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老學日歷
  • 彭樹智
  • 1289字
  • 2019-08-16 19:15:38

31.自知與知人的智慧

第37日 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

自知,就是知道“我是誰?我從何處來?我要到何處去?”這是一個哲學上的古老命題。

知人,就是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自己知道對方,理解對方,大至民族、國家,小至家庭個人,以至于文化、文明,都存在這個問題。

自知和知人,就是兵法上講的“知己知彼”。在《易·系辭》中,有“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對這句話有這樣具體的解釋:“自知者,既能返諸求身,則自知得失也。”

《老子》說了“知己”與“知人”二者在交往中的意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里面的“智”和“明”,都有交往自覺的含義。《老子》也講“自”,在許多情況,是講自然順應,是無為而為的思路。例如:“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則民自樸。”“我”與“民”的交往,是治理者與被治理者的關系。處理的原則是“無為”“好靜”、“無事”“無欲”,最后一個“欲”字,是欲望,是人性中的“惡”的發源處,如前文中引用叔本華論需要與欲望所說的那樣。

梁漱溟在《朝話:人生的省悟》中也談到“欲望”:“在這個時代的青年,能夠把自己安排對了的很少。越聰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在哪個地方擱下那個心。心實在應該擱在當下的。可是聰明的人,老是擱不在當下,老往遠處跑,煩躁而不寧。所以沒有志氣的固不必說,就是自以為有志氣的,往往不是志氣而是欲望。”他在這里所說的“聰明人”必定是小聰明,而非大智慧者。大智慧者必有自知之明。

我即自我。西哲有“我思故我在”的名言,常為人所詬病,但對此也要作具體分析。“我”的核心是自我意識,是自覺地意識到我的存在。“我”歸根結底,是“人”的概念具體化。何謂“人”?當“人”是一個抽象概念的時候,不易理解其復雜性。誰見過“人”?見到的只是男人和女人,中國人、外國人,成人、小孩等具體的人。當然,人類有五大特點:①有完全直立的姿勢;②有解放了的雙手;③有復雜的有音節的語言;④有特別發達、善于思考的大腦;⑤有制造工具、能動地改造自然的本領。這“五有”特點把“人”和動物區別開來。人是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但人性總是“神性”、“獸性”、“非人性”、“反人性”等復雜性聯系在一起,難以完全擺脫。“我”、“己”與“他人”總是人與人之間交往中的相對概念,也是與自知之明與知人之明的文明交往相關聯的。儒家是特別強調“己知”,《論語·學而》中就指出了“不患人之不己知”。這也是一種自知和知人的文明自覺。

當然,自我不能強調過分、走向極端。自我中心不是文明自覺。文明自覺的要義是思想上、精神上的自我覺醒,是文明主體的自信意識的提升,是自省能力的提高,它一刻都離不開自知之明、知人之明和知物之明。

我把人類文明自覺的核心界定為思想文化的自覺,其原因在于:①對本民族文化有清醒的認識,對其文脈和精神家園意義有深刻的理解;②對本民族文明的世界歷史地位,尤其是對本民族與其他民族文化之間的交往互動有理性的認識。這二者是知己與知人問題擴展。不同文明之間和相同文明之內的交往是必然的,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是必然的,文明互動、新陳代謝、優勝劣汰也是必然的。人類文明的交往自覺性,表現著自知與知人的智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潍坊市| 江安县| 黎川县| 江孜县| 银川市| 米脂县| 望谟县| 离岛区| 白城市| 沭阳县| 上饶市| 淳安县| 黎城县| 东宁县| 公主岭市| 桦甸市| 潞西市| 孝感市| 兰西县| 铜陵市| 庆云县| 调兵山市| 望都县| 广汉市| 五原县| 郯城县| 当雄县| 抚宁县| 竹溪县| 丹凤县| 望奎县| 兴业县| 康保县| 大余县| 哈密市| 普兰店市| 衡东县| 噶尔县| 浮山县|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