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系統的分類

2.2.1 系統的初始狀態

在討論連續系統的分類之前,首先討論引起連續系統響應的初始狀態(條件),其基本概念也可用于離散系統。“初始”實際是一個相對時間,通常是指一個非零的電源接入電路系統的瞬間,或電路發生“換路”的瞬間,可記為t=t0。為討論問題方便,一般將t0=0作為“初始”時刻,并用0表示系統“換路”前系統存儲的初始狀態,用0+表示“換路”后系統響應的初始條件。

圖2-2 例2-1電路

下面以電容、電感的電壓、電流關系為例來理解系統初始狀態與初始條件。

【例2-1】如圖2-2所示簡單理想電路系統,已知激勵電流it),求響應vCt)。

:由電容的電壓、電流關系

該式是一階線性微分方程,解此方程可得響應為

該式說明電容電壓與過去所有時刻流過電容的電流有關,因此也稱電容為動態(記憶、儲能)元件。要知道全部時刻的電流iCt)是不實際的,通常要計算的vCt)一般需要由已知某時刻t0開始到所要計算時刻tiCt)以及此時刻前的電容電壓vCt0)來確定,即

t0=0,則上式成為

因此,只有已知tt0t>0時的iCt)以及系統的初始條件vCt0+)或vC(0+),才能求解tt0t>0)系統的響應vCt)。

vCt0+)或vC(0+)與系統的初始狀態vCt0–)或vC(0)密切相關。vCt0–)或vC(0)是在iCt)時刻t=t0–t=0以前的作用,反映了系統在該時刻的儲能。

由電容與電感的對偶關系,不難得到

以及

t0=0,則有

與電容情況相同,該式表明電感也是動態(記憶/儲能)元件。只有已知tt0(或t>0)時的vLt)以及系統的初始條件iLt0+)、iL(0+),才能求解tt0t>0)系統的響應iLt)。同樣iLt0+)、iL(0+)與系統的初始狀態iLt0–)、iL(0)密切相關,iLt0–)、iL(0)是電壓vLt)在時刻t=t0–t=0以前的作用,即系統在該時刻的儲能。

2.2.2 系統的響應

根據引起響應的不同原因,系統的響應可以分為零輸入響應與零狀態響應。

系統的零輸入響應與零狀態響應分別定義如下:

當系統的激勵為零,僅由系統初始狀態(儲能)產生的響應是系統的零輸入(Zero Input)響應,記為yzit)或yxt);當系統的初始狀態(儲能)為零,僅由系統激勵產生的響應是系統的零狀態(Zero State)響應,記為yzst)或yft)。

下面通過具體例題來討論系統的響應。

【例2-2】分析如圖2-2所示電路系統,且已知vC(0)=1/2V,C=2F,電流it)的波形如圖2-3所示,求t≥0的響應vCt),并繪出波形圖。

:由已知條件可知,該系統既有初始儲能,也有激勵,所以系統響應既有初始儲能產生的部分,也有激勵產生的部分。從電流it)波形可知,it)除了在t=0時刻加入,在t=1及t=2還有變化,都可以理解為“換路”,因此在t=0t=1t=2分別有三個初始狀態vC(0)、vC(1)和vC(2),利用電容電壓無跳變,可以解出對應的三個初始條件vC(0+)、vC(1+)和vC(2+)。由此得到響應(如圖2-4所示)為

圖2-3 例2-2電流it)波形

圖2-4 例2-2中vCt)波形

例2-2是一階微分方程描述的簡單系統。可以看到,為了求解它的響應,除了知道系統的激勵外,還需要知道系統的初始條件。

推論,若系統是由n階微分方程描述的,則求解響應除了激勵外,還必須知道系統的n個初始條件(狀態)。

n階線性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為

若初始條件(0+)(j=0,1,…,n–1)或(0)(j=0,1,…,n–1)已知,要根據給定的初始條件來求解系統的零輸入響應。

2.2.3 系統的分類

1.動態系統與靜態系統

含有動態元件的系統是動態系統,如RC電路、RL電路。沒有動態元件的系統是靜態系統,也稱即時系統,如純電阻電路。

動態系統在任意時刻的響應不僅與該時刻的激勵有關,還與該時刻以前的激勵有關;靜態系統在任意時刻的響應僅與該時刻的激勵有關。描述動態系統的數學模型為微分方程,描述靜態系統的數學模型為代數方程。

2.因果系統與非因果系統

因果系統滿足在任意時刻的響應yt)僅與該時刻以及該時刻以前的激勵有關,而與該時刻以后的激勵無關。也可以說,因果系統的響應是由激勵引起的,激勵是響應的原因,響應是激勵的結果,響應不會發生在激勵加入之前,系統不具有預知未來響應的能力。例如系統的激勵ft)與響應yt)的關系為,這是一階微分方程,而響應與激勵的關系是積分關系,則該系統是因果系統。響應與激勵具有因果關系的系統也稱為物理可實現系統。

如果響應出現在激勵之前,那么系統就是非因果系統,也稱為物理不可實現系統。例如如圖2-5(a)所示系統的響應與激勵的關系為y1t)=f1t–1),響應出現在激勵之后,則系統是因果系統;而如圖2-5(b)所示系統的響應與激勵的關系為y2t)=f2t+1),響應出現在激勵之前,那么該系統就是非因果系統。

圖2-5 因果系統和非因果系統

一般由模擬元器件,如電阻、電容、電感等組成的實際物理系統都是因果系統。在數字系統中對數字信號進行處理時,利用計算機的存儲功能,可以逼近非因果系統,從而實現許多模擬系統無法完成的功能,這也是數字系統優于模擬系統的一個方面。

另外,t<0時為零的信號也稱為因果信號。對于因果系統,在因果信號激勵下其響應也是因果信號。

3.連續時間系統與離散時間系統

激勵與響應均為連續時間信號的系統是連續時間系統,也稱模擬系統;激勵與響應均為離散時間信號的系統是離散時間系統。普通的電視機是典型的連續時間系統,而計算機則是典型的離散時間系統。

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系統是既有連續時間部分又有離散時間部分的混合系統。如圖2-6所示為一個混合系統。

圖2-6 混合系統

4.線性系統與非線性系統

“線性”系統是滿足疊加性與齊次性條件的系統。考慮引起系統響應的因素,除了系統的激勵之外,還要考慮系統的儲能,因此線性系統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可分解性

線性系統的響應可以分解為零輸入響應與零狀態響應,即系統響應可表示為

2)零輸入線性

輸入為零時,由各初始狀態{x1(0),x2(0),…,xn(0)}引起的響應滿足疊加性與齊次性,若

xk(0)→yzikt)(k=1~nt≥0

式(2-3)可用圖2-7的方框圖表示。

圖2-7 零輸入線性

3)零狀態線性

初始狀態為零時,由各輸入激勵f1t),f2t),…,fmt)引起的響應具有疊加性與齊次性,即若

fitεt)→yzsitεt

式(2-4)可由圖2-8的方框圖表示。

圖2-8 零狀態線性

不滿足上述任何一個條件的系統都是非線性系統。

如果線性系統滿足因果性,那么由t<0,ft)=0,可以得到yt)=0(t<0)。

【例2-3】已知系統輸入ft)與輸出yt)的關系如下,判斷下面的系統是否為線性系統。

(1)yt)=5x(0ftεt);

(2)yt)=4x(0)+3f2tεt);

(3)

:(1)不滿足可分解性,是非線性系統。

(2)不滿足零狀態線性,是非線性系統。

(3)滿足可分解性、零輸入線性、零狀態線性,所以該系統是線性系統。

【例2-4】討論具有如下輸入和輸出關系的系統是否為線性系統。

yt)=2+3ft

f1t)→y1t)=2+3f1t

f2t)→y2t)=2+3f2t

f1t)+f2t)→yt)=2+3[f1t)+f2t)]≠y1t)+y2t)=4+3[f1t)+f2t)]

從上述推導,該系統應屬非線性系統。但是考慮到ft)=0時,yt)=2,若把它看作是初始狀態引起的零輸入響應,則滿足線性系統條件,故該系統是線性的。這個系統的輸入和輸出關系如圖2-9所示。

圖2-9 例2-4系統

5.時變系統與非時變系統

從系統的參數來看,系統參數不隨時間變化的是時不變系統,也稱非時變系統、常參系統、定常系統等;系統參數隨時間變化的是時變系統,也稱變參系統。

從系統響應來看,時不變系統在初始狀態相同的情況下,系統響應與激勵加入的時刻無關。即在{x1(0),x2(0),…,xn(0)}時,ft)→yt),則在{x1t0),x2t0),…,xnt0)}時,有

時不變系統的輸入輸出關系可由圖2-10表示。由圖可見,當激勵延遲一段時間t0加入時不變系統時,輸出響應亦延時t0才出現,并且波形變化的規律不變。

圖2-10 時不變系統

【例2-5】已知系統激勵與響應之間的關系如下,判斷該系統是否是時不變系統。

yt)=cos3t·x(0)+2t·ftεt

:因為初始狀態x(0)與激勵ftεt)的系數均不是常數,所以系統是時變系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融水| 莱州市| 邢台县| 新绛县| 年辖:市辖区| 乌拉特前旗| 长葛市| 邹平县| 鄂伦春自治旗| 富顺县| 揭阳市| 磐石市| 德钦县| 固阳县| 剑川县| 平和县| 新昌县| 得荣县| 和林格尔县| 安西县| 宝山区| 济源市| 巧家县| 盐津县| 泽普县| 岚皋县| 富平县| 银川市| 西畴县| 枝江市| 昭平县| 平昌县| 和平县| 宜宾市| 四平市| 浦县| 象山县| 昌吉市| 黑山县| 伊吾县|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