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你就不要再折磨我了,你說說你,好好的大家閨秀不做,非要整天扮成一個男孩子,幸虧外面人不知道,否則你爹我這張臉就丟光了。”
李宗元哎呀一聲,賭氣的坐了下來,說道:“爹,有我這么個女兒讓你這么丟臉,那你不如去和我母親說,是她沒給你生個兒子。”
“哦,是嗎?李世通,你是在怪妾身嗎?”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傳進來一道聲音,而聽到這道聲音的李宗元卻像是被什么噎著了一樣。
哪里還能像之前那樣安穩的坐下來,直接站起來,笑著朝著來的婦人打招呼說道:“夫人,你想什么呢,只是我們這女兒,再不好好管教,連個女兒家樣子都沒了。”
“那你還不是在怪妾身,你忙,所以媛媛自小就是妾身教導的,如今你怪罪妾身,妾身也無話可說。”那婦人說話的同時,便是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
“額……”李世通頓時一臉的尷尬,他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幸好的是李宗元對她父親還算好的,直接朝著申將領面前說道:“申叔,我剛好有點武藝上的事情想請教你,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啊?”
申將領點了下頭,說道:“大小姐吩咐就是了,老申我也就這點東西拿得出手,你想問什么盡管問就是了。”
“行,那我們出去聊。”說完,李宗元便蹦蹦跳跳的和申將領走出去了。
而在房間里的婦人白了一眼李世通,說道:“還說女兒不好,你看,還不是女兒給你解圍、”
李世通又如何不知呢,苦笑著說道:“我當然明白,媛媛的天賦無與倫比,申統領早就沒有可以教她的了,只是這丫頭,這么瘋下去,我真的很擔心她嫁不出去啊。”
婦人這時候有點像是看白癡一樣的看著李世通,說道:“你都說了,媛媛的天賦無與倫比,既然這樣,那還用你擔心嗎?”
“你說的在理,只是我害怕啊,”李世通略微有些唏噓的嘆道。
婦人臉上露出一絲奇怪之色,開口問道:“女兒的婚姻,你怕什么?”
李世通這才坐在婦人的旁邊,有些無奈的說道:“媛媛的天賦越高,將來踏破門檻的人越多,吸引的那些隱世大族越多,我就怕將來沒有能力保護媛媛。”
“咦,”婦人有些驚訝的看著李世通,“世通啊,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十年前我認識你的時候,你可不會這么瞻前顧后的啊。”
婦人這話一出之后,李世通猛地一怔,陡然間像是想到了什么。
良久之后,臉上終于露出了笑意,捧著自己夫人的臉,吧唧一聲便親了上去,爽朗的笑了起來。
“夫人,你說的對,我什么時候這么瞻前顧后了,我怕什么?我是天才李世通。”
說著,李世通便踏步朝著外面離去了,那身影,一瞬間,似乎高大了很多。
他全然沒有注意到,身后的婦人啐了一口,羞紅著臉,卻有些崇拜的看著他背影,而她的的思緒,回到了二十年前。
……
第二天,天色蒙蒙亮,蘇繼文卻已經早早的出門了。
整個人的身影在天色下,顯得有些單薄,只不過,今天沒有田老實送的早餐了,他自己隨便買了些吃的,其中一些放在了田老實家的門口。
另外一些,自己帶著路上吃了。
等到了文宗大門的時候,場面和昨天一樣的壯觀,人山人海,而約定的時間也差不多到了。
就在蘇繼文發呆的時候,身邊突然冒出一道稍微矮他一頭的人影。
“嘿,蘇兄,這么早的嗎?”李宗元笑的眼睛都彎成了月牙兒。
蘇繼文笑著看了他一眼,說道:“你也不晚啊。”
李宗元這個時候稍微捅了他一下,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說道:“聽說了沒,這一次的文宗第二場考試已經變了。”
“變了?”蘇繼文面色不變,淡淡的說道:“變就變唄,反正對我來說都差不多。”
“額,”李宗元扶額一嘆,一臉無奈的說道:“我差點都忘了,你是連文宗三試都不知道的人,就算是考試變了對你也沒有影響。”
蘇繼文看著他這副樣子,便說道:“你也可以告訴我第二場考什么的。”
“真是服了你了,”對于蘇繼文這種沒心沒肺的態度,李宗元只能這樣說道。
“好吧,其實第二場本來是才學的考驗,現在也不變,只不過對于考試的形式變了,原來是給出一道題目,自己發揮。
現在不是,現在是在場所有人比拼,只有勝利的一千人才有資格留下,其余的,全部淘汰。”
這樣一說,蘇繼文就明白了,原本無論是考什么,只要才氣過關就行,那么對于大部分來說都沒有難度。
但是現在這樣加入了一個條件,那么兩者之間的比試就不是一個量級了。
在場有多少人?十萬人,這么多人同時做一個題目,那么前一千名就可能是一個水準。
又或者,在最高的那個水準里有兩千人,那么對于考官來說就要擇優。
而這么多人,題目是一定的,但是不確定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不光是急智、或者是題材等等。
蘇繼文只是微微想了一會兒,臉上頓時露出一抹笑意,要說比什么他不怕的話,那么毫無疑問就是詩詞歌賦了。
華夏歷史上那些璀璨的文化,足夠他抄襲到手發軟了。
而李宗元看到蘇繼文臉上的笑意,卻露出了古怪的意味,還伸手在蘇繼文的面前晃了晃。
直到對方撥開他的手,他才說道:“你不會是被嚇瘋了吧,怎么還笑的出來。”
蘇繼文對于對方的擔憂絲毫不擔心,笑著說道:“大小不過是一場考試罷了,還用怕成什么樣子嗎?”
李宗元恍然點了點頭,說道:“也是,不過是場考試罷了。”
這個時候,他心里全然的對蘇繼文更加的佩服,就對方這個心胸,他是拍馬都趕不上。
其實他是不知道,在蘇繼文的身后,站著五千年的文化底蘊,遠遠不是建國才幾百年的文朝帝國所能比擬的,真的要要算起來的話。
蘇繼文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