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Lesson 2 漢服的常見形制

漢服的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開)、“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漢服的款式雖然繁多復雜,且有禮服、常服、特種服飾之分,但是仔細分析,根據其整體結構主要分為三大種類。第一種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因為它上下相連,“被體深遂”,稱之為深衣。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長衫等,這類屬于長衣類。深衣最大的特點是上衣和下裳分開裁剪,在腰部相連,形成整體;衣服縫成一體是為了方便,但上下分裁則是為了遵循古制傳統。深衣男女均可穿,既被用作禮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服飾。它也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指非正式場合)時的服裝,屬于休閑類服飾。從先秦到明代末年,深衣普及率很高,流傳的時間有三千多年,其服飾形制逐漸形成了深衣制,圖1-2-1所示為曲裾深衣。

圖1-2-1

第二種是“上衣下裳分開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參加祭祀等隆重儀式的正式禮服。“上衣下裳”,顧名思義是分為上身穿的衣物和下身穿的衣物。華夏服飾自古以來,崇尚“上衣下裳”,并規定“衣正色,裳間色”,也就是說,上衣顏色端正且純一,下裳則色彩相交錯。這種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黃”,因為天是清輕之氣上升而成,所以用純色,地是重濁之氣下降而成,所以用間色。圖1-2-2所示為玄端,主要用于祭祀、成人禮、婚禮等重大禮儀場合,多為男子穿著。

圖1-2-2

第三種為“襦裙制”,主要有齊胸襦裙、齊腰襦裙、對襟襦裙等,圖1-2-3所示為宋代高腰襦裙。“襦裙”實際上也屬于“上衣下裳”制,但是,這種劃分方式沒有嚴格的禮儀規定,且在漢服的類別上地位特殊,因此單獨分類進行介紹。

圖1-2-3

漢服是漢民族傳承四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及儒家的仁義思想。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為吉禮、兇禮、賓禮、軍禮、嘉禮的禮服。除去國家大事的禮儀,普通漢人的家禮包括冠、婚、喪、祭四禮,對著裝都有不同的要求。四書五經對漢服禮服有詳細的描述。漢服不僅是中華民族中主體民族漢族的寶貴財富,亦是中華民族各民族的寶貴財富。漢民族服裝盡管受到其他民族服飾的影響,但其基本民族特征則并未改變,漢服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根據各個職業、社會階層、年齡、場合等因素都有其對應的不同的衣冠制度。庶民怎么穿、學者文人怎么穿、官員怎么穿、在家怎么穿、會客怎么穿和儀式怎么穿等都有嚴格的規定。

漢服是漢族的禮儀文化的必要組成部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迦县| 新安县| 伊金霍洛旗| 西华县| 喀喇沁旗| 湖南省| 佛教| 土默特左旗| 衢州市| 广丰县| 冷水江市| 綦江县| 枣庄市| 彩票| 吐鲁番市| 宝应县| 屯昌县| 宜城市| 德州市| 镇坪县| 潼关县| 康马县| 奉新县| 灵丘县| 汽车| 石河子市| 高尔夫| 突泉县| 澜沧| 罗定市| 高雄市| 马尔康县| 鹤壁市| 安塞县| 平远县| 洱源县| 兰州市| 沂水县| 澄迈县| 平湖市| 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