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沈光幾周的培訓,馬衛民的成績也逐漸有些起色,他自己也是胸有成竹的,很快就到了檢驗的時候了。
那就是一年一度,決定萬千學子未來命運的一次關鍵考試——高考。
為了這一天,馬衛民還特意請了假,而林小鳳則一早就煲好了湯。
馬衛民就這么出發了,他一大早就過來乘坐公交車,畢竟距離他家有近七公里,公交車又沒有直達的情況下,還是很奇妙的,誰知道路上會不會出現什么意外延誤了。
這個校園到處都是張貼著對考生的祝福,更有對大學校園美好的描繪。隨處可見的打氣、加油標語,讓學生還是振奮了心情。
當他來到后,發現自己來的還挺早的。不過,山外有山,那個阿昌竟然還比他要早來。
“咦?民哥,你也來了?”
“對呀,帶著全村人的希望而來。”馬衛民笑了笑說,“你也到得挺早的嘛!”
“我心很慌啊,所以,之前又背了一段單詞。”
馬衛民搖了搖頭:“現在才來臨急抱佛腳,已經太遲了,很多東西其實已經注定了,坦然面對吧。”事實上,十多天前的他比阿昌如今的樣子還要慌張。
阿昌也知道自己什么水平,所以,他也沒有跟馬衛民爭辯,他只說:“話雖如此……不如,咱們先進去吧,不然,待會兒會很多人更加難找到自己的位置。”
雖然,馬衛民來的時候,一點感覺也沒有,可當他真正坐在了課桌的那一刻,一種莫名其妙的緊張感就悠然而生。
這或許是每一個高考考生都要面臨的心里壓力了,這周圍的環境開始變得冰冷起來,即便是那些門窗都像是一雙雙眼睛在盯著自己。
他開始不斷地給自己暗示,沒事的,用不著緊張,坦然面對就可以了。
盡管,在不斷地心里暗示之下,馬衛民開始稍微平復了心情,可是,隨著來到的考生逐漸增多,那種緊張感又復發了,而且,久久不能退卻。
即便馬衛民不斷地給自己灌輸那種不用怕的思想,可是在周圍的人不斷地討論、不斷地表達自己心中緊張之情就立即打亂節奏了。
馬衛民雖然很生氣,可是,又能怎樣,總不能全班人挨個罵個遍吧?
一聲鈴聲響起,是喪鐘,還是幸福鈴鐺。
這就要看這一張白色的考卷的造化了,大家是采取間隔開的座位、按單雙卷答題。所以,即便你的視力再好也是徒勞,況且,每個角落各有一名老師監考。那些監考老師的眼睛,就像鷹眼一樣,銳利得讓人驚慌,那些像靠作弊取勝的家伙,可以說無所遁形。
在接到試卷的時候,馬衛民其實心中還是一愣,畢竟這些題目和平時做的有些許不同,當然,如果那些題目那么容易被猜到,誰都能考高分,那高考還有什么用呢?
忽然,有一個學生自告奮勇地上前交卷,通常在十分鐘以內交卷的并不是他有多熟練,那是因為他已經放棄了。
當然,這一舉動,其實也就是放棄自己的行為。
雖然對于題目有些許陌生,但是真正靜下心來后,馬衛民還是發現這些題目還是有跡可循的,大多也只是變換了個類目或者說是馬甲,其實解題的思路有萬萬千千,但正確答案也只有一個,也就是說,不管你如何解題,答案能夠答對,那么你的思路就是正確的。
不知不覺,馬衛民已經進入了答題的狀態。再接連做完幾道題目后,他發現后面的題開始有些難了,這時,他記起了老師說過,遇到了復雜的、難的題目如果卡太久的話,建議先擱置,做后面容易的,因為答題就那么六十分鐘,每一分每一刻都要爭分奪秒。
當馬衛民跳過那些難的題目后,發現其實后面的題目也是十分淺顯的,這也都是之前沈光強調過和自己也多次演練過的,可以說基本上看到題目就知道答案,根本用不著看就能條件反射地選擇。
最后一關是作文,對于馬衛民來說可以說順手拈來,因為他之前跟盧玲燕相互批改過彼此的作文,也針對彼此的缺點都做過針對性的補漏,可以說對各類寫法都已經駕輕就熟的。
當馬衛民寫完作文的最后一個字,他看了看手表,竟然還有大約半個多小時。
這下好了,剩下的三道題目,占分也不過十八分,只要他其他題目穩定發揮,這十八分即便丟掉,他依然能確保語文能及格。但對于馬衛民來說,及格線顯然不能滿足他,畢竟高考每一分,都可能會讓你落后數百名、甚至數千名,這每一分對考生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
馬衛民眼睛緊盯考題,腦袋開始飛速運轉起來,那黃豆般的汗水開始緩緩地下落。
好不容易解開了一題后,發現時間已經不多了,自己還有兩題。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雖然距離交卷還有將近十多分鐘,可是馬衛民感覺每一秒都是那么的短暫。
最后,鐘聲響起,即便會做、不會做,都要在這個時候放下筆,因為這幾十分鐘就是決定你日后是否可以繼續讀書深造。
當試卷交上去的那一刻,其實時間已經定格了,即便自己之后做再多努力其實影響都很小了。
事后,他鄰座的兩位學生竟然開始交流起來,馬衛民立即捂住耳朵不聽,因為接下來還有兩科,不能受到這兩個人的干擾,因為假如自己的答案和他們不同,是很影響接下來的心情的,不論自己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下午,馬衛民就開考第二科數學,第二天則是英語和自選科目。
考完這些后,馬衛民終于如釋重負,他高興地將自己的書包和校服同時拋向天空,和他的同學們一起相擁。比起那些在校園門口燒書的激進行為,馬衛民的那種亢奮可謂是相當低調了。
這時,阿昌、阿欽和阿健走了過來,他們像是約好了一樣,對著馬衛民說道:“咱們去學校飯堂吃完最后一餐吧。”
馬衛民豎起拇指,微笑著說道:“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