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論

一 研究緣起

(一)時代背景:學前課程的發展成為世界學前教育關注的焦點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基礎與核心。古今中外,課程問題一直是教育界探討爭論最為激烈的問題之一,教育改革往往都是圍繞課程改革展開,在學前教育領域也不例外。透過學前課程發展變革脈絡,可以看到不同時代、不同立場的人對學前教育所持主張、所施加影響和所抱期望。可以說,學前課程是各種學前教育思想集散地,同時也是各種教育方法的練習場,學前課程的變革能反映出一個時代學前教育的發展方向。

走向新世紀,一股被稱為21世紀旋風的教育改革浪潮席卷了全球。在這一輪新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列為重點,給予前所未有的重視。各國都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增強國家實力、提高未來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措施加以推行。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毫不例外地被席卷到這股浪潮之中。發達國家爭先恐后地把學前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之中,實現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已經成為各國政府的共同愿望和行動。在追求優質學前教育的價值取向指引下,學前課程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首先,就美國來談,其不僅綜合國力在國際的排名遙遙領先,而且教育的發達程度在當今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美國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由來已久,隨著兒童入園率的節節攀升,美國人所思考的重點不再是學前教育的普及問題,而是如何促進學前課程的改革與發展,提高教育質量,以使每位兒童都能享受到高效優質的學前教育。從20世紀60年代起,美國聯邦政府就開始參與到課程改革中來,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為課程改革創造良好環境,并引導課程改革的方向。90年代,聯邦政府頒布了以學科科目的方式制定的國家課程標準,從中、小學一直延伸到學前教育階段。它是“教育標準化”改革運動的產物,旨在通過建立統一的課程標準,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這是美國第一次動用國家行政力量來直接干預課程發展,課程改革的整體性大大地增強了,形成一種層層遞進、自上而下的改革之勢。與此同時,政府對學前教育的資金投入也不斷加大,開端計劃的資金從1974年的4.04億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33億美元,于是學前課程研究再次呈現出繁榮熱鬧的局面。隨著21世紀的到來,美國率先走向了一個高速發展、瞬息萬變、復雜多元的后工業時代,為了使教育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美國政府和教育界又一次把目光聚焦于課程改革。

其次,像日本、英國等也對學前課程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日本作為高速發展的現代化工業強國,在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等方面躋身于世界前列的同時,其教育的發展水平也令世界刮目相看。20世紀80年代,日本政府把學前教育列為教育改革的重點,并于1989年公布了新的《幼兒園教育綱要》,對幼兒園課程的目標和內容進行調整,使課程圍繞健康、人際關系、語言、環境、表現等幾大領域展開。經過改革,日本的學前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英國的學前課程向來以自由著稱,即課程由各地方教育當局及學校來確定,沒有全國統一課程與教材,且長期以來英國學前教育發展較為緩慢。但近些年,英國政府對學前教育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推出了多種改革舉措且投入了大量經費,對學前課程也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并于2000年頒布了《基礎階段課程指南》,為各種學前教育機構課程設置提供了參考依據,使得英國的學前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國外學前教育課程的發展對我國學前課程改革產生了巨大影響。正是在這種大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一個教育不發達的國家,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學習國外先進的教育經驗,以此來發展自己的教育,改變教育的落后狀態。在學前教育實踐中,我們熱火朝天地學習國外課程改革經驗,移植國外尤其是美國的各種課程模式,使我國學前課程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多元化局面,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這要求我們在理論中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課程領域,對外國課程改革的過程及各種課程模式進行追本溯源,深入地剖析,有利于找出我們在學習借鑒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原因,更好地促進我國學前課程的發展。

(二)特有國情:我國學前課程一直有學習借鑒別國的傳統

我國學前課程的發展史,可以說是一個借鑒、學習外國課程理論與實踐的歷史。1903年,我國第一所官方開辦的社會性學前教育機構——湖北幼稚園誕生在武昌。1904年,《奏定學堂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頒布,將學前教育機構定名為蒙養院,湖北幼稚園因此改名為湖北蒙養院。當時引進的是帶有日本特點的福祿培爾式的學前課程理論與實踐。

1922年頒布了《壬戌學制》,把公共學前教育機構改稱幼稚園。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而傳入了大量的西方教育理論,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也曾來華講演,學前課程也開始像美國學習,陳鶴琴和張雪門等前輩一直致力于把美國學前課程理論和實踐“本土化”。1932年頒布的《幼稚園課程標準》既吸取了西方的課程思想和實踐經驗,也結合了中國的具體情況,是我國自己的本土化了的幼兒園課程標準。但是由于戰爭,這個課程的標準沒能廣泛地落實與推廣。

新中國成立之后,在全面學習蘇聯的政治氛圍下,開始借鑒和移植蘇聯的教育理論與經驗,學前課程也開始“克隆復制”蘇聯的分科課程模式。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了歷史新紀元。我國學前教育工作者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西方,開始重視研究西方的學前課程,并在實踐中引入了多種國外的課程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備受矚目的就是美國,不管是美國本土的課程還是其從別國移植的課程都成了我們效仿的對象。如蒙臺梭利課程、發展—互動課程(銀行街課程)、海斯科普課程、瑞吉歐課程(方案教學)以及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課程方案等像潮水一樣涌了進來,我國的學前課程一時呈現出多彩紛呈的局面,但這卻是一種虛假的繁榮,我們模仿了“外在形式”而漏掉了“內在精神”,或者根本就是一種不顧國情的盲目模仿。我們對各種課程模式的追求疲于奔命,缺乏有效整合和本土化研究,往往是流于形式的機械學習,“生搬硬套”,呈現出“模仿課程形式而失卻課程精神”的局面,從國外移植的課程變成了“沒有靈魂的空殼”。

杜威曾經這樣說:“一國的教育絕不可能胡亂模仿別國。為什么呢?因為一切模仿都只能學到別國的表面種種形式編制,絕不能得到內部的特殊精神。況且現在各國都在逐漸改良教育,等你們完全模仿成功時,他們早已暗中把舊制度逐漸變換過了。你們還是落后趕不上。”[1]正如杜威所闡述的那樣,課程是一個有機體,它會隨著時代變遷、空間轉移而不斷地變化發展。課程發展不是孤立的,它與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關。美國不僅是當今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而且也是當今世界上學前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從歷史上看,美國早期的文化傳統主要承襲歐洲,先師法英國,后效仿德國,然而從1856年第一所福祿培爾幼兒園的開辦到20世紀初,不到100年的時間,美國就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體系,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很值得思考并探尋的。如今,美國學前教育的發達更是引起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關注,對于我們學前教育研究者來說,對其進行研究是一個擺在眼前的極富現實意義的課題。

要學習美國的學前課程,就必須把它放到美國的背景下去透視,深入到其自身的發展脈絡中去解讀。考察美國學前課程的發展歷史,有助于我們在對其進行模仿時進行更多的思考,更具有批判性地評價每一種課程模式,而不是一味地“頂禮膜拜”,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國學前課程的優勢和劣勢所在,知其利弊得失,形成自己權衡取舍的廣闊視野。同時,美國也是一個善于學習別國經驗,兼容并包的國家。如歐文的幼兒學校課程、福祿培爾幼兒園課程、蒙臺梭利教育模式、保育學校課程、瑞吉歐教育法等都是美國從別國學習借鑒而來的,不管是其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是我們的“前車之鑒”,都能給予我們有益的啟示。此外,在對美國學前課程的發展歷程追蹤考察的過程中,我們也許能更清晰地理解“學前課程”是什么?學前課程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如何?在不同的時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或那種課程模式?學前課程發展的未來走向是什么?

(三)理論訴求:學前課程研究和教育史研究的雙重呼吁

課程作為專門的研究領域,其歷史非常短暫。在此期間,中小學課程研究起步較早,所取得的成果也比較豐碩。相比之下,對學前課程的理論研究還比較薄弱。無論是引進國外學前課程,還是我們本土的課程探索,都是側重于實踐層面的操作,理論概括性較差。我國現存的從國外引進的多種學前課程,往往缺乏明確的理論指導,其課程目標、內容、組織之間也不完全對應,這些課程在我國應用,并沒有什么完整嚴密的理論基礎。因此在熱熱鬧鬧的課程實踐背后,學前課程理論卻進入了“寂寞而停滯”的狀態。這要求我們理論研究者必須進行反思:我國進行學前課程改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改革不應該是只追求表面的五花八門的教育內容,也不應該是模仿幾個“課程模式”,更不應該僅僅是知道幾個課程名稱、說出幾個課程名詞,而應該抓住學前課程的“實質”,深刻了解每種課程的理論內核以及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走向,對每一種課程模式的“來龍去脈”都有清晰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學前課程理論體系”。唯有如此,我們的學前課程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和進步。

以往教育史的研究往往側重于從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兩個方面進行,尤其是外國教育史方面,從課程變遷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的不是很多,對課程的歷史研究不夠重視。可以說,課程史是教育史研究中比較新的一個領域。杜成憲教授曾經指出,教育史家應當關注學校課程的變革及其所顯示的意義。課程史是教育史學科功能性在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的集中體現。它將教育史學科和課程設置與特定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聯系起來,其地位介于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之間,發揮著聯系紐帶的作用。課程的歷史能為當今的課程改革提供堅實而可靠的科學依據,審視課程的歷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當代的課程及其變革。尤為主要的是,它為我們提供了新的了解教育歷史的視角,站在課程這一點上,可以更深入、更具體、更清晰地看到教育發展的全貌,這是進行教育史研究的一扇新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宗县| 郑州市| 财经| 衡阳县| 晴隆县| 锦屏县| 遂平县| 寿光市| 泗水县| 馆陶县| 巴林右旗| 伊金霍洛旗| 榆树市| 昌图县| 扶风县| 金川县| 金阳县| 门源| 邻水| 耒阳市| 华坪县| 苏尼特右旗| 牟定县| 汪清县| 西藏| 平山县| 玉山县| 股票| 化隆| 武乡县| 沂南县| 江陵县| 天门市| 逊克县| 竹溪县| 彝良县| 蒙阴县| 荥阳市| 长乐市| 遂平县|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