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動效大爆炸:After Effects移動UI動效制作學習手冊
- 畢康銳
- 3024字
- 2019-10-23 17:40:26
推薦
在用戶紅利已然消失的今天,用戶體驗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動效作為提升用戶體驗的方法也被更加關注。良好地運用動效可以提高使用流暢度、降低思考成本、提升情感感受。國外的優秀App無一不大量且良好地運用了動效,這一點值得國內的App設計者借鑒。
本書內容翔實,全流程介紹了動效的設計方法,提出了有效的螺旋進階模型,對設計工具也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同時本書作者結合十幾年的UI動畫項目經驗,通過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如何運用動畫軟件一步步制作出超出用戶預期的UI動效,這對想要掌握動效設計技能的讀者來說非常實用。
本書是為數不多的集“動畫效果教程”與“創造性設計思維培養”于一體的書。它能夠幫助讀者從0到1地按照教程完成一個動畫效果的設計。
同時,本書更有價值的地方在于,它為讀者提供了提高“設計創造力”的可供借鑒的方法,包括如何根據一個動畫的設計主題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靈感的提煉以及方案的發散。
這本書,是動畫設計道與術的結合。因此,我極力將此書推薦給那些渴望在動畫設計上有所建樹的同仁們。
美團點評用戶體驗設計部總經理、大眾點評總經理 西貝
初次閱讀本書就被“視覺鋪子老畢”平實的語言中超強的邏輯思維給吸引住了。相比其他軟件類的書籍,這本書緩緩地道出了AE制作動效的基礎知識與設計實戰技巧,同時講述了諸如網易等大公司的動效設計師在做動效時遇到的一些問題和通用的解決方法,非常實用。
動效制作能力的提升,只要讀者勤加學習,且學以致用就可以實現。而針對動效的直接經驗積累與教訓總結卻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很多的項目經歷才能有所收獲的。這些內容在本書都有涉及,且能做到面面俱到,實在是難能可貴。
網易UEDC總監 郭冠敏
在本書中,老畢憑借自己見微知著、深入淺出的引導能力,利用螺旋式方法講解內容。除了設計發展的史觀表述外,還傾囊相授從手到腦的設計技巧與設計思路,以及自己的成長與學習經驗。說實話,很難得見到設計師有這樣的胸懷,手把手地將經驗相傳。
在我看來,一個好的UI動效不僅僅是好看,同時應該具備幾個特質:具有較為統一的視覺引導性和品牌感;清晰高效地表述信息的傳達狀態;增強用戶在人機交互時對于直接操作的狀態感知;通過視覺動態化的方式向用戶呈現操作結果和反饋。最后,才是好看。
動效設計不僅僅是學會動效手法這么簡單,更應該從體驗品質向體驗品位去努力和發展。我個人真心推薦這本書,不論是入門讀者,還是有一些動效制作經驗的設計師們,都能徜徉在動效之美的海洋里。
阿里巴巴總監、UED大學負責人 善牧
優質的用戶體驗,一定是流暢、易懂和有趣的。設計師經常會思考一個問題,那便是:“要如何設計才能提升用戶體驗?”而對于此,關鍵在于我們是否能熟練掌握動效的設計知識并運用好動效。一個好的動效比任何的圖片和文字都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它不僅能提升用戶體驗,還能使用戶對產品產生感情依賴。然而,目前行業內關于動效實戰性的教學書卻幾乎一片空白。本書是一本業內少見的針對AE動效的實戰手冊,從工具實操到用戶體驗一把抓,助你提升技能,建立最適合自己的流程化思維方式。
站酷創始人兼CEO 梁耀明
成功設計師的那些讓人驚艷的作品,背后是多年的苦練,要想厚積薄發,學什么和怎么學就至關重要了。本書中有詳細的進階學習方法相授,并且作者還從創意方法、素材庫的積累、軟件技能提升、動效案例等多方面進行思考分析,并總結出來分享給大家。這本書精而酷,相信一定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順豐科技UED設計部總監 張真
一個好的設計,就像是通過長鏡頭講述一個絲絲入扣的情節或故事,并且從用戶接觸開始,體驗上是順暢且沒有任何思維跳躍的。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往往習慣于先逐個對靜態的頁面進行設計,這中間很容易產生邏輯的斷層和思維的不連貫。而作為設計的“美縫劑”,動效就顯得十分重要。除此之外,即便是單個頁面的展示,動效,也可以協助用戶理解界面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
書店里不乏動效設計相關的書籍,不過大多都偏重工具講解。但在我們的實際工作生活中,僅僅學會一件工具還遠遠不夠。老畢的這本書既包含理論分析,又有實戰演練,真是非常難得。老畢是我將近10年的好朋友,設計經驗豐富,對設計充滿激情又十分靠譜和務實,見書如見人。因此想系統了解、學習動效和用戶體驗設計的各位朋友,看這本書就夠了。
微眾銀行微粒貸用戶體驗設計經理 劉廷基
6年前,我在華為終端視覺團隊中籌建動效設計團隊時,動效設計師當真是一人難求。最終我們的團隊,由一位法國設計師和我組成,算是有了雛形。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么要執著于動效設計?我的答案是,多年的交互設計經驗告訴我,動態設計一定會成為未來人機交互的核心。同時,動效設計具備真實化、形象化、邏輯化和趣味化的特性,可以幫助構建真正的以用戶為核心的體驗設計。
當然,動效設計對于設計師的綜合技能要求也較高。無論是高等院校的動效設計專業師資,還是如今行業內的UI動效設計師資源都非常緊缺。在平日里我跟老畢等同行交流時,不免吐槽動效不但一人難求,甚至是一書難求。
不想老畢竟然默默耕耘,將自己的動效設計經驗和實戰案例整理成淺顯易懂的書籍。對于動效設計師和即將加入動效設計行列的讀者來說,本書值得一讀,也值得深讀。
華為終端美國UX團隊負責人 朱斌
初次遇見老畢,是在公司的2013年“Q哥Q妹”舞臺(一個歌唱組合)。當時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個小伙子有活力,有才藝,也有自己特立獨行的風格。多年后看,他在各個不同的產品線摸爬滾打著,依然保持了很好的工作激情和專業創作活力,這讓我有點意外。這么多年,我見過很多設計師因為種種原因,慢慢很少有精力真正專注于設計本身。老畢是個例外,他是個敢于去想并勤于去實現的人,這是我對他的新看法。他曾經在我的團隊也待過一段時間,我也見證了他從一個基層設計師一步一個腳印、苦練手技、勤修內功的自我成長的過程。今天他將自己對專業的熱誠和激情,將自己多年對設計的觀察和體會整理成書,書中有他來自騰訊億級用戶量級平臺產品的設計經驗積累和想法概念打磨,所以,我真誠地向讀者推薦這本好書!
騰訊社交用戶體驗設計部副總經理、騰訊設計通道會長 陳俊標
“老畢”同學并不老,雖然自稱“老畢”,但是在我眼中實為有創意、有想法的“潮童”!“老畢”在微信公眾號上也跟許多年輕人分享他在設計上的心得,現在把自己多年來的設計經驗整理分享出來,非常全面細致地介紹了互聯網行業動效設計師們的實用技能。動效設計可以讓簡單枯燥的界面視覺元素在整個用戶體驗的過程中變成帶有靈魂的交流對象,豐富用戶的體驗。對界面動效設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不妨仔細閱讀本書,相信對大家的學習會有幫助!
Motorola UX設計總監 TC
動效設計在移動端的設計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市面上又很難找到一本系統講授這方面知識的書籍,老畢的這本書很好地填補了這個空白。但這又不是一本單純教授你動效設計技能的工具書!在這本書中,老畢結合自己十余年來在騰訊等公司所積累的動畫/效設計的豐富實踐經驗,以詼諧幽默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來動效設計的“器”與“道”。無論你是初出茅廬的動效新手,還是久經沙場的老兵,相信這本書都能帶給你很多的養分和思考。
酷狗音樂UED設計負責人 朱超
從專業設計公司的角度來看,移動端動效設計已悄然成為一個面向未來、新興高能的職業方向。老畢的書圍繞這一主題,整理匯編了大量優秀案例,結合自身在大企業的豐富項目經驗,由淺入深地講解了技能修煉、思維訓練等方面的實踐知識,是國內該領域一本難得的實戰工具書。
華為UED領域戰略級合作伙伴蘭帕德設計機構創始人兼CEO 谷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