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告黑狀
書名: 穿越八零之女子當自強作者名: 可食用綠蘿本章字數: 2058字更新時間: 2019-04-02 20:05:00
姚大國放下手中的行李,四下張望了一圈闊別三年的家。沒變,一點也沒變,他在心底這樣對自己說著。自從三年前因為軍功得了一次休假,就再也沒機會回來一趟。只能從小妹寄來的信里,得知家里的一些情況,畢竟姚家除了她讀過書,其他人都是大字不識一個。可書信從一個月前就沒再來過一封,最后他實在是等不及了,破例請了幾天假,回來看看。
從村口見到母親的那一刻,把家里人問了個遍,得知大家都安好,他懸著的心才放下來,被回家后的喜悅心情所替代。
此時看見小妹正站在屋里傻愣愣的看著自己,招呼她過來,說:“怎么,三年不見,就不認識二哥啦?”
他那寬厚溫暖的大手輕輕拍了拍唐遙的頭頂,嘴角帶著溫和的笑容,讓唐遙不自覺的生出好感來。
“哪兒能不認識呢,剛才是被暑氣打著頭了,暈得慌,沒看清是你進來。”
“那走,咱們進屋說。爹和哥嫂都不在?下地去了吧?”
“鳳仙叫去了,馬上就能到。”
正說著,門外傳來姚父的大呼:“老二,是老二回來了。”
姚大國趕忙出門去,一見到姚父的面,便筆直站立,行了個最標準的軍禮。
唐遙來這兒這么久時間,從來沒見姚父笑的這么開心過。他上下端詳姚大國幾眼,嘴里不停的說好。
等眾人在屋里坐下,姚大國從包里一件一件往外掏東西。
“爹,這是給您的兩條香煙,別老抽旱煙,對氣管不好;娘,這是給您買的毛衣,加厚的,今年冬天就能穿。”又拿出兩條圍巾,送給姚大強和楊翠蘭。接著從另外一個包里拿出幾個牛肉罐頭還有一把糖,說是給全家做頓好的吃。
最后才從包底拿出一支鋼筆和一個筆記本交給唐遙:“妹子,上回你來信,說已經把志愿交到學校去了。哥覺著你肯定能考上,就提前把賀禮給你備好了。鋼筆我是讓連里的支書幫忙買的,他說他弟弟也在讀大學,現在大學生最流行用這英雄鋼筆。”
唐遙還不適應姚家有人一下子對她這么好,擔心他是不是有什么圖謀不軌的事情,所以只是喃喃的說了句:“謝謝哥。”
“以后你進了省城,離我就近了。到時候你想要什么,就直接和哥說,哥給你買。”
姚母看著小英手里閃閃發亮的鋼筆,不贊同的皺著眉頭對姚大國說:“她一個女娃娃,你給她買這么貴重的東西干啥。她有筆用,你上學時候用過的鉛筆鋼筆,她都能用。真是浪費錢,要不你還是拿回去退了吧。”
“娘,英子怎么說也快成大學時了。等去了學校,別人都有,她沒有,她這心里該多失落。”
“可是……”姚母還想勸說他,被姚父呵斥住:“哪那么多話,兒子賺了錢,想買啥買啥,還用你安排。大中午的,你不去給大國整點吃的,就知道坐這兒嘮叨。”
姚大國讓想要起身的姚母坐下,說:“我不餓,娘,你別忙活了,等晚上一塊兒吃。”
姚父點著煙斗,問姚大國:“老二,你咋不提前寄封信,告訴我們你要回來,我們也好有個準備。現在家里就一些玉米面,晚上只能委屈你湊活了,等明天一早,我就讓你大哥去別家換白面去。”
“爹,別麻煩了,我吃什么都行,哪有那么多講究。這回決定的匆忙,就沒給家里來信。主要是兩個多月沒收到家里的信了,回來看看是怎么回事。”
姚父一聽,眉頭一皺,瞪著眼睛問唐遙:“咋回事,英子,你沒給你哥去信?”
唐遙這才想到,之前姚父確實口述了一封家書,讓她寫好后,帶到鎮子上去寄掉。正趕上她和家里因為彩禮錢的事起爭執,就把寄信的事忘得一干二凈。
“我不記得了,哥,對不起啊,讓你擔心了那么久。”
“你個死丫頭,我看你真是欠收拾了。你哥在部隊,那是為國家賣命。就因為一封信,讓他那么遠跑回來,我今天非打死你。”說完還真把鞋子脫下來,準備往唐遙背上打去。
好在姚大國轉身上前一把止住姚父的手,把唐遙拽到他背后,好言相勸:“爹,有話好好說,別動手。我其實早就想回來看你們了,只是連隊里不給批假條,這回正好有個借口,我還要感謝小妹呢。
有他攔著,姚父立馬不再追究,又恢復了平和語氣問:“這回能待幾天吶?”
“上頭給批了一個星期的假,算上來回路上兩天,在家住五天。”
“那你就住英子的屋,鳳仙和老大他們睡,英子上柳主任家借住幾天去。”
“爹,別這么麻煩了,還是我去柳長東家住吧。我倆原先是同學,這些年也一直有聯系。”
“你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哪能讓你出去住。”
唐遙巴不得住去槐花家呢,這是也趕緊開口:“就是,哥,還是我住出去吧。槐花家地方大,我也好和她晚上說說話。”
見妹妹都開口了,姚大國也不再堅持,有些歉疚的說:“英子,那就委屈你幾天。”
姚翠蘭在旁邊坐了這么久,這會兒終于得到了插話的機會,陰陽怪氣的挑撥道:“哎呀,二弟,你回來的正是時候。”說著,還要拉上姚母作陪:“娘,咱們家和于家的婚事要是成了,這會兒正好是辦婚禮的時候。而第一回來,參加妹妹的婚禮不說,家里也騰出房子給他住了,多美的事兒。”
說起這事兒,姚母心里那股不樂意的勁兒又上來了。雖然拿了小英交上來的錢,可這是一點一點拿,哪有一下子得一百塊錢痛快。也跟著附和:“多好的一門婚事,哎,大國,你妹妹現在主意大了,連爹娘的話都不聽。她遲早有一天要氣死我們。”
楊翠蘭走到姚母身邊,撫一撫她的背,假意安慰道:“人家將來時大學生,才不管家里人的死活。倒不是說別的,我是看著給二弟娶媳婦的錢就這么飛了,為二弟不值呀。虧他平日里對英子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