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有病拜菩薩
- 大唐好駙馬
- 蘭陵醉公子
- 2072字
- 2019-04-04 09:30:00
“月香,”蕭清加快腳步走上去,“你去柳家做什么?”
“郎君,你回來啦!”見是自家郎君,月香蹙在一起的細眉這才舒展開,跑上來拉住蕭清的袖子。
“誰把你氣成這樣?”蕭清笑著摸摸她的小腦袋,“告訴我,我替你出氣。”
“還不是封四娘,”月香哼聲道,“奴婢想去她家抄個方子,她不給就算了,還說什么抄了也白搭,蕭家砸鍋賣鐵也買不起那些藥!”
“何樣的方子?”
“給主母治眼疾的方子,”月香又氣又傷心地說道,“主母的眼疾又加重了,今日還不慎摔了一跤……”
“啊……傷到哪兒了?”蕭清吃了一驚,抬腳就往院子里奔去。
月香小尾巴一樣跟進來:“郎君莫急,主母無大礙,就是碰破了點皮……”
“娘!”
蕭清像頭莽撞的小牛犢沖進屋內(nèi),卻見侯氏雙手合十跪在一塊破氈毯上,對正北壁上的佛龕念誦經(jīng)文,神態(tài)極其虔誠。
“愿眼紫金燈,灑灑水離易,黃沙滿藏經(jīng)。千眼千手千龍王,文殊大士騎獅子,普賢菩薩乘象王。日里云膜盡翳膜消磨。強中強,吉中吉,眼中常愿得光明,清凈般若波羅蜜……”
佛龕上供著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陶香爐上燃著三支香,邊上還貼著條黃色符紙。
符咒?!蕭清表情呆了呆。
“這是前些時奴婢陪主母去大興善寺,從法圓法師那里求來的。”玉香在邊上說道,“法師說了,只要心誠,定然會靈驗的。”
蕭清苦笑著搖了搖頭,大興善寺就在隔壁的靖善坊,乃是佛教八宗之一密宗在中國的祖廷。在太宗朝時還是玄奘的三大譯場之一。
這座寺廟的名氣夠大,可這也不能代表那些符紙會有治病效應。
“柳家是什么方子?管用么?”
“奴婢也不知,只聽封四娘的父親服用那方子后,眼疾有所好轉(zhuǎn)。”小婢女呡呡小嘴說道。
“封四娘說咱家砸鍋賣鐵也湊不齊那方上的藥,何藥這般昂貴?”蕭清微微皺眉道。
“奴婢不記得了,”月香歪著小腦瓜想了想,搖頭道,“好似有一味藥叫波斯……鹽綠什么的,竟要五十文一兩呢!”
波斯鹽綠?名字真是古古怪怪!
蕭清搖搖頭,別說五十文一兩,就是五百文一兩,只要確有療效,他也毫不猶豫掏錢買回來。
老娘的病情顯然不能再拖了,做為一名醫(yī)生,他看出老娘患的是白內(nèi)障。
在大唐這種病叫“白翳”,白內(nèi)障手術(shù)在后世其實是個很簡單的小手術(shù),比割雙眼皮還簡單,半小時就能做完。
手術(shù)只有兩步驟,在利多卡因局麻下,摘除渾濁的白內(nèi)障,再植入人工晶體。
可要在唐朝做手術(shù),有兩個問題難以攻克,其一麻醉,其二人工晶體。
蕭家三郎走到窗邊,摸著下巴思忖著,他感覺說服老娘相信自己可以做外科手術(shù),或許比解決那兩個技術(shù)問題更困難。
一抹熟悉的倩影從院外飄然而進。
他忙舉起手一揮,柳玉娘會心一笑,扭頭看了隔壁一眼,快步走了上來。
“你又來做甚?”小婢女搶上來,用身子堵住門,“小氣得連個藥方都不讓我抄,你有何顏面再上我們家來……”
“不許亂講,”蕭清推了推小婢女,“玉娘是無辜的。”
封氏處處偏向自己的親生兒子,家里的臟活累活都得柳玉娘做,那柳遇春倒是心安理得享受著他人的勞動成果。
自柳家與吳家定了親后,封氏才對女兒稍微好了一些,皆是因為她指望將來能借助女兒過上好日子。
“蕭郎,這是藥方。”
柳玉娘從袖口里摸出一張黃麻紙,蕭清接過一看,這方子顯然是玉娘偷著抄下來帶出來的,不由心頭一熱,真是難為她了!
“進來坐會吧?”蕭清說道。
“不了,”柳玉娘搖了搖頭,說道,“我是偷著跑出來的,還得回家做飯。”
蕭清點點頭:“那我就不留你了,免得被你娘發(fā)現(xiàn),又要責罰你。”
……
“哐當、哐當、哐當……”
次日一大早,蕭家堂屋里就傳出了織布機忙碌的聲音,侯氏帶著小婢女月香又開始了忙碌的一天。只是因為眼疾越來越重,平時很簡單一個操作,此時對她而言都變得困難起來。
好在熟能生巧,這織布機她已操作了二十余年。小婢女則坐在門邊的馬扎上,一只手搖著紡線車,另一手熟練地扯著線頭。
紡線車有點老舊,發(fā)出吱呀吱呀的聲響,主仆二人都埋頭干活,堂屋內(nèi)只有織布機和防線交織在一起的聲音。
不知過了多久,月香感覺脖頸有些酸痛,搖車的小手停了下來,抬頭看了一眼似乎永不知疲倦的侯氏。
又扭身朝東廂房探頭張望,沒話找話地說道:“主母,你渴否?奴婢去幫你倒杯水吧?”
“不渴,”侯氏應道,操作織布機的動作并沒停,“去問郎君渴否?”
“奴婢不敢,”月香委屈地噘噘小嘴,“適才奴婢就是被郎君攆出來的,也不知郎君在忙些什么。”
早膳后蕭家三郎就一頭鉆進了廂房,此時都快亭午了,一直沒出來過。
“主母,郎君到底怎么了?”
“郎君有正經(jīng)事在做。”
“噢……”
月香歪著腦袋一臉傻笑,莫非郎君又有什么稀奇想法了?比如冰糖葫蘆、珍珠奶茶……
“嗯,若是想到了什么好吃的,郎君自會第一個讓奴婢知道的!”小婢女回過神來,趕緊抹一把流下來的口水。
破舊的書案上,一只鋁合金的醫(yī)療急救箱十分扎眼,與屋內(nèi)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
很簡單,它來自21世紀,并不屬于這個時代。
穿越前,蕭清正在出診的路上,手里提的就是這只急救箱。那天他醒來時,這只急救箱就在他身邊,他沒敢往回拿,把它藏在了那座廢棄鉆要某個十分隱秘的位置。
這件事,蕭清至今仍是沒有想明白這只急救箱是如何穿越過來的。
不過穿越這件事本身就無法用科學解釋,他也就懶得耗費心神去想一個無法得到答案的問題。
昨夜他悄悄溜出去,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它拿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