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關于這個問題,滿族民間文學資料為我們提供了答案。我們曾在寧安地區采訪了滿族民間故事家傅英仁先生,他和其他五位老人確認《尼山薩滿》中“德揚庫”等詞句都是滿族民間曾流傳過的曲調。六位老人不僅曾經聽過,而且有的至今還會唱,他們回憶起了七種滿族民間曲調,有六種與傳說中的曲調名稱相同或相似。第一種是傳說中的“德揚庫”,有的也叫“德也庫”和“德尼庫”等,寧安地區民間叫“德什庫”調;第二種是傳說中的“埃庫勒也庫勒”,有的叫“也庫里哲庫里”,民間是“也爾闊”調;第三種是“火格牙格”調,傳說中的曲調名稱與民間完全相同;第四種是傳說中的“欽格爾濟英格爾濟”,民間叫“欽格爾”調;第五種是傳說中的“海拉木比舒拉木比”,民間叫“海拉舒拉”調;第六種是“克庫”調,傳說中的曲調名稱與民間完全相同。除以上六種民間曲調與傳說中相同或相似外,民間還流傳一種“納爾胡”調,與《寧三薩滿》中的“查爾渾”或是“撥爾渾”相似。
假如我們從曲調的作用,即曲調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內容等方面,將《尼山薩滿》中的曲調與民間曲調做一比較的話,就能進一步看出它們之間何等的相同或相似了。
第一種“德揚庫”調。這種曲調在《尼山薩滿》各種異文(僅指本文所涉及的六種,以下省略)中都使用了,說明它是滿族歷史上既普遍又常見的一種曲調。傳說在三種情況下使用這種曲調:一是神仙客人出現的情節里;二是尼山薩滿所吟唱的情節里;三是員外所吟唱的情節里。
從《尼山薩滿》各種異文中出現“德揚庫”調的情節來看,此調有兩個特點:第一,不僅作為人神之間的使者的薩滿吟唱此調,而且一般人如員外等也可以使用,說明它既能用在神圣領域中祈禱神靈,又能用在世俗領域里的一般人身上。第二,吟唱此調都是為了某一個目的而乞求神靈或他人。神仙客人為了進屋祭奠而吟唱,員外為求神靈保佑而吟唱,等等。同時,此調還有另一方面的思想感情,就是表達愉快心情,這種感情集中表現在尼山薩滿的唱段里。民間使用此調,往往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向神靈祈禱、祭祀,所以又叫“祭神調”,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與傳說完全相同。
第二種“埃庫勒也庫勒”調。在我們列舉的所有異文中都使用了此調,而且集中在尼山薩滿為員外的兒子占卜病因和過河過關口的情節里。在“蘇聯本”中尼山薩滿為員外兒子占卜時唱道:“在你五十歲的時候埃庫勒也庫勒,又生了一個埃庫勒也庫勒,男孩子埃庫勒也庫勒。因為五十歲生的埃庫勒也庫勒,所以起名叫埃庫勒也庫勒,色爾古岱·費揚古埃席勒也庫勒……”尼山薩滿通過吟唱此調,不僅把員外第一個兒子的死亡占卜出來,而且還把員外第二個兒子的病因以及如何救活他,占卜得清清楚楚。在其他異文中是尼山薩滿在陰間里過河和通過關口時吟唱此調。由此看來,這種曲調的作用和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就很清楚了,就是乞求神靈幫助尼山薩滿,使她達到預定的目的。雖然此調與民間曲調名稱不完全相同,但其作用是一樣的,即請神、求神等,所以也叫“求神調”。它們應是同一曲調。
第三種“火格牙格”調。此調除《寧三薩滿》外,其他五種異文都使用了,但很不規則,有的是在尼山薩滿囑咐她的助手如何做準備工作時吟唱,有的是尼山薩滿在陰間里遇見丈夫時吟唱,有的是她過河,在閻王門前及在某一個鬼魂門前吟唱,等等。但此調有一個特點,就是敘述性的。如在“蘇聯本”中,尼山薩滿唱著“火格牙格”調囑咐她的助手:“請你把公雞的頭火格牙格,拴好火格牙格。請你把獵狗的腿火格牙格,捆住火格牙格。請排好火格牙格,一百塊陳醬火格牙格。請卷好火格牙格,一百卷白紙火格牙格……”近四十行的唱詞,把尼山薩滿去陰曹地府所用之物及扎哩應注意的事項敘述得詳詳細細。又如“手稿二”中,尼山薩滿在陰間遇見丈夫后,便把無法救活他的原因以及如何在他的墳前多燒紙錢,等等,詳細唱述了一遍。所以,此調主要是向對方交代,囑托述情或是要表達深沉的思想感情時使用。此調與民間曲調相比,不僅名稱相同,而且作用也相同,即用在“敘述”事件方面。
第四種“欽格爾濟英格爾濟”調。此調僅在“蘇聯本”“手稿二”和“手稿三”中出現,都是用在“送行”方面?!疤K聯本”中,當尼山薩滿昏迷后,她的助手唱著此調,護送尼山薩滿的靈魂前往陰間。尼山薩滿在她的助手的吟唱中,帶著狗、雞,背著陳醬和紙箔,在眾神靈的保護下前往陰間?!笆指宥敝幸彩侵忠鞒囊欢危~內容較簡單外,曲調的作用與“蘇聯本”完全相同。在“手稿三”中,雖然不是助手,而是尼山薩滿自己吟唱,但其作用也是“送行”,即尼山薩滿唱著此調,要求眾神靈護送她過河。民間雖然叫“欽格爾”調,但其作用完全相同,它是寧安民間很流行的“送行調”。
第五種“海拉木比舒拉木比”調。這種曲調只在“蘇聯本”中出現,即尼山薩滿在陰間遇見丈夫時,為了說明為何不能救活他,便唱道:“因為你早已死去了海拉木比舒拉木比,所以身上的海拉木比舒拉木比,關節已斷海拉木比舒拉木比,但肉已爛海拉木比舒拉木比,骨架已碎海拉木比舒拉木比,已化為塵土了海拉木比舒拉木比,怎么能救活你呢海拉木比舒拉木比……”尼山薩滿在唱詞中懇切地請求丈夫放她過去,并答應好好照顧他的母親,即她的婆婆。從這段唱詞中,可以感受到尼山薩滿如泣如訴的悲哀情形。雖然民間稱為“海拉舒拉”調,但兩者的作用非常吻合,即表現因悲傷而哭泣訴說的感情,如“寡婦思夫”等,所以也叫“大悲調”。
第六種“克庫”調。只有在“蘇聯本”和“手稿二”中出現,而且出現在不同的情節里?!疤K聯本”是在尼山薩滿從陰間把員外兒子的靈魂帶回陽間時,助手唱著此調催她醒來。這段唱詞的作用在于催醒昏迷的尼山薩滿和員外的兒子。“手稿二”中是尼山薩滿赴陰間前向助手交代所要準備的物品和注意事項,并說明自己救人的責任,其唱詞總的作用也是為了“催醒”員外兒子生命。與民間曲調相比較,不僅名稱完全相同,而且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非常吻合,民間又叫“進山調”。此調是仿照布谷鳥的叫聲,只有兩個音節。我們知道,布谷鳥是進入嚴冬之后,首先向人們預報春回大地,萬物蘇醒和生長的季節到來的鳥類。人們模仿賦予萬物以生命的布谷鳥叫聲,而形成了“克庫”調,寓意在使人由昏迷中清醒過來,或是死而復生,如同春回大地一樣,重新獲得生命的力量。
通過以上比較可以看出,傳說中的曲調與民間曲調,其作用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都非常相近,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各類《尼山薩滿》異文中出現了十幾種類似“德揚庫”的曲調,但僅有六種與民間曲調相同,這是因為傳說中所保留的曲調與我們所搜集到的民間曲調,不是屬于同一歷史層次。因為僅從記錄傳說的滿文來看,可以推算到皇太極時代,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所以,今天我們搜集到經過幾百年的歷史發展演化后的民間曲調,必然與更接近原始形態的傳說中的曲調有所不同,但其曲調并未因歷史的衍化而失去原始作用。因此,可以肯定地說,傳說中所出現的“德揚庫”等詞句,是滿族歷史上曾流行的一部分民間曲調。傳說中其他尚未考證出來的曲調,也應是滿族的民間曲調,只是由于歷史的發展變化,有的已被歷史淘汰,有的是我們尚未搜集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