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子祥教你做激勵性薪酬設計
- 曹子祥
- 914字
- 2019-09-18 18:47:19
二、薪酬的本質及解析
提要:
薪酬的本質:
勞動力勞動價值的價格。
市場交換行為。
薪酬的本質是什么?勞動力輸出勞動的價值,并從企業獲得相應的報酬,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種市場交換行為。既然是交換,是市場行為,那么,薪酬設計一定要遵從市場規律,要有市場的競爭性,或者跟市場匹配。薪酬在市場上有沒有優勢,決定公司能否吸引到優質人才。
當然,這個問題要和企業的業務性質聯系起來。如果業務本身是靠國家政策壟斷的,而人又是國家認定的,他的收入完全參照同崗位市場薪酬水平就是不對的,因為不管是什么人在這個位置上都能夠做到這樣,業務是國家給的、價格是國家定的、利潤也是穩定的。所以,這時候人的收入就不應該按照市場來定。你不能光看私營企業的高管賺了一百萬元,而不去看人家為了達成經營目標吃的一百萬的苦。薪酬的本質是市場交換行為,所以,薪酬的市場化要和業務市場化對接,否則人家就不服氣。市場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那么簡單的。沒有業務的市場化,薪酬的市場化是要出問題的。所以,在體系里面,上面是戰略,戰略的核心是業務。業務市場化,然后人才市場化、薪酬市場化。這個系統如果不建立起來,薪酬的激勵性就不能展開,要動是整個系統在動。
薪酬的本質是市場交換行為,那么這個市場交換行為在市場競爭充分的情況下,為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思考呢?不同的崗位報酬不一樣。招總經理、招副總、招不同的崗位,價值不同,報酬也不一樣,所以薪酬設計要進行價值評估。同時,作為市場交換行為,按照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就存在供求關系。市場上能夠勝任某個崗位的人很多,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的時候,該崗位的報酬就相對較低。而市場人才缺乏,招不到人的時候,勞動力的價格就上漲。做薪酬管理的時候就應該明白這個基本的經濟規律——供求關系。此外,既然是交換行為,價格是可商量的,可以討價還價,所以市場化包括價格的可談判性。做薪酬管理,需要掌握好人才市場的行情,以相對較低的人工成本把合適的人才吸引過來。
薪酬的另一個要點是貢獻度如何衡量,如何體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如何體現薪酬的激勵性。比如,我們如何決定張三、李四拿多少錢?通過績效考核。大家記住考核的本質就是衡量貢獻度。績效考核中對員工、部門的考核本質上就是衡量貢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