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產業論
- 汪月波
- 1622字
- 2019-08-30 18:13:24
序三
《音樂產業論》是我的好朋友、浙江傳媒學院電視藝術學院副教授汪月波老師耗費三年時間完成的專業鼎力之作,這本書的出版令人欣慰、令人振奮、更令人拍手稱慶。
音樂產業發展和研究是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舉措的重要方面。目前,中國文化產業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一個大國的崛起必然表征為其經濟、軍事、文化和政治在內的全面提升,并通過綜合國力均衡發展來實現整體崛起。我們需要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需要文化傳媒產業的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典型的消費類產業,根據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當人均GDP接近或超過5000美元時,文化消費則會井噴。而中國的人均GDP 2012年就已經超過5000美元,達5094美元。那么,以文化消費為代表的非物質消費也將快速提高。所以,大國崛起必然訴求于文化產業的發展。
音樂產業是文化產業的一個有效組成部分。《音樂產業論》提出了一個基本的認識,那就是什么是音樂產業,音樂產業應該關注的重心在什么地方。作者根據自己在英國的所學所思,提出了音樂產業的發展應該放在流行音樂發展的層面。這是世界各國研究與發展的共識,是美國、英國及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音樂產業研究的共同態度。我國對于音樂產業的研究與專業管理也處于剛剛起步階段,“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是中國音樂產業行業管理單位,其宗旨是為加快推進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建設、建立音樂關聯產業間的橋梁、跨界整合優質資源、不斷完善音樂產業功能、提升音樂產業核心競爭力而努力工作。其中,中國樂谷就是在這樣的宗旨下建立的國家大型音樂產業基地。中國樂谷建設情況是:2010年提出中國樂谷的概念,2011年是中國樂谷的規劃年,2012年是中國樂谷的活動年和項目落地年。幾年來,在中央和北京市領導的關懷下,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樂谷建設取得了一定進展,目前形成了“十大亮點”特色建設。樂谷展示中心、草地音樂公園、露天劇場、音樂工坊、樂谷藝術中心、音樂創意基地、五星級音樂酒店、民俗博物館、提琴村、音樂劇場與會所和中國樂谷藝術家工作室等項目均在建設之中。中國樂谷要成為集樂器研發制造交易、音樂教育培訓、音樂創作、演出會展交流和生態音樂娛樂相結合的中國音樂基地。
雖然,我國的音樂產業發展步伐大,投資良好。但是,我們還要向英美等國家學習它們對于音樂產業管理的先進手段與經驗,如音樂版權的管理、現場演出的運行和數字音樂的問題等。我們的建設實際是硬件設施投入與政策支持都很明顯,但是軟件管理手段是缺乏的。也就是我們建立了一些音樂基地、工廠甚至是賓館等場所,但具體怎樣使用,用在什么地方還沒有完整的概念。《音樂產業論》可以說能夠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它從音樂產業到底是什么及怎樣管理、運作層面提出了一定的觀念,這些正是我們音樂產業發展中所缺乏的和急需的。
2013年,我國的文化產業GDP占比為3.77%,與歐洲平均24%、美國25%相比,我國文化產業有巨大的增長空間。為抓住機遇發展文化產業,國家出臺政策成立音樂產業基金,此基金的成立可以推動國有文化產業轉企改制,推動民營資本進入文化產業,推動基于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新興文化產業的發展,推動文化與金融的融合,推動文化產業的并購重組,推動文化走出去。因此,我們在解決了音樂產業運行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管理手段之后,需要一支國內有影響力、代表行業特點的市場化產業投資基金,通過金融手段去引領行業發展。從市場角度講,需要一支國家層面的、有國際視野的市場化運作的基金去整合音樂產業資源,打通整個產業鏈,以保證我們的音樂產業在政策的引導下鑄就輝煌的篇章。
汪月波老師對音樂產業的關注與研究正迎合了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舉措,我國的音樂產業、文化產業要走出去勢必要了解國外研究動態與成果,汪老師的研究成果帶給了我們這樣的驚喜。我們在慶幸之余也衷心祝賀汪月波老師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這是學界和業界聯合研究的范例,值得推廣,值得學習。
再次祝賀《音樂產業論》的成功出版,這是中國音樂產業研究發展的一件幸事,可喜可賀!
王超山
北京平谷國家音樂產業基地管理委員會黨支部書記
2017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