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讀先烈詩章
- 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
- 413字
- 2019-04-11 23:44:02
7 蔡濟黃 詩一首
明月照秋霜,
今朝還故鄉。
留得頭顱在,
雄心誓不降。
蔡濟黃(1905—1927),在武漢求學時受董必武影響和培育,信仰共產主義,立志為中國人民的翻身解放奮斗終生。他曾組建農民自衛軍,參與領導黃麻起義。1927年底被捕后即遭殺害,時年22歲。這首詩寫于蔡濟黃犧牲前不久,當時黃麻起義遭受挫折,血雨腥風籠罩一時。在這種背景下,蔡濟黃不畏強暴,毅然地踩著遍地的荊棘和霜凍,回鄉迎接更大的風暴。詩的前兩句直寫眼前景和眼前事,令人想起李白的《靜夜思》,韻腳和意境是那么的相似。但是,作者怎么會停留在這淡淡的鄉愁上!后兩句筆鋒陡轉,奮起反抗的正義力量雖然是歷史發展的潮流和必然趨勢,誰也不能阻擋,但奪取勝利的過程,卻是異常艱辛、曲折,很多時候甚至是慘烈的。因此,既然投身革命,哪怕身邊的同伴一個個倒在血泊中,也不能退縮,更不能屈膝投降,而應前赴后繼,踏著先烈的血跡前進,隨時準備掉腦袋。“留得頭顱在,雄心誓不降”兩句,表達的即是這種堅定不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