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化保護原理與實踐
- 沈昌祥 張鵬 李揮 劉敦偉 趙林欣 劉京京 劉冶編著
- 906字
- 2019-07-30 13:14:01
1.7 網絡與信息安全研究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網絡與信息安全問題與公民的權益息息相關,受到人們普遍的關注,也是影響信息社會健康發展、令管理者深感棘手的社會矛盾。如此看來,網絡與信息安全的價值和意義并不僅限與其技術層面,更多的它關系到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文化安全、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強調。這一論述,把網絡安全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層面,列于和國家信息化同等重要的位置。習近平將之形象地比喻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全面闡述了網絡信息安全的價值與意義,能夠為我們建設網絡強國提供正確的理論作指導[20]。
(1)政治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信息戰的廣泛應用,信息安全作為奪取戰略制高點的關鍵因素越來越被各國政府重視。在這一背景下,危害我國政治安全的信息安全風險,首先來自敵對勢力從信息空間發動的政治進攻,主要表現為網絡政治動員和信息恐怖主義兩種方式。雖然敵對勢力經網絡對我國的政治進攻行為,迄今在總體上還是可控的,但這類政治進攻已在某種程度上危害到了我國的政治安全[21]。
(2)經濟意義
信息或信息化對于我國產業競爭能力的提升具有戰略價值。這不僅在于信息產業已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更在于信息或信息化已經成為產業總體競爭力提升的基礎性手段和核心標志。當代工業和農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從整體上實現信息化。由于信息技術的開放性與經濟主體利益的沖突性并存,現實的信息系統同樣存在著安全風險。信息或信息化有可能對我國的經濟安全水平造成嚴重的沖擊,蘊藏著巨大的風險。確保信息安全有助于規避經濟安全風險或最大限度地減少這類風險。
(3)文化意義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社會文化活動對信息或信息化的依賴性空前增強,成為社會文化活動時代性的鮮明特征。國家的文化安全對信息或信息化的依賴性隨之大大增強。從這個意義上看,信息安全風險必將威脅文化安全。敵對勢力可以憑借信息技術,明目張膽地在社會文化活動中肆意傳播反對、敵視我國文化價值觀的信息,直接威脅我國的文化安全。顯然,只有確保信息安全,才能確保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