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英雄之路
- 長生:從太極開始
- 仧長生
- 2193字
- 2024-05-28 00:01:00
沿途,
迪麗娜扎情緒似乎有點低落,坐在副駕上抱著小灰玩耍,同時支著手機直播著沿途的風景。
那拉提對她來說非常難忘,一想到離開這里便頗為不舍。
而張權,
一邊開車一邊講解著今天最后的行程:
“班禪溝是獨庫公路上的一個小眾景點,從那拉提驅車過去大概四十多公里,駕車走走停停大概要一兩個小時。”
“其位于BYGLMG治州的HJ縣,距離鞏乃斯林場東北方向9公里。”
“傳說十世班禪額爾德尼曾做了一個神奇的夢,夢中風景如詩如畫,這個夢中的景象就是鞏乃斯班禪溝的美景。
藍天和白云下的班禪溝漫山遍野都是松樹和野花,清澈的雪水在溝澗里流淌,靜謐而美麗。
班禪夢中還有一棵同根且有四枝干的松樹,這株神奇的松樹也被稱之為班禪樹。
因為這個夢班禪額爾德尼來到這里坐禪、誦經,景區也由此而得名。”
兩人一路走走停停直播打卡,天色逐漸暗淡,到達班禪溝時,已經是晚上9點。
“時候不早了,明天見!”
說著,張權便開閉了直播。
“我丟,每次關鍵時刻,權哥都會關閉直播!”
“就是!”
“我是女粉絲啊,想看看權哥的日常生活!”
張權沒有關注彈幕,將車停好之后便開始尋找合適的地方扎營。
值得一提的是景區廁所有水,停車場免費。
剛扎好帳篷,娜扎已經洗漱完畢鉆了進去,小灰搖頭晃腦的也想進帳篷,被張權提溜著扔到了車上,今天只能委屈一下它了。
小灰:“汪汪,我可能不是人,你是真的狗!!”
匆匆打了幾趟拳,張權瞬間鉆進了帳篷。
又是一個美好的夜晚..........
嗯,認真修煉............
第二天清晨,
在帳篷中醒來,張權感知到外面天才蒙蒙亮。
小心翼翼地撥開身上的手臂,看了一眼還在熟睡的迪麗娜扎,張權輕手輕腳地鉆出了帳篷。
聽到動靜的小灰早已在車內激動地搖起了尾巴。
給小灰喂過狗糧,張權便帶著它找了個空地開始晨練,一直到8點多,太陽升起時才結束。
囑咐了小灰回去看好帳篷,他便施展起踏月步前往十幾公里外的鞏乃斯鎮上買早餐。
來回不到十分鐘,張權提著早餐回來時,迪麗娜扎剛從帳篷里出來,一看到他便高興地撲了過來。
抱著妹子轉了一圈之后,張權輕輕拍了拍佳人的翹臀,“去洗漱吧,準備吃早餐了!”
吃完早餐兩人又在帳篷里膩歪了一個小時,景區才開門。
收拾好行李,買了兩張票,張權便開車進入了景區。
這里的票價不貴,30元每人,如果乘坐區間車再加20元。
可能是剛開園,景區沒有其他游客,兩人又享受了一番包場的感覺。
班禪溝景色還是挺不錯的,藍天白云,山川河流,云杉草甸,牛羊成群,可惜這個季節沒有花海。
這里的風景和那拉提十分相似,區別是那拉提配套齊全一些,但是班禪溝人少。
如果喜歡安靜靜謐的氛圍,不妨來一下這里。
從班禪溝出來,兩人在鞏乃斯鎮吃過午飯,便驅車前往喬爾瑪烈士陵園。
至于免費的鞏乃斯森林公園由于風景重復,兩人選擇直接放棄。
全程一百多公里,一路走走停停,下午5點兩人才到達了喬爾瑪。
購買物資,加滿油箱,隨后前往烈士陵園。
喬爾瑪烈士陵園位于NLK縣獨庫公路和S315國道交會處,高山環抱,在雪嶺云杉間顯得莊重肅穆。
走在烈士陵園內,張權的思緒仿佛被帶到了那段光榮的筑路史。
立刻打開直播。
當即近百萬觀眾如潮水般涌入。
“權哥,你現在到哪了?”
“好像是一座紀念館!”
“應該是喬爾瑪烈士陵園”
“權哥,你昨晚和迪麗娜扎......”
“臥槽我擦我曹!”
......
張權深深吸了一口氣:
“我們都知道獨庫公路是一段封神的景觀大道,但是我們更應該明白,這還是一條可歌可泣的英雄之路。
在沒有這條公路之前,南北疆被巍峨的天山阻隔,來往必須繞行一千多公里,而曾經沒有高速的年代,其交通運輸條件可想而知。
于是在上世紀70年代,秉著搞活天山的指示,華夏人民解放軍部隊及自治區交通廳橋工隊開進天山深處,修建獨山子至庫車的國防公路。”
觀眾們仔細聆聽:
“數萬名筑路官兵奮戰10年,硬是在黃羊都難插腳的懸崖絕壁間開辟大道,在冰天雪地的達坂上鑿通隧道,被稱為‘華夏公路建設史上的豐碑’。
而這條公路的修成,我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數千人負傷致殘,168名筑路官兵為此獻出寶貴生命,雪嶺云杉成為他們最美芳華的見證。”
鏡頭隨著張權的腳步前進。
烈士陵園內,有一座20米高的紀念碑聳立在藍天白云下,紀念碑上“為獨庫公路工程獻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18個大字蒼勁有力。
紀念碑背面基座上鐫刻著修建天山獨庫公路時壯烈犧牲的烈士姓名。
紀念碑側旁“天山獨庫公路紀念館”展館內,擺放著筑路戰士用過的鋼釬、十字鎬、礦燈、施工圖紙,還有戰士為抵御嚴寒穿過的皮大衣,為數不多的幾張烈士的照片讓參觀者肅然起敬。
在烈士陵園南側,從平地到半山腰,整齊地排列著在修建獨庫公路施工時犧牲的解放軍官兵的墓碑。
每座墓碑上都刻著為筑路犧牲的官兵姓名,碑的右上側刻著英雄生前的工作單位和職務,左下側刻著犧牲時間。
“如果有一天,你們來到這條公路上,不妨走進來,聽一聽這段公路留下來的故事。”
話音落下。
直播間觀眾瞬間淚目,彈幕頓時整齊劃一起來。
“致敬!”
“敬禮!”
“致敬英雄!”
“致敬!”
“一定會來!”
“吃水不忘挖井人!”
“走路不忘修路人!”
“致敬!”
“減速鳴笛!”
“永垂不朽!”
“人民應該銘記!”
......
獨庫公路沿途景是美景…
但隱藏在美好之下,故事卻催人淚下。
在以前,這兒是一條天路!
更是一條開拓之路!
所謂前人種樹,后人乘涼,我們享受前輩留下的成果同時,也應該緬懷過去,并且警示現代人,善待自己的未來!
獨庫公路是令人感嘆的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所!
這一切是大自然的恩賜!
是人類不懈努力的力證!
讓我們的地球好起來,讓我們每個從小事做起!
緬懷先輩,警示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