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瑜加入錚華農業,有李明新撐腰,業務順風順水。徐晨華和她聊得很歡,偶爾讓李明新帶著聶瑜參加各種應酬。李明新順勢把這個女人推向了徐晨華,利用她縱橫捭闔。
徐晨華正在江州大學讀工商管理碩士,同學均是企業高管,銀行證券相關的行業精英。一個叫田語熙的女孩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這個生娃不久的媽媽參加學習培訓令他很敬佩。
“同學,把筆記給我看看。”徐晨華悄悄找田語熙要筆記,她是他的同桌,一個小巧干練的女子。外形看不出她是已經生過娃娃的媽媽,帶著書卷氣超凡脫俗。徐晨華這個中老年跟著一群年輕人學習顯得很吃力。
田語熙遞給他,她知道這個同學是是江州很知名的企業家—江州百強企業家之一,來自沿海,扎根江州。除了有實體公司,還參股了銀行,廣電,機電集團,律所合伙人。對于就業她可以回原來的證券公司也可以通過這些同學關系就業。
“你是田語熙啊?原來是個貌美的才女呢!明明可以看顏值吃飯,你卻選擇了才華。”徐晨華看著那娟秀的字跡,感嘆年輕人里很少有這么寫的好看的字跡了。
“呵呵呵,徐同學過獎了。我還是待業之人,比不得你們這些企業家。話說你的論文怎么搞?”田語熙打探他論文寫作情況。
徐晨華說了自己的想法“我打算從我們農業公司治理模式入手談論企業管理,開辦農業公司六七年還沒有成功,有必要對管理流程進行梳理。”
“聽說很多企業家讀了MBA,回去把自己的公司搞死了,徐同學不要走老路啊!書本上的理論和實際情況有偏差,很多理論從外國引進過來已經不合國情了。我的論文從企業上市前的準備工作著手,闡述如何掛牌新三板。”
“田同學,你是券商出身,有沒有資源推薦一下。我們錚華農業打算先上新三板,再轉主板。”徐晨華有想法讓公司上市。
“徐總,我們課后詳談,這事不是一蹴而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的。”田語熙說,她還用那些企業急于求成上市割韭菜的案例。把一些剛剛浮出水面的股票賣掉而把深度套牢的股票留著,就像割韭菜一樣,割韭菜的也就是說自己是這樣炒股的。
徐晨華說:“錚華農業要成為全國少有的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必須去上市公司融資發展。單靠我其他產業輸血農業是不會持久,我們商貿是吃房子的一碗飯。哪天房地產掛了,我們就沒有新業務。整個集團都會陷入困難境地,所以上市吸引更優質的資源來推動農業公司發展。”
“徐總,你的團隊年齡,高管學歷,從業經驗這些方便告訴我不?我來幫你分析一下是不是馬上啟動股改。”田語熙很想借機拿下這個業務。
“我們全集團有400多人,其中農業公司100多人,高管6人,大專以上學歷2人,管理人員20人,大專以上學歷10人,種植環節均是臨時工,學歷不高。我們都是外行轉入農業,吃了沒有文化的虧,一路跌跌撞撞的。現在總算是摸到石頭了,可以放心過河。公司這么多年都我從外面找錢維持公司發展的,律師事務所,鋼貿公司的分成我都投到農業公司了。”
“聽徐總這么說,農業是賠錢買賣。上市融資,沒有多少股民買賬。受氣候,市場多重因素影響,股價變動很大,不利于長期持有。我建議你先把團隊打造強大,這是公司的門面;挖掘市場潛力,做強利潤,適當的時候還有粉飾一下財報。不要長期處于虧損的邊緣,審計的時候過不了。”
“這些我知道啊!田語熙你是券商經紀人,要不加盟我們公司大家一起把農業公司推向上市吧!”
“目前我們營業部效益還可以,我也在跟進大項目。這事容我考慮一下,哪天混不走來投靠徐總。”
“我看好你!將來你肯定是我們公司的合伙人之一。”
“徐總這么看好我啊?”田語熙有些驕傲,從沒有哪個老總這么夸贊她。被人賞識是很幸運的一件事情。
他知道她很年輕,27歲,大專畢業。出來就在證券公司做經紀人,還很出色。家是江州偏遠的貧困縣,她是全村人的希望,在江州讀完大專進入證券公司上班,接觸各色人等,練就她的火眼金睛。加上她親和力強,基本上沒有被人拒絕過。
她對他有很多的了解,無論是農業公司還是事務所,還是鋼貿公司,直接或間接都有她認識的人接觸過。徐晨華的人格魅力在江州商圈受人推崇,重要的是沒有負面新聞。
“你比我女兒大不了好多,將來你來公司可以幫一下她。”徐晨華說,他已經五十歲了,做企業將來是年輕人的天下。他就這么一個女兒,接班人除了她沒得選擇。他花錢送女兒去國外學企業管理,女兒還有點排斥。覺得父親做的產業太落后,因為有老農民說過:在農村種地,這碗飯給狗都不愿意吃。他聽著很寒心,一定要扭轉人們對農業的看法,讓農業變成一種高大上的產業。
“徐總這是要隱退江湖啊?”田語熙似乎看出一些端倪。
“我遲早要退出來,年輕人才是企業的未來。一個企業長期由老人把持好不了哪去。我們公司后面大膽引進新人,創新發展。”徐晨華豪邁的氣概是別人學不來的,公司高管慢慢呈現老齡化。只有新人成長起來,錚華基業才能長青。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鋼貿公司,一群年輕人創出一片天。商業地產公司也是一群年輕人在玩,比他們這些老人玩農業順利的多。
“有點明白了。”田語熙點點頭。心無旁騖做正確的事,時間就是答案。
工商管理碩士課程都是周末來學習的,有時候徐晨華比較忙就讓公司的年輕人過來替課。畢竟他的時間比這個頭銜更有價值。公司能幫他替課的也沒幾個人,于光霞作為辦公室主任很愛學習,也借機和這些企業精英交流。
“徐總的同學都是商務人士,小伙伴去學習記得打好關系,扎住口子喲!不要泄露公司的機密,一切對外發言以徐總的口徑為主。”
“讓我去還不想去呢。每次都是周末學習。”司機小旺很不想去學習,他中專文化沒有這個興趣搞這么高大上的學習。
“我想去還沒機會呢。”行政楊冬梅調侃,“老板給你們學習平臺你們不珍惜,今后等著后悔吧!”
“不要給我扯淡,周末占用我的時間也不給我算加班工資。學習,學習能把貨拉貨來嗎?學習可以把企業做大做強嗎?”
“可以!你看著就好!”徐晨華走進辦公室說道。他最看不起這些不思進取的員工。“這個時代不學習,沒人給得了你想要的生活。”
“徐總說的對!我們一定按照你的思路來辦事。”于光霞恭維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