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路維格奇計致富
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憑借著自己獨特的創意、精心的策劃、完美的操作和具體的實施,巧妙借助他人的財力物力為自己謀取了財富。
丹尼爾·路維格是靠“借錢”來發展他的事業的。路維格打算借錢把一艘貨船買下來,再改裝成油輪,因為載油比載貨更為有利可圖。他到紐約去找幾家銀行談借錢的事,人家看了看他那磨破了的襯衫領子,又見他沒有什么可做抵押,就拒絕借錢給他。路維格來到大通銀行,他對大通銀行的總裁說,他把貨輪買下后,立即改裝成油輪,他已把這艘尚未買下的船租付給了一家石油公司。石油公司每月付給的租金,正好可以每月分期還給他要借的這筆款子。他建議把租契交給銀行,由銀行去跟那家石油公司收租金,這樣就等于在分期還款。
大通銀行的總裁聽了路維格這番奇怪的言論后,心想:路維格一文不名,也許沒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卻是可靠的。拿著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錢,這自然會十分穩妥,這也不等于收回了分期付款?除非有預料不到的重大經濟災難發生。但退一步而言,假如路維格把貨輪改裝成油輪的做法結果失敗了,但只要這艘船和石油公司存在,銀行就不怕收不到錢。
大通銀行同意把這錢借給路維格,路維格買下了他所要的舊貨船,改成了油輪,租了出去。然后又利用這艘船作抵押來借另一筆款子,從而再買一艘船。路維格的精明之處在于利用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來增強自己的信用。
這種情形持續了幾年,每當一筆債付清之后,路維格就成了這條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銀行拿走,而是由他放入自己的口袋。
后來路維格又準備著手籌建造船公司。他設計一艘油輪或其他用途的船只在還沒有開工建造的時候,他就與人簽約,愿意在船完工的時候把它租出去。路維格拿著船租契約,到一家銀行去借錢造船。這種借款是延期分期攤還的方式,銀行還要在船下水之后,才能開始收錢。船一下水,租費就可轉讓給銀行,于是這筆貸款就像上面所介紹的方式一樣,付清了。等到一切手續辦妥,路維格就成了當然的船主,可是他當初一毛錢也沒花。
當路維格“發明”這種貸款方式暢通后,他先后租借別人的碼頭和船塢,繼而借銀行的錢建造自己的船。就這樣,路維格有了自己的造船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購買了路維格所建造的每一艘船,他的造船公司就這樣迅速地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