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最后的晚餐
- 焰燼
- 書為心畫
- 2525字
- 2019-05-07 12:30:00
“哈?”
對于劉徹的提問,霍光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我是問你對多元宇宙啊,時空穿梭這類的事情了解么!”
當對方把問題再次重復了一遍后,霍光的臉上突然變得有些不好意思:
“部長,您知道我是文科出身,關于這些方面的知識僅限于一些科普文。以前上大學的時候看過一些這類題材的電影和小說,但自從參加工作后就很少關注了……”
對于這個回答,劉徹的心里早已有了準備。畢竟術業(yè)有專攻,每個人的精力有限,大部分人一輩子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就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
“部長,您怎么突然對這個感興趣了?”
平日里相處的時間久了,霍光對這位領導的性格還是比較了解的。所以聽到這個以前很少談論的問題后,大著膽子向?qū)Ψ皆囂叫缘膯柕馈?
“沒什么,就是突然很感興趣。覺得自己以前在這方面的關注不夠,認識也實在是太淺薄了。”
對于自己的記憶,劉徹雖然不介意與人分享,但因為目前他還無法用科學的理論來合理解釋這些突然出現(xiàn)的畫面,所以并不打算現(xiàn)在就說出來。
身為部長,劉徹知道自己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這么多年的風風雨雨,嚴謹理性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也從要求漸漸成為了一種習慣。
“是啊,這個世界實在是太大了。不過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霍光下意識地引用胡適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但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因為受到了之前那些聲音的影響,劉徹突然覺得這句話有些刺耳:
“如果真相并不是如人最初所期望的那樣呢?還有,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要通過引用他人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且似乎只有這樣,才算是合理正確?”
劉徹的聲音有些低沉,像是在問霍光,又像是在問自己。
“部長,您怎么了?”
雖然內(nèi)容不同,但這已經(jīng)是劉徹今天第二次懷疑自己了。坐在他身邊的霍光覺得這位部長似乎是受到了某種觀念的影響,原有的一些思想正在悄然發(fā)生著改變。而這種變化最終是好是壞,目前還看不出來。
“沒什么,就是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變得有點陌生。”
想到明天就是所謂的‘審判日’,劉徹就感覺自己的胸口像是壓了一塊沉甸甸的石頭。
“一會兒的宴會,或許將會是我人生當中最后的一次晚餐……不對!”
透過車窗,劉徹怔怔的看著路邊的景物飛速向后掠過。突然一個念頭宛若驚雷,劃破了他原本雜念叢生的腦海。
“時間不對!”
劉徹猛然意識到自己險些犯下一個天大的錯誤——醒來后的那個聲音告訴自己明天“審判”就會降臨,但之前通過和霍光的對話,他知道自己昏迷的時間是七天!
“應該還有時間!”
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劉徹心中默認了塞勒涅給出的時間。而就在這時,他所乘坐的汽車緩緩地停在了一幢高大的建筑前,而早已在外面等候的侍者連忙上前打開車門:
“宴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大家都在等您!”
禮貌性地朝著面前的侍者點點頭,劉徹快步走向樓內(nèi)。因為今晚的宴會級別比較高,霍光即使身為部長秘書也未能出現(xiàn)在邀請之列,只好目送著劉徹的身影漸漸遠去。
“你不相信我。”
劉徹進入到電梯后,那個告訴他明天就是“審判日”的聲音再次出現(xiàn)。
“我都不知道你究竟是誰,為什么要相信你?”
劉徹瞟了一眼身邊的侍者,發(fā)現(xiàn)對方并沒有注意到自己這里的異樣后,稍稍的松了口氣。短暫地猶豫了一下后,開始用意識和這個聲音進行交流。
“如果你相信我的存在,你就沒有精神分裂。”
沒有直接回答劉徹的問題,這個聲音就像是能看透他現(xiàn)在的所有想法。
“……”
雖然這樣做有些無禮,但面對自己當前無法回答的問題,劉徹認為自己有權保持沉默。
“先去參加宴會吧,如果你足夠仔細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事情。雖然以你現(xiàn)在所掌握的知識理解和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但總有一天會明白的。而且,你最終會選擇相信我的。”
對于劉徹的行為,潛藏在他腦海里的聲音似乎并不生氣。只是在電梯門打開的瞬間,說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話語。
“劉!你來了!”
“劉徹代表,你的身體好些了嗎?”
看著神色依舊有些虛弱的劉徹走進會場,正在閑聊的各國代表紛紛點頭示意。而此前守在病房的華夏男子臉上明顯露出一抹喜色,快步迎了過去:
“你記憶恢復了?”
男人一邊低聲詢問,一邊伸出手來想要攙扶,卻被劉徹用手臂輕輕的擋開了:
“算是恢復了吧,祐樘,這些天辛苦你了。”
這次全球會議剛開始的時候,考慮到局勢緊急,每個國家都派出了許多代表。后來由于各種原因,每個國家只允許留下兩位,華夏方面除了劉徹,還有一位便是朱佑樘。
“你沒事就好!”
仔細打量了劉徹半天,確認對方真的沒事之后,朱佑樘長出了一口氣,懸了幾天的心終于是放了下來。
“今天的宴會主要是做什么?還有,我不在的這幾天有沒有什么事發(fā)生?”
由于權限的關系,霍光對許多事情了解有限。所以直到現(xiàn)在劉徹都還不知道舉辦這場宴會的真正目的。
“還記得那‘四把鑰匙’吧,今天的宴會就和其中的一把有關,而且你我非常熟悉。”
自從閱讀了訪月小隊傳回的報告之后,地球上的這些知情者漸漸地開始用“鑰匙”來稱呼四人的身份。除了為掩人耳目,避免被一些有心之人探查利用之外,同時也算是寄托了一種希望。
“陶成道?”
朱佑樘一口一個“鑰匙”叫的很是順口,在他心里這不過只是個代號。劉徹雖然也很清楚,但一想到自己被那個未知的聲音稱作“第五把鑰匙”,就感覺有些怪怪的,渾身不自在。
“是我最近變得敏感了?或許吧,但似乎也不完全是這樣。以前的時候,總是會把自己認為合理的,沒關系的事情認為別人也會接受,但對方究竟是否在意其實我是不知道的。雖說這樣考慮起來感覺很復雜,但很多時候這種事情只有輪到自己頭上才會感覺不舒服,反過來指責他人沒有禮貌,不懂換位思考。人啊,不能像手電筒只照他人,不照自己,我以后一定要注意一些。”
劉徹這個人的最大特點就是當遇到一些自己目前無法接受認同的事時,總會換一種思考方式去理解。支撐他這樣做的原因在于一個信念:人在做某件事時往往會依據(jù)某種思想觀念,但這種觀念只有本人知道。而他人在去分析評價的時候,往往是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推斷,或者說已經(jīng)默認了對方是自己理解的那種人。但從一定層面上來說,至少他認為這是不太合適和科學的:
“有些時候,同一件事會在不同人的嘴里得到不同的評價。但這些評價也僅僅是經(jīng)過主觀分析的‘別人眼中的世界’。或許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不一樣,或許我無法完全贊同某種對世界的態(tài)度,但我不會去肆意評價他人的世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贏得尊重,除了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也要尊重他人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