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商業銀行市場約束研究
- 翟光宇
- 780字
- 2019-09-06 17:34:05
第四節 主要創新點
在理論分析中,本書盡力避免以往國內研究直接引入國外文獻中的模型與中國現實情況相脫離的事實,注重結合中國現實的分析,提出具體創新的研究方法。例如在分析次級債對商業銀行的市場約束中,在構建商業銀行資產價值變化的模型時,本書突破既有文獻基于幾何布朗運動對商業銀行資產的描述,充分考慮我國商業銀行資產業務過于依賴貸款并且受監管當局行政干預等特點,在國內文獻中首次基于帶有跳躍擴散的幾何布朗運動假設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進行隨機建模,刻畫商業銀行資產變動特征(包括商業銀行風險行為)對其利益相關人的影響。本書充分考慮我國國情,在對次級債的市場約束分析中,在國內文獻中首次提出基于“相互持有”這個我國特有的次級債發展現象進行數理建模,得出“相互持有”削弱次級債的市場約束的本質作用等相關結論,并探討“相互持有”造成市場約束削弱的途徑。
在實證分析中,本書也注重結合中國實際情況進行計量分析。例如,傳統文獻一般通過計量分析存款人及次級債持有人對商業銀行利息風險溢價等數量及價格的直接約束與間接約束,但是在中國,公眾普遍對政府有隱性擔保預期的現實情況下,在中國商業銀行大量發行次級債,其直接目的在于滿足資本充足以實現上市沖刺的背景下,僅僅分析存款人及次級債投資人似乎無法真實地體現我國市場約束的存在性。因此本書選擇商業銀行非系統性波動作為我國市場約束的出發點進行研究。
本書還對市場約束可能造成的博弈問題進行了分析。例如,商業銀行可能因此進行盈余管理、資本管理和監管資本套利等此類信號顯示。如果進行盈余管理等信號顯示,那么其選擇的工具是否會對商業銀行的成本及利潤效率造成影響?市場約束所處的環境會對市場約束的有效性造成哪些影響,等等。
[1]巴塞爾委員會關于市場約束的文件有很多,例如早在1997年發布的《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中指出,有效的市場約束是銀行監管有效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