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1章 人命賤如宮墻土

  • 獻帝春秋
  • 蘇羨
  • 1412字
  • 2019-06-07 17:18:49

一夜無話,第二日劉協仍繼續帶著人在城外耕耘田地,不過這次還沒到中午就因種子不足不得不停下來。

聽到這樣的匯報,劉協也是哭笑不得,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還能因為種地沒有種子苦惱。不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既然沒種子了,大家就先翻地吧。

接著就讓人先用農具、耕牛把一些荒廢、雜草叢生的土地翻耕一遍,等有了種子再說。

因為工作量少了一些,所以更多人閑了下了,韓融提議分出來一部分人去興修水利、挖溝渠等物。

水利設施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時不像后世用水這么方便,未曾靠近河流的地方更是少不了溝渠、水井等基礎水利設施,要不然種下去的種子,一旦遇到旱情基本上就會顆粒無收。

洛陽經歷戰亂、不僅原本的田畝荒廢,就連很多水利工程設施都廢棄了,再加上年久失修,所以能用的也很少。

僅剩的估計也就剩一些大點的水渠,如東漢早期朝廷讓人建造的陽渠、以及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興建的洛陽溝。

這兩條水渠皆是大型水渠,即便有些年久失修、渠道阻塞,但也沒那么容易廢棄。

說到這里不得不談及洛陽的地理位置及水系分布,洛陽既然能成為后世13朝古都,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自然不言而喻。

洛陽本身屬于中間低、四周高的盆地地形,土壤肥沃、氣候適宜耕種、生產,河流眾多,有‘五水繞洛城’之說,古人既然在此居住生產、興建城市,肯定最先考慮的就是水系。

據史書記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東漢為解決洛陽供水及聯系黃河、洛水,在洛陽城西開渠引洛水一支繞城而東,納谷、瀍二水,至偃師復注洛水以通漕,時稱陽渠。

此外漢魏時期的洛陽‘小氣候’就已經十分發達,興修的漕運水利更是能夠‘東通河濟,南引江淮’,由此可見其水利設施完善。

現在聽到興修水利這一建議,劉協沒有不答應的道理,當即分出一部分人去挖溝渠,疏通已經阻塞的渠道。

當然現在也不用這么急,畢竟目前眾人連靠近河流的田地都未曾開墾、翻耕完,考慮太過長遠反倒徒增煩惱。

就這樣,劉協又帶著大家干了一個時辰,等太陽稍大的時候就被楊彪攔著送到陰涼的地方。

喝了些水解渴,劉協看著遠處扔在烈日下暴曬耕種的軍士們,眉頭微皺。

半晌后才對著身旁的楊彪說:“文先,現在城中缺少種子,這么等其他諸侯送來也不是辦法,不如我們讓人去附近的城池去買一些?”

“這倒也不是不行……”楊彪眉頭也擰在一起,神情頗有些遲疑。

“陛下您有所不知,如今已是今非昔比,自從國家戰亂以來,各地物價上漲,已然到了夸張至極的地步。”

“就拿一石米的價格來說,漢初時國家安定,一石米價不過數百錢,如今有些地區的米價已經暴漲到萬錢乃至數十萬錢!”

“數十萬錢……”劉協張了張嘴,有些發愣,不知該說些什么。這價格直接漲了百倍啊,而且估計還是有價無市的地步。

最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在這個時代人民流離失所,常常白骨露于野,更是經常易子而食,尋常奴隸不過萬錢左右,美婢壯奴稍微貴些,但也好不了多少。

果真是人命賤如宮墻土的時代!

“召大司農前來,我有事相問。”劉協沉吟了一會兒說。

隨機有人立即去宣韓融前來,不一會兒便見其一路小跑到了劉協面前。

韓融先是行了禮,隨后有些氣喘地說:“陛下召老臣前來有什么事吩咐?”一邊說還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這幾天韓融也沒閑著,他身為主管朝廷財政、農桑水利事的的大司農,陛下將如此重任交給他,他自然要盡心竭力,不能辜負期望。

每日除了記錄核查各項財政信息,還要負責耕牛種子等物的合計分發,統計,也是忙的不亦樂乎。

劉協見他兩鬢已經生出些許白發,心里一軟,語氣和緩了一些說:“元長,如今朝中還剩多少錢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呼图壁县| 青田县| 雅安市| 青田县| 松滋市| 贵德县| 乐清市| 昭觉县| 关岭| 靖安县| 望城县| 林州市| 阿克| 贵南县| 石城县| 邳州市| 平顺县| 乐平市| 珲春市| 太保市| 石柱| 乐山市| 全椒县| 安图县| 冕宁县| 闽侯县| 东乌| 红河县| 鹤峰县| 万荣县| 凤冈县| 昔阳县| 吴桥县| 平塘县| 余姚市| 安阳市| 遵义市| 民和| 广宗县|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