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化保護原理與實踐
- 沈昌祥 張鵬 李揮 劉敦偉 趙林欣 劉京京 劉冶編著
- 1661字
- 2019-07-30 13:13:59
第1章 網絡與信息安全概述
1.1 引言
隨著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發展以及進一步走向實用化,網絡用戶與日俱增,網絡應用將無處不在,人們對網絡的要求與期望亦將越來越高。2015年2月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49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3 117萬人,增幅明顯收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較2013年底提升了2.1個百分點。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較2013年增加5 672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3.61億,較2013年底增加5 953萬人,增長率為19.7%;我國網民使用網絡購物的比例從48.9%提升至55.7%。2014年,全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2.8萬億元,同比增長18%[1]。可以說互聯網已經遍布國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在網絡用戶大幅增加的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三網融合等IT與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視頻監控、智能終端、應用商店等快速普及,全球數據量出現爆炸式增長。即使在遭遇金融危機的2009年,全球信息量也比2008年增長62%,達到80萬PB(1 015 B),2010年增至120萬PB[2]。據IDC預測,至2020年全球以電子式形存儲的數據量將達32 ZB(1 021 B)。以120萬PB數據為例,如果將其刻錄在DVD上,再將這些盤片堆疊起來,可從地球到月球壘一個來回。據統計,2010年以互聯網為基礎所產生的數據比之前所有年份的總和還要多。而且在數據量的激增的同時,數據結構也在演變。Gartner預計,2012年半結構和非結構化的數據,諸如文檔、表格、網頁、音頻、圖像和視頻等將占全球網絡數據量的85%左右,而且,整個網絡體系架構也將面臨革命性改變[3]。
與此同時,人們所面臨的網絡安全方面的任務和挑戰也日益復雜,網絡安全事件頻頻發生。近年來,全球網絡空間格局持續發生深刻變化?!霸茣r代”初露曙光,“大數據”洶涌澎湃,既蘊含著推動社會生產力實現指數級躍升的巨大能量,也潛藏著難以預估的安全隱患。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的日益普及以及無線網絡的大規模部署,全球網絡攻擊的重心,正經歷“從軟件向硬件、從有線向無線、從PC向非傳統計算領域”的遷移。
作為互聯網的發源地、全球信息技術的龍頭,美國也始終宣稱自己是全世界遭受網絡攻擊最為嚴重的國家,其公布的一項統計顯示:全世界每天有6萬多個全新或變形的惡意軟件產生,美國政府的計算機系統平均8秒就會遭到一次攻擊。作為美國軍事指揮的中樞,美國國防部擁有超過700萬臺設備,通過分布全球65個國家、1 500多個基地的15 000個網絡、21個衛星和20 000個商業線路,傳輸非密、秘密和機密的信息。因此,軍方和國家信息設施之間的聯系緊密,包括Internet、電子通信網、計算機系統等,正是由于這種網絡結構的特殊性與網絡應用的廣泛性,使美軍承受著比其他國家軍用網絡更多的網絡安全威脅。據美國國防部披露,其國防系統每小時可能受到25萬次非授權探測,每天達600萬次,有100多家外國情報機構曾嘗試入侵美軍的網絡。
2012年7月,雅虎服務器被黑,45.3萬份用戶信息遭泄露;2013年3月20日,韓國3.2萬臺終端MBR被刪除,3家電視臺、2家銀行系統癱瘓;2013年7月,Java Struts 2報高危漏洞,據傳某著名電商被拖庫,超5億用戶信息被盜;2013年10月,慧達驛站軟件漏洞導致連鎖酒店數據庫被拖庫,2 000萬條開房記錄泄露。
根據英國《簡氏戰略報告》和其他網絡組織對各國信息防護能力的評估,我國被列入防護能力最低的國家之一[4],目前95%與互聯網相連的網絡管理中心都遭受過境內外黑客的攻擊或侵入,其中銀行、金融和證券機構是黑客攻擊的重點。僅2013年11月,境外木馬或僵尸程序控制境內服務器就接近90萬個主機IP,侵犯個人隱私、損害公民合法權益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
因此,可以說信息化蓬勃發展的同時,網絡與信息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我國巨大的網絡使用需求、薄弱的網絡安全防范水平、頻發的信息安全事件,使得加快網絡與信息安全領域的研究成為了當務之急。尤其當前各國紛紛加強網絡戰力量建設,信息技術被用做干涉他國政治的工具,網絡戰已經逐步成為關注的焦點,網絡空間已成為各國情報機構的主要戰場。網絡信息安全領域的研究已經關系到國家的安全、社會的穩定。如何解決網絡與信息安全問題既具有挑戰性,又具有重要的意義。
- INSTANT Netcat Starter
- Learning Python for Forensics
- 大型互聯網企業安全架構
- 信息系統安全檢測與風險評估
- Mastering Kali Linux for Advanced Penetration Testing
- 代碼審計:企業級Web代碼安全架構
- 防火墻技術與應用(第2版)
- 編譯與反編譯技術實戰
- 數據安全架構設計與實戰
- 構建新型網絡形態下的網絡空間安全體系
- Hands-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Cybersecurity
- 云計算安全防護技術
- 物聯網信息安全技術
- Android Application Security Essentials
- 網絡攻防實戰研究:MySQL數據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