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當陳風再次來到圖書館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最近已經看了不少有關西方哲學類的書籍了,不妨再找一些東方哲學類的書籍學習一下。

他正如此想著的時候,一本名字叫做《八仙得道傳》的小說便進入了陳風的目光之中。他拿起這本書來回看了看,發現這本《八仙得道傳》乃是一位名叫無垢道人的清朝道士所寫。

隨便翻了幾頁之后,陳風就認定了這正是自己想要找的書。當他把這本《八仙得道傳》帶回到教室以后,便開始了如癡如醉的閱讀。他沉浸在那個充滿了神話色彩的世界中,久久不能自拔。

當他看到最后一頁的時候,不禁長出了一口氣,這不就是自己正在苦苦追尋的東西嗎?原來所謂的“丹道”就是書中所提到的“金丹大道”。可這“金丹大道”又是什么?又該如何修煉呢?

他又仔細的閱讀了一遍小說,除了頗為詳盡的人物經歷以外,卻并沒有從其中找出任何修煉的法門,甚至是連一點零星的口訣都沒有。陳風頓時有些郁悶了,難道所謂的“金丹大道”不過是書中寫出來誑人的把戲?不,不會的。陳風很快的就又否決掉了這個想法。因為,如果所謂的“金丹大道”只是這本書中的一個把戲,那么為何他所得到的《形意拳古譜》與太極拳拳經都又對其推崇備至呢?這里面究竟又有哪些千絲萬縷的聯系呢?

陳風沉吟了片刻之后,他決心一定要找出拳經與“丹道”之間真正的聯系。他又拿出了自己的兩本拳經一個字不落的找了起來。不一會兒的功夫過后,他終于確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丹道”之所以被稱為“丹道”,那就一定是與道家有關的東西,而且這個“丹道”還是一種比他手中的兩本拳經高明了不知道多少的東西。不然的話,為什么這兩本拳經都要借助所謂的“丹道”來闡釋自己的理念,拔高自己的地位呢?

既然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那便終于有了一個尋找的方向,沒錯,這個方向就是所有的道家典籍。一本沒有,那就找十本,十本沒有,那就找一百本。直到找出這個所謂的“金丹大道”為止。

當陳風下定了這個決心之后,他便從流傳最廣,也是目前他最容易找到的《德道經》開始入手,可是,在他一遍又一遍的仔細閱讀之后,他還是沒能從中找到“金丹大道”,反而還被書中所寫的內容給弄得越發糊涂起來。

可是陳風卻偏偏不信這個邪,既然這本《道德經》看不明白,那就換下一個目標,于是他又去看了《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以及這《太上感應篇》。連翻了兩本書以后,他還是沒能弄明白所謂的“金丹大道”究竟是什么。

但是陳風卻絕對沒有認輸的意思,緊接著,他又看起了下一本《黃帝陰符經》,當他看到“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這一句話的時候,結合之前看的一些書籍,他似乎明白了一些東西。起初他把這句話理解為人定勝天,可是,后來又仔細讀了讀,卻發現并不是這么一回事。

他原以為這句話說的是人與天地皆是炁之所化,并無高低上下之分,天地之怒雖然可以移星易宿,龍蛇起陸,但是人之一怒卻可以將整個天地都覆滅掉。倘若人能與自然相合,和睦共處,那么所有的事物便可以和諧發展了。

可是他又忽然想起了前文中所寫的“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便又立即否定了這個觀點。因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說宇宙萬物不過存于人身,即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的意思。

所以他又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天地與人皆為炁之所化,天地中的真炁一旦翻覆,便會出現可怕的災難,而人身中的真炁一旦翻覆,那么同樣,人身中的小天地便也會發生可怕的災難,而人身亦會隨之覆滅。所以人只有按照天地的運行規律來調節自身中真炁的運行,才可以避免這種災難的發生。

陳風得出了這個結論之后,卻又產生了一個新的疑問,那就是天地的運行規律又是什么?如果自己連天地中真炁的運行規律都不知道的話,那么又如何能讓自身的真炁行使天地的規律呢?

帶著這個疑問,陳風又打開了葛洪所著的《抱樸子》,從中得到了道家“行真寶炁”的精要。原來“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所以所謂的“行真寶炁”便是按照自己的本心做事,不被外物所累,不為欲望所動,從而得以保全自身的真炁而不外漏。

得到了“行真寶炁”的精要之后,陳風又開始讀起了魏伯陽所著的《周易參同契》。結果這本書看的陳風那是相當郁悶,因為雖然書中的每一個字他都認識,可是一旦把他們連成了句子,那陳風就真的是一個字都看不懂了。不過,他還是從中記住了一些什么“爐鼎”,“黃芽”,“龍虎”,“河車”之類的名詞,留待以后再做研究。

接著,他又讀起了北宋張伯端所著的《悟真篇》,從中得知了“人人本有長生藥,自是迷徒枉擺拋”的警世名言。

這位張伯端,他字平叔,號紫陽,人稱紫陽真人,被后世尊為“道教南宗始祖”。真要說將起來,其中還有這么一段趣事。

昔張紫陽與一僧約定神游揚州折瓊花為記,神歸,僧取不出瓊花,伯端卻取出瓊花玩耍于手中。那僧慚愧,不明其中道理,伯端告曰:“我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所至之地,真神見形,謂之陽神。彼之所修,欲速見攻,不復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見無復形影,謂之陰神?!?

直到此時,陳風方知原來這“金丹大道”之中竟然還有“陽神”,“陰神”之別。

所謂陰神者,泥丸之后天神識所化,所說其為后天神識所化,其實也不盡然,陰中有陽乃為陰神。是泥丸宮中后天神識得到先天真炁的煉化,先天元神的初步融合之后方能形成的。此時陰神雖能出竅,但卻無法觸碰物質世界,亦無法為人所見。

所謂陽神者,人身之先天元神所化,所說其為先天元神所化,其實也不盡然。陽中純陽乃為陽神。是人身中先天元神與后天神識徹底融合,練就一片純陽之后方能形成的,此時的陽神已經相當于身外化身,不僅可以出竅神游,而且可以觸碰物質世界,亦可以為人所見。

是魏伯陽所言:“勤而行之,夙夜不休。伏食三載,輕舉遠游,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長樂無憂。道成德就,潛伏俟時。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滿上升,膺籙受圖。”

讀完《悟真篇》不久之后,陳風卻又找到了一部《張三豐全集》來讀。

這本《張三豐全集》開篇便寫道:

人的一生便猶如一個處在宇宙之中的沙漏,上面的那個叫做“本宮”,下面的這個叫做肉身,所連之處即為下丹田。人未出生之時,宇宙便分了一些先天之炁放在“本宮”之中,炁能生神,又能產精,所生之神謂之元神,所生之精謂之元精。待到人一出世,先天元神便漸漸退位,將身體的控制權交給了后天神識。而本宮中的先天之炁便隨著呼吸空氣與攝取食物逐漸補充到了人的肉身之中,促使了肉身的發育與成長。

但是隨著肉身的日益成長,逐漸便有了七情六欲,真炁隨著人的情緒變化而慢慢走失,元精亦隨著欲望的引動變為交感之精,由先天之精淪為后天之精。人的肉身便開始有了微小的漏洞。

此時的本宮之炁仍在充盈著人的肉身,促使著肉身的成長。但本宮之炁畢竟有限,雖然開始的時候這些微小的漏洞并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隨著本宮之炁的釋放完畢,亦即肉身終于長成之際,沒有了后續真炁的補充,肉身中的真炁便開始隨著這些微小的漏洞逐漸走失,又重新回歸到宇宙之中去。直到體內所有真炁散盡的時候,便是肉身消亡的時候。從宇宙中來,回到宇宙中去,這便是人的一生。

所謂修道,便是在保全自己體內先天之炁的同時修補肉身中的漏洞,直至成為無漏之身。此時再凝練自身的先天之炁在“本宮”之中撞開一個小洞,此洞一念則開,一念則閉,全由先天元神主事,故曰玄關,不在身內,不在身外,既在身內,又在身外。此玄關一開,則引天地之炁入體改善自身,脫胎換骨,再奪天地之造化使自身之元神生出一個自性來。元神自性一生,便能長生不死,超脫天地。

故曰:“順成人,逆則仙。全在陰陽顛倒顛!”

陳風看到這里,當真是熱血澎湃,問世間,誰人不想長生久視,歷劫不壞?他按耐住心中的激動,繼續往下看去,試圖找到真正的修煉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宫市| 揭西县| 涟源市| 平乡县| 南昌县| 出国| 延川县| 东乌珠穆沁旗| 施秉县| 宁蒗| 吴忠市| 泸西县| 荃湾区| 东安县| 云浮市| 奉新县| 文昌市| 西华县| 南澳县| 元阳县| 常宁市| 宜兰市| 乌兰察布市| 芷江| 凤冈县| 乌拉特中旗| 新沂市| 洛浦县| 调兵山市| 平山县| 上思县| 乃东县| 平谷区| 广德县| 桐庐县| 习水县| 巴南区| 永济市| 普兰店市| 新建县| 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