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借貸風險緩釋機制研究
- 沈艷 李蒼舒
- 1040字
- 2019-07-22 15:28:29
第一節 網絡借貸行業特征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互聯網個體網絡借貸呈現出以下兩個特征。
第一,中國個體網絡借貸行業出現早、發展快,成交量全球最大、投資人數和借款人數最多。2005年3月,全球第一家P2 P網絡借貸平臺Zopa在倫敦創辦。2006年,宜信在北京成立,推出個人對個人的信用借款。2007年6月,總部位于上海的拍拍貸正式成立運營,這是中國首家經工商部門批準,獲得金融信息服務資質的無擔保網絡借貸平臺。隨后,紅嶺創投、人人貸、陸金所等網絡借貸平臺相繼成立。根據網貸之家的統計,[1]2012年中國網絡借貸成交量為212億元人民幣(約33億美元)。到2014年,中國網絡借貸成交量已經達到411億美元,超過同期的美國(104億美元)和英國(24億美元),成為全球最高。[2]2017年,網絡借貸成交量達到28048億元人民幣,歷史累計成交量在2017年年底已經超過6萬億元。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內,貸款余額也從58億元攀升到1.2萬億元(見圖1-1)。

圖1-1 P2P網絡借貸成交量與貸款余額
資料來源:網貸之家,筆者收集整理。
中國網絡借貸投資人數和借款人數增長迅速。2013年投資人和借款人總數為40萬人,而到2017年總數已經接近4000萬人,其中投資人與借款人分別約為1713萬人和2243萬人,較2016年分別增加24.58 %和156.05 %(見圖1-2)。中國參與網絡借貸市場總人數已經超過英美等發達國家。2015年,美國的網絡借貸消費貸和企業貸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機構投資人和合格投資人(accredited investor)。2015年英國網絡借貸的活躍個體投資人的數量為100萬人,2016年為250萬人。[3]

圖1-2 網絡借貸平臺當年投資人數和借款人數
資料來源:網貸之家,筆者收集整理。
第二,網絡借貸風險頻發,問題平臺數已經超過2/3,還有不少平臺風險尚待暴露。2015年12月,宣稱“互聯網金融+融資租賃”的 A2 P(Asset to Peer)經營模式的平臺 e 租寶被警方立案偵查,事后查明 e租寶非法集資達500多億元、涉案投資人數達到90多萬人。這一標志性風險事件說明網絡借貸因涉及人群廣泛,風險事件社會影響大而需引起高度關注。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累計出現網絡借貸平臺總數為5970家,正常運行平臺為1931家,即累計有4039家平臺退出市場(見圖1-3)。
圖1-4描述了2013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間每月退出的平臺數量。該圖顯示,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問題平臺數量的增長速度也逐漸加快;直到2016年8月,隨著相關監管政策的不斷出臺、政府各部門對P2 P行業開展聯合整治行動,問題平臺的增長數量才開始呈現下降趨勢,但目前風險仍在持續暴露過程中。

圖1-3 當期正常運營平臺數和累計出現平臺數
資料來源:網貸之家。

圖1-4 退出平臺變化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實驗室、網貸之家,筆者整理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