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SP程序設計與案例實戰(慕課版)
- 劉何秀 郭建磊 姬忠紅
- 2202字
- 2019-09-10 13:27:41
1.1 Web基礎知識
Web基礎知識
JSP(Java Server Pages)是目前企業中常用的一種動態網頁開發技術,是Java Web開發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門技術。在學習JSP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與Web相關的一些知識,本節將從Web基礎、HTTP協議、Web客戶端應用技術、Web服務器端應用技術等方面進行介紹。
1.Web基礎
Web的本意是蜘蛛網和網,在網頁設計中稱為網頁。Web出現于1989年3月,由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 Lee)發明。1990年11月,第一個Web服務器正式運行,通過Web瀏覽器可以看到最早的Web頁面。1991年,Web技術標準正式發布。1993年,第一個圖形界面的瀏覽器Mosaic開發成功。1995年,著名的 Netscape Navigator 瀏覽器問世。隨后,微軟(Microsoft)公司推出了著名的IE瀏覽器(Windows操作系統默認安裝IE瀏覽器)。目前,與Web相關的各種技術標準都由萬維網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管理和維護。
Web 是一個分布式的超媒體信息系統,它將大量的信息分布在網上,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多媒體網絡信息服務。從技術層面上看,Web技術的核心有以下3點。
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實現網絡的信息傳輸。
統一資源定位符(URL),實現互聯網信息定位的統一標識(如 http://www. inspuruptec.com中的“www.inspuruptec.com”)。
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實現信息的表示與存儲。
2.HTTP協議簡介
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是專門為Web設計的一種應用層協議。在 Web 應用中,服務器把網頁傳給瀏覽器,實際上就是把網頁的HTML代碼發送給瀏覽器,讓瀏覽器顯示出來。而瀏覽器和服務器之間的傳輸協議就是HTTP。也就是說,HTTP協議是Web瀏覽器與Web服務器之間的一問一答的交互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規則。
HTTP是TCP/IP協議集中的一個應用層協議,用于定義Web瀏覽器與Web服務器之間交換數據的過程以及數據本身的格式。HTTP協議的版本有HTTP/1.0、HTTP/1.1、HTTP-NG。深入理解HTTP協議,對管理和維護復雜的Web站點、開發具有特殊用途的Web服務器程序具有直接影響。
3.Web客戶端應用技術
Web 是開發互聯網應用的技術總稱,它是一種典型的分布式應用架構。Web 應用中的每一次信息交換都要涉及客戶端和服務端兩個層面。因此,Web 開發技術大體上也可以被分為客戶端技術和服務端技術兩類。本節主要介紹Web客戶端技術。
Web 客戶端的主要任務是展現信息內容。Web 客戶端設計技術主要包括:HTML 語言、Java Applets、腳本程序、CSS、DHTML、插件技術及VRML技術。
(1)HTML語言的誕生
Web 客戶端的主要任務是展現信息內容,HTML 語言是信息展現的最有效載體之一。作為一種實用的超文本語言,HTML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1969年,IBM公司的查爾斯·戈德法布(Charles Goldfarb)發明了可用于描述超文本信息的GML語言。1978—1986年,在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等組織的努力下,GML語言進一步發展成為著名的SGML語言標準。當蒂姆·伯納斯·李在1989年試圖創建一個基于超文本的分布式應用系統時,意識到SGML過于復雜,不利于信息的傳遞和解析。于是他對SGML語言做了大刀闊斧的簡化和完善。1990年,第一個圖形化的Web瀏覽器“World Wide Web”終于可以使用一種為Web量身定制的語言——HTML來展現超文本信息了。
(2)從靜態信息到動態信息
最初的HTML語言只能在瀏覽器中展現靜態的文本或圖像信息,隨后由靜態技術逐步向動態技術轉變。Web出現后,GIF動畫第一次為HTML頁面引入了動感元素。1995年,Java語言的問世帶來了更大的變革。Java 語言天生就具備的與平臺無關的特點,讓人們找到了在瀏覽器中開發動態應用的捷徑。CSS和DHTML技術真正讓HTML頁面又酷又炫、動感無限起來。1997年,Microsoft發布了IE 4.0,并將動態HTML標記、CSS和動態對象模型發展成了一套完整、實用、高效的客戶端開發技術體系,Microsoft稱其為DHTML。同樣是實現HTML頁面的動態效果,DHTML技術無需啟動Java虛擬機或其他腳本環境,可以在瀏覽器的支持下,獲得更好的展現效果和更高的執行效率。
為了在HTML頁面中實現音頻、視頻等更為復雜的多媒體應用,HTML引入了對QuickTime插件的支持,插件這種開發方式也迅速風靡了瀏覽器的世界。20世紀90年代中期問世的COM和ActiveX也一度很流行。Real Player插件、Microsoft自己的媒體播放插件Media Player也被預裝到了各種Windows版本之中。隨后,Flash插件橫空出世,被廣泛應用于網頁動畫設計,成為當前網頁動畫設計最流行的插件之一。
4.Web服務器端應用技術
與Web客戶端技術從靜態向動態的演進過程類似,Web服務端的開發技術也是由靜態逐漸向動態發展、完善起來的,其技術也在不斷變化。
最早的Web服務器只是簡單地響應瀏覽器發來的HTTP請求,并將存儲在服務器上的HTML文件返回給瀏覽器。
第一種真正使服務器能根據運行時的具體情況動態生成HTML頁面的技術是大名鼎鼎的CGI技術。CGI技術允許服務端的應用程序根據客戶端的請求,動態生成HTML頁面,這使客戶端和服務端的動態信息交換成為可能。
早期的CGI程序大多是編譯后的可執行程序,其編程語言可以是C、C++、Pascal等任何通用的程序設計語言。為了簡化CGI程序的修改、編譯和發布過程,人們開始探尋用腳本語言實現CGI應用的可行方式。
1994年,出現了專用于Web服務器端編程的PHP語言。PHP語言將HTML代碼和PHP指令合成為完整的服務端動態頁面,可以用一種更加簡便、快捷的方式實現動態Web功能。
1996年,Microsoft在其Web服務器IIS 3.0中引入了ASP技術。ASP使用的腳本語言是大眾熟悉的VB Script和JavaScript。
1998年,JSP技術誕生,JSP頁面使用的腳本語言是Java語言,JSP開發服務器端的動態網頁具有很多優勢,因此成為很多開發者選擇使用的主流Web服務器端開發技術,JSP的優點見下節的介紹。
隨后,XML 語言及相關技術又成為主流。XML 語言對信息的格式和表達方法做了最大程度的規范,應用軟件可以按照統一的方式處理所有XML信息,信息在整個Web 世界里的共享和交換就有了技術上的保障。HTML語言關心的是信息的表現形式,而XML語言關心的是信息本身的格式和數據內容。
- 程序員面試筆試寶典
- PowerCLI Cookbook
- Cassandra Design Patterns(Second Edition)
- Hadoop+Spark大數據分析實戰
- JavaScript前端開發與實例教程(微課視頻版)
- 假如C語言是我發明的:講給孩子聽的大師編程課
- SQL基礎教程(視頻教學版)
- Learning Vaadin 7(Second Edition)
- 編程與類型系統
- Android玩家必備
- Terraform:多云、混合云環境下實現基礎設施即代碼(第2版)
- ASP.NET程序開發范例寶典
-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with Swift
- 精通Spring:Java Web開發與Spring Boot高級功能
- Offer來了:Java面試核心知識點精講(框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