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I.古代多神教(異教)的危機

在接替征服者帝國的統治的那些大王國中,古代希臘城邦的居民親眼目睹了他們所仰賴的一切價值分崩瓦解。民主不復存在,因為這些城邦失去了獨立性。僅剩下的一點自由也完全取決于國王的恩惠。當地的神祇,比如雅典的雅典娜或是德爾斐的阿波羅,都喪盡威信,因為他們無法保護祭祀他們的這些城邦。

一 東方神靈和時間

哪些神可以代替他們來為人們所崇拜呢?是萬物之源的必然性,還是按不為凡人所知的計劃來主導世界的盲目天數,抑或是能給予或剝奪勝利、能決定王國存在或毀滅的命運女神?對于拒絕這些冷酷和非人性的統治力量的人而言,亞洲的神明和女神或許更受歡迎。

雖然希臘人(和他們的繼承者羅馬人)贏得了戰爭和土地,但他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他們輸了一場更為重要的征戰,那就是與記憶和時間的較量。哲學家柏拉圖在他著名的宇宙生成論(《蒂邁歐篇》22A)的開頭敘述了希臘七賢之一的梭倫[Solon]和一位埃及祭司關于古代歷史的討論。希臘人想要計算自己的最古老傳說中大洪水幸存者后代的譜系,以試著算出距今的年代,但埃及人立刻制止了他,并說道:“你們希臘人,永遠只會是兒童,一個希臘人永遠不會變老……因為你們沒有任何古老的理論……也沒有任何經過時間檢驗的科學。”

事實上,從盤古開天伊始,人類文明經常被巨大的災難、洪水或大火毀滅。但是偉大的尼羅河卻奇跡般地讓埃及幸免于這些災禍;寺廟里用象形文字鐫刻的銘文將一切自古以來實現的偉大和卓越的事業甚至是對世界起源的回憶、對人類與古老神靈最初接觸的記錄,都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

相反,希臘人無法追溯到如此遠古的年代。對于他們而言,“歷史時代”僅僅始于奧運會的誕生,即公元前八世紀(公元前七七六年)。在此之前統領希臘人的,是包括特洛伊戰爭(公元前十三世紀)和荷馬描述的事件的“神話時代”。再比這更久遠的,我們無從知道。對于“模糊時代”,我們既不能估算它們的長度,也無法設想其開端。

其實,如果時間的起源是星辰運動,那么時間可能會像天體一樣周轉。在這種情況下,當我們認為是在走向未來時,其實我們正在回到過去。有一天,會有另一個阿喀琉斯和一場新的特洛伊戰爭。沒有什么是真正全新的,一切都已經發生過。我們是環抱地球的宇宙的俘虜,是行星和恒星周轉的俘虜。時間不是高深莫測的。

與這個時間循環的概念相悖的,是埃及人,還有閃米特的眾多民族——如亞述人、迦勒底人和希伯來人——所主張的線性概念:即時間曾有一個起點,并將到達一個終點。但是,這兩個極點之間的距離要比希臘人得出的年代計算更加寬廣。年份無法以數百或數千來計算,而是以數萬或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來計算。亞述神馬爾杜克的祭司貝魯斯和埃及神塞拉比斯的祭司馬涅托(圖2),都斷言根據寺廟的檔案能給出確切的倒計數。那么,這個廣闊的時間長度究竟何時終結呢?恐怕只有創造并見證時間的造物主知道。

圖2 公牛阿匹斯,哈德良皇帝獻給塞拉比斯的祭品,現存亞歷山大博物館。

因此,東方的神要比西方的神更古老且更強大。他們早在世界起源之前就已存在。他們庇護的不是某個國家或某個特定的城邦,而是他們所創造的天與地。他們是時間和空間的主人。他們認識所有的創造物,尤其是對他們頂禮膜拜的人。他們保護自己的信徒,無論在陽間還是在地府。

二 基督教和東方的救贖宗教

這就是東方宗教信仰不斷上升且在地中海兩端成功傳播的深刻原因。公元前一世紀末,當羅馬統治了直到帕提亞帝國的整個近東的時候,聞名遐邇的主宰天、地和冥府的王后——埃及女神伊西斯[Isis(圖3)]的秘傳教義讓信徒們相信會有長生不死之福。對伊朗神密特拉[Mithra]的崇拜(圖4)在羅馬帝國各省的駐軍中也廣為流傳(圖5)。

圖3 三女神:荷魯斯、歐西里斯、伊西斯。

圖4 密特拉屠殺祭獻的公牛(公元二世紀一位名為Mithraeum之人所畫的壁畫)。

圖5 東方宗教(伊西斯、密特拉、庫柏勒)在羅馬帝國的傳播;Atlas Universalis des religions(《環球宗教圖志》), p.139。

以色列古老的宗教——公元前六世紀,以色列人從“巴比倫之囚”返回家園后即成為“第二圣殿的猶太教”——亦是東方宗教的一部分,與東方宗教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但它主要有下列三個重要的不同點:

首先,向希伯來人的立法者摩西現身的上帝,將自己定義為唯我獨尊的、“容不得他人的”(《出埃及記》二十章5節、《申命記》四章15節、《以賽亞書》四十四章6節),禁止對所有其他在他看來僅僅是偶像的神的膜拜,也就是說,這些偶像只是簡單的圖像,不是真實的。這個苛刻的一神論反對東方的單一神教(即除信奉主神外,不排斥別的神)。例如,埃及女神伊西斯不嫉妒對其他女神的崇拜,因為她認為這些女神是她自己在不同人民中的再現。因此,她的信徒可以繼續信仰祖先崇拜的異教。

其次,雖然《先知書》指定以色列成為“諸民族的光明”,曉諭“世界終極的救贖”(《以賽亞書》四十九章6節:“現在他說,你做我的仆人,使雅各眾支派復興,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歸回,尚為小事,我還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使許多異教徒皈依猶太一神教,這些人被稱為“prosélytes(從異教皈依猶太教者)”,但猶太教仍保留著一個扎根于歷史和以色列人民的忠誠之中的民族宗教的特點。這就是為什么最傳統的宗教潮流 ——撒都該教徒——要反對在本社團內接納從異教皈依猶太教的信徒。

最后,不同于密特拉和伊西斯的秘密祭禮,猶太教不實行教徒內部的秘傳儀式。

關于最后兩點,正是借助以色列人的上帝和希伯來文《圣經》的神力而誕生的基督教,彌補了猶太宗教與東方救贖宗教之間的差異。對猶太人和異教徒同樣進行施洗的使徒保羅,試圖廢除基督教社團中所有的種族、性別和社會條件的差異,使信徒之間不再有別,“并不分猶太人,希利尼(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里都成為一了(《加拉太書》三章28節、《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3節、《歌羅西書》三章11節)。

另一方面,教會建立接納信徒入教的基督教團體,引導信徒們了解教理、參與洗禮,如圣體和敷圣油等表示奧義的儀式。通過信經的啟蒙,基督徒像耶穌基督一樣接受復活的承諾,并與他一起永生。

三 異端派和正統派

保羅在把福音傳到東方后,用傳道生涯的最后十年(五七——六七年)建立了羅馬的基督教社團?;浇倘〈似渌臇|方救贖宗教,遍布到整個羅馬帝國。

在公元一世紀的下半葉,“使徒傳記”開始出現,并在一百年后形成了《新約全書》。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標準的基督教教義逐步形成,且很快被稱為是“公認的信條”,亦即與被稱為“異端邪說”的謬誤相對的“正確觀點”。最初,“異端”這個詞并沒有貶義的意思。它首先指代的是一種態度,一種精神狀態。從公元前二世紀起,它被賦予了屬于哲學范疇的技術含義,變成一種思想流派(相對一個正式的研究學院或學派而言)。以此類推,希臘化時代的猶太作家和使徒行傳(《使徒行傳》五章7節、十五章5節)也把各個猶太教流派稱為“異端”,如治療師派[Thérapeutes],艾賽尼派[Esséniens(虔誠者)],法利賽派和撒都該派。人們自然而然地把它們和哲學流派來比稱:如把法利賽派比稱為斯多葛派,把艾賽尼派比稱為畢達哥拉斯學派。

然而,詞的意義在不斷變化。當保羅在腓力斯總督面前受審時,他被猶太人指控是拿撒勒派 “異端”的頭子(《使徒行傳》二十四章6節)。顯然,“異端”從此被用來指稱對宗派的背離:在《賈斯汀條約》中的《反對異端》一篇開創了基督教異端學,用教派創始人的名字來給每個教派貼上哲學流派的標簽(例如,馬吉安派[Marcionites(又譯馬兒西雍派)],巴西里德派[Basilidiens],瓦倫廷派[Valentiniens]等),以此駁回這些教派的信徒們說自己是基督徒的權利。

這場論戰的備修期之一,是正統派走在異端派之前。真正的基督教義傳授給了使徒們,使徒又在他們之下創立了主教和執事,以保證正確信仰的傳播。愛任紐[Irénée]說:“在很久以后,這些人才成為異端派。”(圣愛任紐,《駁異端》III,4,3)。

歷史事實必然是更加復雜的。早期教會被安置在羅馬帝國的不同省份,彼此之間毫無有機的聯系,因而處于極其多樣化的狀態。埃德薩、亞歷山大、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和羅馬可能各有各的傳統。教義的豐富和靈活曾符合教規。福音書和其他使徒的著作還尚未被收集到《新約全書》中來。真實和不真實仍然模糊。因為在當時尚未想到去建立一種專屬基督教所有的、等同于或是超越摩西啟示的全新的基督教啟示,更不會有針對它的注解和教義。

問題并不在于去搞清楚異端是在何時出現和如何出現的,而更多的是要去了解正統派的準則是怎樣逐步從教義的多元制中分離出來的,應該從源頭上去看這個問題。雖然基督教有很濃的創新特色,但是它畢竟和猶太人的信仰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人們不可能接受與上帝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的神這一論斷相悖的教理。在基督教口傳的教義中,無法推翻基督的復活和他救世主的角色,也不可能抹掉殉難記憶和排除使用圣祭。教義的根基早在二世紀末,在用《圣經》推論來證實、并收入在信條的初稿以前,就基本固定下來了。也正因如此,早期教義的多樣性完全沒有排除一定的規范性。然而,逐步確定正統的教義還是經歷了近兩個世紀(即二至四世紀)的時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西区| 霍林郭勒市| 温宿县| 巴彦县| 青龙| 姜堰市| 玉屏| 安图县| 阿坝县| 新昌县| 马尔康县| 将乐县| 简阳市| 岚皋县| 佳木斯市| 大姚县| 塔城市| 阿合奇县| 页游| 邯郸市| 巫溪县| 攀枝花市| 新疆| 博白县| 承德市| 庆阳市| 开平市| 大理市| 宁国市| 论坛| 山丹县| 百色市| 东至县| 达孜县| 肇州县| 连城县| 游戏| 平湖市| 景泰县| 定陶县|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