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謎史叢談
  • 劉二安 徐成校主編
  • 928字
  • 2019-04-02 16:08:11

《謎史》新序

王季思

我和錢南揚先生最初見面,據現在回憶是在一九三五年春夏之間。當時錢先生在杭州高級中學任教,到松江女子中學看他的同鄉、同學陸維釗先生。陸先生介紹我們認識。因為彼此都愛好戲曲,又同出于吳瞿安先生門下,于是相見恨晚。錢先生回杭州不久,寄來了他在哈佛燕京學社出版的《宋元南戲百一錄》,這書前面有顧頡剛先生的序,序中肯定它是王靜安先生《宋元戲曲史》后對于學術界的一大貢獻,他說:“學術是天下公器,只有健行不息是條活路,所以后人必應突過前人,明日必應勝于今日。”體現了五四運動后北大古史辨派的治學精神。當時這種精神曾深深地打動了我。

顧先生的這段話也同樣適于用來嘉許錢先生的《謎史》。

幾十年來,我和錢先生都致力于古代戲曲的研究,無論是抗戰時期的艱難歲月,還是在解放以后的風風雨雨之中,書信往還,切磋交流,我們總是心心相印,聲應氣求。現在我們彼此都已衰遲,但是對于五四以來所尊奉的新的治學精神卻始終堅信不疑。

最近接到錢先生從南京來書,說他的舊著《謎史》即將在上海文藝出版社修訂重印,要我寫篇小序。《謎史》能夠重印實在是件值得慶賀的事。它將使今天的青年學術工作者重見這本多年來已經鮮為人知的小書,重睹五四時期一位青年學者的手筆。當時錢先生只是一位大學生,卻別具慧眼地在民間文化之花——謎語的處女地上開始了篳路藍縷的拓荒工作。他是以科學態度來整理這一民間文化遺產的第一人,首創之功是不可磨滅的。

一九一八年以后,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學大力提倡民間通俗文學,北大校刊編印《歌謠》周刊,專門發表同學們從各地搜集來的民歌民謠,我也從愛好唐宋詩詞轉向注意民間歌謠的搜集和試作,錢先生的《謎史》也是在這種風氣熏陶下編撰而成,陸續發表在《歌謠》周刊上的。不久由顧頡剛先生等志同道合者共同發起組成了民俗學會。后來顧先生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教,又在中山大學成立了民俗學會。《謎史》就在一九二八年作為《民俗學會叢書》之一出版了。我對民間謎語和文人燈謎雖略有所知,卻毫無研究,對錢先生這部著作不能表示什么意見。但想起半個世紀以來我們在北大古史辨派和提倡民間通俗文學的風氣影響下,各自走過的不同道路,對讀者可能有些啟發。于是寫下上面這些話,以回答錢先生。

一九八五年年末于廣州中山大學之玉輪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吐鲁番市| 洪江市| 甘孜县| 乌兰察布市| 华坪县| 保定市| 车险| 天津市| 哈尔滨市| 西平县| 武定县| 东丽区| 大厂| 丰台区| 昔阳县| 九台市| 龙南县| 桃源县| 朝阳区| 六枝特区| 长白| 沧源| 玉树县| 凯里市| 永顺县| 庆元县| 尤溪县| 河间市| 马龙县| 调兵山市| 楚雄市| 黄冈市| 凉城县| 永宁县| 永修县| 碌曲县| 肥东县| 宜都市| 盐池县| 潞城市|