美元業務,可既不受英國也不受美國的金融法規約束,由于英國開展最早,又因英國國境多與海岸線相連,故稱美元的離岸市場。此后至今,風光無限(出于合法和非法的洗錢需求,加勒比海和中東的小城,居然也能成為盛極一時的金融中心,巴拿馬之流全憑這種本事混飯吃)。

10.邊際效益遞減規律 隨著物品數量的增加,每一物品效用的增加會減少。比如在萬惡的舊社會,一年只吃一次肉,吃到的時候,高興得不得了?,F在天天能吃到,就不感覺是特別的幸福了(人活著應該快樂,但如何用有限的資源去爭取最大的快樂,是個很重大的問題,也許這個規律能給你些啟示)。

11.抬頭 顧名思義,抬頭即見,應顯示于最易見的地方。于商業發票而言,“抬頭”即是“SOLD TO”,貨物的買方;于支票等金融發票而言,“抬頭”是票據所載金額的收入方(這些含義表達了這樣一個信息:尊重貿易伙伴,尊重貿易關系)。

12.背書 可不是背誦書本的意思,指在支票等金融票據背面簽章,使之可轉讓流通,以節約現金的使用,大致上是“背面書寫”的意思吧(當年岳飛是他媽的,后來他媽在他背上刺了4個字“精忠報國”,背了書,就轉讓了,他屬于宋朝皇帝的了)。

“蘋果電腦”的由來

上世紀70年代初,微型電子計算機問世。由于它具有功能齊全、小巧靈便的優點,吸引了一大批愛好電子技術的青少年。當時在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的電子計算機大本營硅谷附近就住著兩個年僅19歲的電子迷。他們是一邊在農場蘋果園幫工,一邊讀大學的史蒂夫·喬布和愛好音樂、喜歡擺弄各種電子樂器的史蒂夫·沃茲奈克。志趣相投使他們成了要好的朋友。

1974年,當地的一些電子業余愛好者自發組織成立了一個親自動手制作微電腦的俱樂部,喬布和沃茲奈克當然是積極參與者。他們把喬布父親的一間廢汽車庫充當工作室,先將微處理器試裝成一臺單極微電腦,然后將它和電視機、鍵盤連接組合成一套微電腦系統。操作者只需在鍵盤上按鍵,電視屏上就會顯示出文字和簡單的圖形。這項成果在俱樂部內受到了歡迎。接著他們又試裝了一小批公開出售,沒想到一下子就被訂購了50臺。于是,這兩個年輕人便辦起了微電腦公司。

為紀念喬布在半工半讀的歲月里曾在蘋果園里工作過,他們便把這種新型的微電腦命名為“蘋果Ⅱ型”(APPLE II)。目前,“蘋果電腦”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4000多人的企業,世界各地還有許多分公司。

中國人碗里缺什么

營養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更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

第三次全國營養調查指出,中國人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不足及不均衡的現象普遍存在。

我國5歲兒童體重不足檢出率為10%~20%,生長遲緩檢出率平均為35%,個別貧困地區高達50%以上,均是因維生素與礦物質的配比不均衡所致。營養過?;虿黄胶馑碌穆约膊〕蔀槭谷祟悊适趧幽芰退劳龅闹匾?。補充必須強調平衡。

然而,目前大多數中國人對此知之甚少,導致盲目補充的現象比比皆是。建立科學補充營養素的觀念,成為改善中國人營養狀況的當務之急。

均衡是關鍵

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彼此關系密切。只有達到它們之間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發揮,人體才可能健康。

比如:維生素A得到維生素E的保護。維生素A防止維生素C的氧化。

維生素B群、D、E及鈣、磷、鋅要成一定的比例。

維生素B1、B2、B6必須符合1:1:1的比例。

維生素B2與C要成比例。

磷過量,鈣會被耗損。

銅過量,鋅會損失。

鐵促進維生素B族的代謝。

鋅要與維生素B6一起增加攝入量為上。

因此,人體補充營養素的基本原則是:必須把所缺的全部補齊,不缺的不能再補,使人體內各種營養素達到均衡。

中國人嚴重缺乏的營養素

鈣 鈣是中國居民缺乏的嚴重程度排名第一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05毫克,僅達要求的800毫克的50.6%。因缺鈣,會導致腳抽筋、盜汗、腰酸及骨質疏松等癥狀。

維生素B2 維生素B2是中國居民缺乏的嚴重程度排名第二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0.8毫克,僅占要求的1.3毫克的61.5%。缺乏維生素B2,會導致嘴唇脫皮、皮膚發癢等癥狀。

維生素A維生素A是中國居民缺乏程度排名第三的營養素。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76微克(其中157微克為維生素A,319微克來自胡蘿卜素的轉化),僅為要求的800微克的59.5%。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皮膚干燥、粗,眼睛干澀、怕光等現象。

中國人缺乏的營養素

鋅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鋅12.0毫克,比要求量少20%,屬中國人缺乏的營養素。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缺鋅比較嚴重,已影響部分兒童、青少年智力和身高的正常發育。

維生素B1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1.2毫克,離要求差11.3%。

硒 中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2微克,離要求相差11.7%。

鐵 調查食物攝入數據,中國人每天攝入鐵已達到要求,但在進行調查飲食的同時又測定了10萬人的血紅蛋白,發現缺鐵性貧血仍十分嚴重和普遍。

據調查后分析,中國居民食用的鐵,主要來自于大米、堅果、黑葉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紅素鐵,其利用率較低,吸收率也遠遠低于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鐵。另外,中國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濃度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會明顯抑制鐵的吸收。所以,盡管攝人了一定量的鐵,但真正被人體吸收的鐵并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仍然廣泛存在著貧血現象。

維生素C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100.2毫克,已達到100毫克的要求。但是,維生素C主要來源于蔬菜中,中國居民飲食上習慣食用煮熟的蔬菜,其中多數維生素C已被破壞。有文章分析中國居民維生素C的實際攝入量僅達50毫克。

中國人不缺的營養素

磷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1058毫克,要求為700毫克,超出358毫克。因磷和鈣最佳的比例為1:1,如果磷大于鈣的攝入量,鈣的吸收就會被破壞。中國居民實際攝入比例為鈣:磷二405:1058,鈣與磷的比例嚴重倒置。

銅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2.4毫克,推薦量為2.0毫克。過量的銅有明顯的毒性,且銅過量會導致鋅的損失。所以,中國人攝人的銅是多了而不是少了。

女士不缺維生素D 因成年婦女維生素D的需求量為5微克,僅為兒童和老人的一半,中國成年婦女已達到5微克的標準,故不缺維生素D,但兒童和老人因需求量比成年婦女大一倍,故有一定的缺乏。

泛酸 中國居民飲食范圍較廣,而泛酸廣泛地存在于各類食物中。中國人不缺泛酸。

維生素E 我國兒童、青少年人均每天攝入的維生素E偏高。兒童、青少年攝入過量則有較大風險。

鎂 鎂缺乏癥患者并不多,幾乎只有患呼吸不良癥、嘔吐情形嚴重或注射大量缺鎂輸液,才會發生缺鎂癥狀。過量會引起運動肌障礙,且會妨礙體內鐵的吸收,建議中國人不要盲目補充。

維生素B1:維生素B1:在肝內的儲存可以供3~6年之需。因此,在中國缺乏維生素B1:的人十分罕見。

補充營養素的誤區

營養素缺乏,中國人與西方人不——樣。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時,有些人總認為西方國家的配方比中國的好。實際上,中西方飲食結構不同,因而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黃種人與白種人在體質上也存在著差異。

所以,中國人缺的營養素與西方人大不一樣。

曾看到——個在中國銷售的西方國家配方的產品,閱讀其配方表,發現中國人壓根兒就不能服用,比如:

“含50毫克的磷”,中國人攝入的磷已經超量,如果再服用磷,豈不使中國人更缺鈣!

“含2毫克的銅”,中國人攝入銅已達2.4毫克,已超過2.0毫克的國家標準,如果服用該配方,不僅對健康不利,而且干擾鋅的吸收。

“含鈣100毫克”,中國人均攝入鈣約400毫克,離800毫克的標準相距甚遠,所以中國人應每天另補充400毫克的鈣?,F只補100毫克,僅滿足25%,不知能起多大作用?

有的兒童配方不含鋅,而鋅恰恰是中國兒童、青少年迫切需要補充的,其重要性名列維生素和礦物質首位。

現行補充的誤區是缺什么補什么,沒有科學配比的做法不利于健康。

主要有以下缺點:

1.人體內營養仍達不到均衡。多數人缺少的營養素并非一種,服用單一補充產品后,仍然缺乏多種營養素。而營養素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這樣會干擾營養素的效果。

2.同時服用幾種單一補充產品,有可能造成另外的營養素過量或流失。

3.經濟上不合算。

4.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一定要有統籌思想,在醫生指導下,或有營養知識的朋友幫助下,總體判斷自己缺什么維生素和礦物質,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案,再根據該方案購買相關產品。

為你推薦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遲來的周先生
會員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西县| 栾川县| 卢湾区| 永登县| 黔江区| 阿拉善右旗| 曲阜市| 香河县| 策勒县| 德格县| 海门市| 高台县| 光山县| 巴里| 克山县| 永平县| 抚州市| 明水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临漳县| 凭祥市| 漠河县| 通城县| 巨鹿县| 郓城县| 丰顺县| 腾冲县| 吴旗县| 磐石市| 孟州市| 罗源县| 平陆县| 清涧县| 平罗县| 陇川县| 清涧县| 惠水县| 定襄县| 辉县市| 鹤壁市|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