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蛻變(三)
- 熾熱的黃土情
- 渭水源頭
- 1431字
- 2019-04-05 22:23:09
雪后的清晨,空氣是寒冷的。大地在陽光下似醒非醒,瞇著眼睛打量著自己的新裝,感覺好不自在的樣子。
清晨的衛生院,也許是下雪的原由吧,看不到半點人影,特別冷清。
付凡很早醒了,他悄悄的走出房子,也不知道去哪里,就在房前的臺階上走來走去,不知所措。其實,付凡很想看看孩子,想知道孩子目前的處境。可是,這是夏拉鎮衛生院,一切都得按規矩辦事,不然會適得其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想到這里,他想敲門的想法也就到此為止了,他轉過身子,正準備離開。突然,一位兩鬢白發的老人走了出來,他身材高大魁梧,大約50左右,面色紅潤;兩道眉毛又粗又長,已經到了眉骨之外;身穿藏藍色中山服,前胸陪著黨徽,一支鋼筆別在衣袋中,象征出此人高貴的社會地位。
“孩子沒事了,不要擔心”老人微笑著說。
老人的聲音洪亮而溫和,腔調不是純正的西北口音,附和著一點BJ音調,聽起來特別舒服。此刻付凡的心里五味雜成,他對自己的世俗偏見暗責,有為老人做事的風度暗自慶幸。他知道,一瞬間的相視、一句話的分量,足能證明老人是位醫德高尚的老大夫。
老人的言行舉止打消了付凡的顧慮。他的神情不在是惶恐的,而是那么的坦然。
“謝謝大夫”付凡激動地回答。
“時間還早,讓孩子多休息會,不要打攪”老人邊說邊離開了。
目送著老人離去,付凡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擔心、緊張、驚恐煙消云散,喜悅、溫暖、感激接踵而來。付凡抖了抖身子,抬起麻木的雙腳,慢慢向門口走去。他蹣跚的身影在寒風里搖搖擺擺,常年勞苦的辛酸表現的淋淋盡致,生活的付出與收獲截然不成正比,以把他高大的身體磨練的不成樣子了。
大街上人影稀疏,行色匆匆,人們沒有一點逗留的想法。街面上的店鋪也是如此,多數店門緊閉,但凡開著門的,也是裝腔作勢,關著門,喝茶聊天,也沒想著有人會光顧。
付凡小心的向前走著,他想找個買饃的店鋪,買些白饃給大家吃。
夏拉鎮的街道像一根細長的繩子,曲曲折折的延伸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兩側緊挨著山脈,已無多余的空間向兩側擴展,只能橫向發展。這種地勢結構,加劇了店與店之的距離,分散了同類店鋪的競爭力,對于店主來說是好事,但對于買家來說,有時要走好長的路才能買到自己稱心的東西,甚至有時要從東頭走到西頭,約四五公里的路程。如果是夏拉鎮本地人,店主會送貨上門,提供特殊服務。反之,外地人買東西,就得吃點苦頭了,要么跑路買便宜,要買吃虧買高價。此時,付凡的處境剛好應證了這種說法。
太陽在薄薄的云層里捉迷藏,就是不愿出來,大地依舊是寒冷的天下,已無可奈何。在這種境遇下,付凡已經失去耐心,他隨便走進一家買饃店,花了三元錢買了15個白饃,便匆匆趕回醫院。
回到醫院,大伙都醒了,準備動身回家。付凡看見他們要走,趕緊把白饃放在板床上,伸開雙臂死活不讓走,必須吃了白饃才能離開醫院。大伙在付凡的強迫之下,認輸了。他們拿起白饃,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大伙吃的津津有味,付凡才松了一口氣,微笑在他嘴角慢慢蠕動,牽動著面部所有的神經,最后變成了一個大大的、甜甜的笑容。
吃完白饃,大伙要走了。付凡把他們送到醫院門口,一番叮囑之后,大家就此散去。
付凡返回房子,偌大的房子里空無一人,失落充斥著他的內心,他想看看小柏的想法再一次出現。他再也待不下去了,轉身向醫生的房子走去。
“馬后炮,讓我想想怎么解圍。”
“院長,馬后炮加當頭炮,您還是認輸吧。”
“哈哈,這局我認輸,再來一局。”
這樣和諧的對話,讓付凡欣喜若狂。他怎么能忍心破壞如此溫馨的場面呢!于是,付凡又回到自己的房子,盡管環境是孤獨的,但他的內心深處是溫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